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促销

作者:绍龙泽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寒冬时节,“福万家”超市里的草莓成了最抢手的水果。进店的大人都要给孩子们买上一两斤解解馋。


    双泉村大棚出产的草莓个头饱满、色泽鲜红,散发着诱人的甜香,看着都能勾起人的馋虫。


    林楠看着销售记录,却皱起了眉头。她找到超市员工开会:“从明天开始,草莓搞促销活动,买三斤送一斤。”


    售货员小红不解地问:“楠楠,现在草莓卖得这么好,为什么不涨价反而要促销?这不等于降价吗?”


    林楠耐心解释:“草莓是娇贵的水果,不像苹果梨子能存放。咱们大棚产量大,如果不尽快销售,几天就会坏掉。”


    “可是现在都不够卖啊!”另一个员工插嘴。


    林楠摇摇头:“你们想,草莓毕竟是高价水果,大人不会天天给孩子买。现在卖得好是因为新鲜劲,等这波过去了,销量就会下降。”


    她临走前特意叮嘱:“记住,绝对不能私自涨价!”


    然而林楠离开后,员工们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开始嘀咕起来。


    “咱们的这小老板还是太年轻,做生意哪有这样的?”小红对其他人说。


    “明明能卖高价,非要搞什么促销。这一斤少赚五毛,一天得少赚多少啊!”


    “就是,现在临近年关,什么不涨价?”另一个员工附和。


    于是,她们自作主张,把草莓价格从一块五涨到了两块。


    果然,价格一涨,顾客反应立竿见影。


    “这么贵?简直就是金疙瘩,吃不起吃不起!”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摇摇头,拉着孩子去买苹果了。


    “前两天还一块五,今天就两块了?你们这涨价也太快了!”老顾客抱怨道。


    “算了,等降价再买吧。”很多人看看价格就走了。


    这个年代的“五毛钱”可值钱了,都能吃顿早餐了。


    到了晚上盘点,超市里竟然剩下好几篮草莓没卖出去。


    “这些顾客真小气,不就涨了五毛钱吗?”小红嘟囔着,心里却开始打鼓。


    第二天一早,林楠来超市送货,她查看销售情况,立即发现了问题:“昨天的草莓怎么没卖完?你们是不是涨价了?”


    小红支支吾吾地承认:“我们看卖得好,就涨了一点……没想到……”


    林楠叹了口气:“跟你们说过道理,怎么就不听呢?现在好了,剩下的草莓都不新鲜了。”


    她吩咐道:“把这些草莓分给员工带回家吃吧,记住这个教训,做生意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林楠像个大人一样,语重心长的给员工讲着大道理。


    接下来的几天,草莓销量果然如林楠预测的那样开始下滑。即使恢复了原价,顾客的购买热情也不如从前了。


    “看来得想个办法重拾顾客信心。”林楠琢磨着。


    周末,她推出了一个新的促销方案:在超市门口设立免费品尝区,让顾客先尝后买。同时开展“草莓知识小课堂”,教大家如何挑选和保存草莓。


    林家姐妹化身一个个讲解员,卖力的做着宣传。


    最初效果并不明显,已经失去信任的顾客不愿意再买单了。


    下午,阳光透过超市玻璃窗,照在摆放草莓的货架上,鲜红的果实像是在发光。这时,魏一航带着几个同学来超市,看到促销活动很感兴趣。


    “我们来做个社会实践吧!”魏一航提议。


    “帮超市推广草莓。”他又笑着转向了林楠。


    “楠姐,我们帮你宣传,你得给我们一些草莓作为报酬,哈哈!”


    “那是自然!”林楠斩钉截铁。


    在魏一航的带领下,他们想出了个好主意,在超市门口表演小品,讲述双泉村草莓的种植故事,还编了顺口溜宣传草莓的营养价值。


    “双泉草莓香又甜,营养丰富保健康, 维生素C它最多,孩子吃了身体棒!”


    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免费品尝区排起了长队,很多人尝过后立即购买。


    更妙的是,魏一航还联系了县广播站,做了一个关于“双泉草莓”的专题报道。记者来到大棚实地采访,讲述了林有福带领村民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的故事。


    报道播出后,“福万家”超市的草莓一下子成了县城的热门话题。很多人专门来买草莓,就是要支持双泉村的致富项目。


    销量很快回升,甚至超过了从前。这次林楠适时推出了预订服务,顾客可以提前预订第二天的草莓,避免了供不应求时涨价的可能性。


    小红和其他员工心服口服:“楠楠,还是你有远见。我们光想着涨价多赚点,差点把顾客都吓跑了。你真是块做生意的料!”


    林楠笑着回应:“做生意就像种地,要细水长流。咱们的草莓好,更要让老百姓都吃得起,这样才能长久。”


    林有福在一旁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自己的闺女能有这般见识,他感到欣慰。


    林楠还组织员工学习销售技巧和服务规范,要求每个人都要了解商品特性,能向顾客详细介绍。


    临近春节,超市的草莓销售达到高潮。林楠又推出礼品装草莓,她用精美的竹篮包装,成为走亲访友的佳礼。


    最让林有福欣慰的是,女儿们把草莓赚来的钱拿出一部分,给双泉村的孩子们买了新年礼物。


    回到家里,林家姐妹围坐在一起算账。这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她们不仅赚足了零花钱,更学到了宝贵的经商之道。


    林楠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明白了,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要让顾客买得开心,吃得放心,这样才能做得长久。”


    俗话说:“细水长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窗外,爆竹声声辞旧岁,已经有调皮的孩子开始放鞭炮了。


    超市里,最后一篮草莓刚刚售罄。明天,新的草莓又将在阳光下成熟,林家女儿们的成长之路,也如这草莓般,越来越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