腊月的双泉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反季节蔬菜一茬接一茬地运往各地。合作社的生意比去年还要红火,许多客商慕名而来,连临县的商贩都赶来采购。
虽然已是寒冬,但村里人的心里却暖融融的。大棚里忙起来,连杀年猪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沈玉兰喂的年猪又肥又壮,足足有三百多斤。这猪可是享了福,每天吃的是大棚里挑出来的新鲜菜叶。
林长贵捋着胡子打趣道:“咱家的猪都吃上反季节蔬菜了,比人还讲究!”
“那可不!”沈玉兰得意地说。
“现在日子好了,猪也跟着享福!”
这天,大儿媳乔桂花挎着满满一篮子草莓从大棚回来,正好撞见婆婆。
“你去摘老二家的草莓了?”沈玉兰沉下脸。
“我……我给小虎他们摘点尝尝鲜。”乔桂花支支吾吾。
“反正有一大棚呢,也不差这一篮子……”
“那是卖钱的!你怎么能随便摘?”沈玉兰气得直跺脚。
乔桂花赶紧溜回屋,嘴里嘟囔:“一口一个老二,老太婆把那些丫头片子当宝贝,也不心疼自己的孙子!”
沈玉兰在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她喂的这头大肥猪,至少要分三分之一给老二家。
杀猪的前一天,沈玉兰特意去找林有福:“老二,明天家里杀年猪,你来帮把手,把孙女们都带上,热闹热闹!”
听说要杀猪,林家女儿们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林玥更是摩拳擦掌:“我也要帮忙按猪!”
姐姐妹妹都笑她:“你一个丫头片子,连猪尾巴都拽不住,就别去添乱了。”
“哼!别小瞧人!”林玥不服气。
第二天一早,韩秀琴给丈夫找了套旧衣服换上。林有福带着九个女儿浩浩荡荡去了林家老宅。
他老远就看见院外支起一口大锅,开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五六个壮汉蹲在墙根抽烟,见林有福来了纷纷起身打招呼。
董常武提着明晃晃的杀猪刀进来,他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杀猪匠。腊月里要杀上百头猪,报酬是两斤五花肉加三截排骨,外加一顿“杀猪菜”。
水烧开后,沈玉兰打开猪圈门。大肥猪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焦躁地哼叫着。一个壮汉猛地抓住猪尾巴,猪顿时发出凄厉的嚎叫。
“我来啦!”林玥第一个冲上去,死死抱住猪后腿。谁知猪一蹬腿,把她踹了个四脚朝天。
“好你个猪八戒,敢踹我!”林玥爬起来又扑上去,这次学聪明了,整个人压在猪身上。
大人们看得直乐:“这丫头比男娃还虎!”
老大林有根老三林有禄的儿子林小虎和林小强兄弟们,早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猪碰到。
林家的其他姐妹也没闲着,林楠帮忙烧水,林珊准备接猪血的盆子,林瑾带着妹妹们去捡柴火。
“都按住喽!”
董常武握着七寸的杀猪刀,手起刀落,肥猪很快停止了挣扎。男人们忙着接猪血,烫猪毛,林玥学着大人的模样,也一把吧的往下薅着猪毛。
“去……别瞎捣乱,把猪毛捡起来,叫你奶奶换火柴!”林有福对着林玥说道。
林玥撇着嘴不情不愿的去捡猪毛了。
等拔完了毛,将白白净净的猪吊起来,一群男娃子才跑过来,抢着吹猪尿泡当球玩。
分猪肉的时候,沈玉兰迈着老寒腿亲自操刀,先把最好的里脊肉、后腿肉切下来,足足装了三大盆。
“这些给有福家!”老太太大声说。
“城里买不到这么好的猪肉。”
乔桂花和贾凤梅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乔桂花小声嘀咕:“就知道偏心老二家……把肉给了他们,我们吃什么?”
贾凤梅也嘟囔:“那么多肉,他们吃得完吗?”
沈玉兰看着两个儿媳妇蛐蛐自己,假装没听见,又切了两份差不多的给老大和老三家。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给老二家的明显又多又好。
林有福连忙推辞:“妈,给我们太多了,留着自己吃吧。”
“多得是!”沈玉兰硬塞给他。
“孙女们正在长身体,得多吃点肉。再说,没有你,村里哪来这么好的日子?多亏了那些菜叶子,我还喂不肥这头猪了!”
这话说得在理,自从林有福带头致富,建起了蔬菜大棚,家家户户收入翻番,今年都能过个肥年。
分完肉,女人们开始灌血肠、腌腊肉。院子里支起的锅煮着肉,炖肉的香味飘出老远。孩子们跑来跑去,等着吃第一锅杀猪菜。
午饭时,三张大方桌拼在一起,摆满了丰盛的杀猪菜。酸菜炖血肠、红烧肉、熘肝尖、蒜泥白肉……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满嘴流油。
林玥啃着猪蹄,含糊不清地说:“奶奶家的猪真香,比城里的好吃多了!”
沈玉兰乐得合不拢嘴:“好吃就多吃点,以后奶奶年年给你们喂大肥猪!”
饭后,林家姐妹们帮忙收拾碗筷桌椅。她们虽然年纪小,但干起活来有模有样。洗碗、扫地、收拾桌椅,引得邻居们连连称赞。
“有福家的闺女真能干!”
“是啊,去了城里一点都不娇气。”
林有福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傍晚时分,林有福一家要回城了。车上装着猪肉和蔬菜草莓,还有沈玉兰特意给孙女们准备的炒瓜子、炸麻花。
乔桂花和贾凤梅站在门口,看着远去的货车,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太太就知道偏心……”乔桂花小声抱怨。 贾凤梅叹口气:“谁叫人家能赚大钱呢!”
回城的路上,女儿们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见闻。林楠突然问:“爸,咱们给奶奶买的新衣服她喜不喜欢?她那么辛苦喂猪……”
林玥立即抢着说:“奶奶很喜欢,她亲口说的……”
林有福从后视镜里看着女儿们,心里暖融融的。这些孩子不仅活泼勇敢,更懂得了感恩,这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伴着晚霞,货车驶向县城。林有福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女儿们的欢声笑语,他很享受这样的慢时光。
双泉村的老宅里,沈玉兰正在整理二儿子一家送的礼物——一条围巾,一双棉手套,两双棉鞋,一件毛衣……老太太摸着柔软的围巾,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个年,格外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