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夏王庭,金帐之内。
气氛凝重。
戎夏王赫连铁山端坐在铺着完整白熊皮的王座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手中捏着一份来自前线的战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帐下,侥幸捡回一条性命、但内伤未愈、脸色苍白的二皇子赫连勃单膝跪地,头颅低垂,不敢与父王那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对视。
“废物。”
赫连铁山猛地将战报摔在地上,“倾国之兵,竟拿不下一个剑门卫所。还被打成重伤,损兵折将,粮草被焚。我戎夏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
赫连勃身体一颤,咬牙道:“父王息怒,是那大夏长公主和王戬太过狡诈……”
“住口。”
赫连铁山厉声打断,“败就是败。找什么借口。那王戬是何人?竟能伤我儿至此?”
一旁的大祭司躬身道:“大王,据探报,此子乃大夏新晋军侯,勇悍异常,似有武者修为在身,乃大夏边军中新崛起的翘楚。”
“翘楚?”
赫连铁山眼中寒光一闪,杀机毕露,“敢伤我继承人,再翘楚也得死。剑门卫所既然暂时啃不动,那就先敲掉它旁边的钉子。”
他猛地站起身,巨大的身影在帐内投下压迫性的阴影,目光扫向帐内另一名身形魁梧、面容冷峻的将领:
“兀朮。”
“末将在。”
那名被称为兀朮的将领踏前一步,声如洪钟。他是戎夏王庭另一位以沉稳狠辣著称的王子,也是赫连勃的兄长。
“本王给你三万精锐,绕过剑门卫所正面,突袭其侧翼的赤门卫所。给你五日时间,踏平赤门,将那守将的头颅给本王带回来。我要让大夏人知道,伤我王儿,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赫连铁山的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残忍。
“末将领命。”
兀朮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
……
五日后,深夜。
剑门卫所一片宁静,大战后的休整让关墙上的灯火都稀疏了许多。
突然,一阵急促到撕裂夜空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匹浑身浴血、几乎脱力的战马驮着一名同样伤痕累累、甲胄破碎的军官,疯狂地冲到了剑门卫所下。
“开门快开门!我是赤门卫所副将周猛,赤门……赤门丢了……”那军官用尽最后力气嘶喊。
关墙上的守军大惊失色,连忙放下吊篮将其拉上城头。
周猛一上城头,便瘫倒在地,他胸前一道狰狞的刀伤还在渗血,脸上混杂着血污、烟灰和绝望的泪水。
他抓住闻讯赶来的赵德昌的裤脚,泣不成声:
“赵……赵将军,三天前,戎夏大将兀朮亲率数万精锐,突然出现在赤门关外。攻势太猛了。我们……我们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
“文准将他……他亲自率亲卫队堵缺口,身中十余箭,战……战死了。赤门卫所……完了。末将拼死才杀出重围……求将军,发兵救援啊。救救赤门还活着的弟兄们吧。”
他带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所有听到的将领都惊呆了。
赤门卫所,虽然规模不及剑门,但也是北疆防线的重要一环,与剑门互为犄角。
如今竟然在短短数日内被攻破,准将战死。
王戬和刚刚被惊动的长公主也赶到了城头,看着瘫倒在地、悲愤欲绝的周猛,听着赤门陷落的噩耗,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戎夏人的报复,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
他们避开了刚刚经历血战的剑门,选择了相对薄弱的赤门作为突破口,一举成功。
北疆的局势,瞬间再次风云突变,变得更加危急。
救援赤门,夺回失地,成为了摆在剑门卫所面前,又一个无比艰难而紧迫的抉择。
节堂之内,灯火通明。
赤门卫所副将周猛带来的噩耗,让所有人都彻夜难眠。
袁全第一个跳了出来,他尖利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反对:
“救援?拿什么去救?我们剑门卫所刚刚经历血战,将士伤亡过半,粮草军械消耗巨大,城防尚未完全修复。此刻自身尚且难保,哪有余力去管赤门的死活?”
“那兀朮既然能数日内攻破赤门,兵力必然雄厚,我们贸然出兵,岂不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他环视众人,语气带着一种看似理智的冷酷:
“当务之急,是紧闭关门,加固城防,严防戎夏人趁虚来攻我剑门。至于赤门……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非是咱家心狠,实在是力所不及。”
袁全的话,虽然难听,却也戳中了不少人心中的忧虑。
剑门卫所确实元气大伤,此刻出兵,风险极大。
赵德昌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他与赤门卫所的韩准将是多年老友,听闻其战死,心中悲痛万分。
于情于理,他都想立刻发兵为老友报仇,夺回失地。
但作为剑门卫所的副将,他必须为关内数万军民的安危负责。
剑门卫所的现状,他比谁都清楚,兵力、物资都捉襟见肘。
他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目光看向了长公主,难以决断。
长公主亦是面覆寒霜,凤眸之中光芒闪烁。
她深知赤门与剑门唇齿相依的关系,赤门一失,剑门侧翼洞开,将直接暴露在戎夏兵锋之下,未来处境会更加艰难。
但袁全说的也是现实,剑门此刻如同一个重伤未愈的病人,强行出战,后果难料。
她需要权衡利弊,需要为整个北疆的大局负责。
就在这一片沉默与犹豫之中,王戬踏步而出,声音清晰而坚定,打破了僵局:
“末将认为,必须救援。”
他的话音落下,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袁全,那眼神如同毒蛇般阴冷。
王戬毫无惧色地迎上袁全的目光,沉声道:
“袁监军所言,看似稳妥,实则是坐以待毙。赤门与剑门,犹如唇齿,唇亡则齿寒。今日我等坐视赤门陷落而不救,他日戎夏大军便可毫无顾忌地集结于赤门,与正面之敌形成夹击之势,届时我剑门卫所将陷入十倍于今日的危局。”
他转向长公主和赵德昌,语气恳切而锐利:
“殿下,军侯。戎夏人为何选择突袭赤门?正是因为他们新败于剑门,不敢正面强攻,故而选择剪除我军羽翼。若我等此刻示弱,正中了赫连铁山的下怀。他们会认为我剑门已然胆寒,会更加肆无忌惮。”
“更何况!”
王戬的声音带着一股血性,“赤门卫所数千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等待援军。韩准将宁死不降,战至最后一刻。我等岂能眼睁睁看着袍泽罹难,故土沦丧而无动于衷?这口气若咽下了,军心何存?士气何在?。”
“狂妄小儿。你懂什么。”
袁全气得脸色发白,尖声反驳,“休要在此大放厥词。军国大事,岂是凭你一腔血气就能决定的?出兵救援,若败了,剑门卫所谁来守?这个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王戬猛地看向袁全,眼神如刀,一股沙场悍将的惨烈气势陡然爆发,竟让袁全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末将只知道,守土卫国,乃军人天职。见死不救,龟缩不出,才是最大的失职。若因救援赤门而导致剑门有失,我王戬,愿提头来见。”
“你……”
袁全被堵得哑口无言,指着王戬,手指都在颤抖。
长公主看着争锋相对的两人,看着王戬那毫不退缩、充满担当的身影,再想到他之前屡次创造的奇迹,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
赵德昌也被王戬的话激起了血性。
是啊。
若是连救援袍泽的勇气都没有,这兵还带什么?
“王军侯所言,不无道理。”
长公主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决断,“赤门,不能不救。”
“殿下。”
袁全还想再劝。
“但是……”
长公主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王戬,“如何救,需要仔细谋划。剑门卫所主力不可轻动。王戬,本宫欲命你为援赤主将,你可敢接下此令?但本宫能给你的兵力……不多。”
袁全胸口剧烈起伏,尖声道:“殿下!您万万不可听信此子狂言。一旦出兵失利,剑门卫所危矣。届时悔之晚矣。您要三思啊。”
王戬则挺直脊梁,目光坚定,虽未再言语,但那决绝的态度已表明一切。
长公主的目光在两人身上缓缓扫过。
最终,她凤眸坚定缓缓站起身,玄色的裙摆无风自动,一股凛然的威仪弥漫开来。
“够了。”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她看向袁全,眼神冰冷:“袁公公,你的顾虑,本宫知晓。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坐视赤门陷落,等同自断臂膀,此乃取死之道。王军侯所言,方为正理。”
袁全脸色瞬间惨白,他没想到长公主竟然如此坚决地站在王戬一边,他尖声道:
“殿下。您这是置剑门卫所数万军民于不顾。您这是僭越。若陛下怪罪下来……”
“若有罪责,本宫一力承担。”
长公主猛地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但在此刻,在此地,北疆军务,由本宫决断。”
她不再给袁全反驳的机会,厉声下令:“来人。”
数名身披玄甲、气息沉凝的宫廷侍卫应声而入,这些都是长公主从京中带来的绝对心腹。
“监军袁全,身体不适,需静养。请袁公公回房休息,没有本宫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打扰。”
长公主的声音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这分明就是软禁。
袁全惊怒交加,他指着长公主,手指颤抖,气得浑身哆嗦:
“你……你敢软禁咱家?。咱家是陛下亲封的监军。代表的是皇权。长公主,你如此独断专行,软禁天使,是想造反吗?。”
他色厉内荏地咆哮着,试图用大义和皇权来压人。
长公主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袁公公言重了。待赤门战事平息,王师凯旋,本宫自会向父皇呈明一切。但现在,为了大局,只能委屈公公了。”
她挥了挥手。
玄甲侍卫立刻上前,虽动作不失恭敬,却态度强硬地“请”袁全离开。
袁全被两名侍卫架住胳膊,挣扎不得,他知道大势已去,怨毒的目光死死盯住长公主和王戬,如同诅咒般嘶吼道:
“好好好!好一个长公主。好一个王戬。你们记住今天。若此次出兵失败,剑门卫所有丝毫闪失,咱家必定八百里加急,上奏陛下。”
“参你们一个擅权专断、罔顾圣命、葬送疆土之罪。你们就等着被锁拿回京,明正典刑,军法处置吧。”
他的声音尖利刺耳,在节堂内回荡。
王戬眉头微皱,但眼神依旧坚定。
赵德昌等人则是面露忧色,袁全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若他铁了心诬告,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长公主却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袁全被带离,直到他的咒骂声消失在门外,她才缓缓收回目光,看向王戬和赵德昌,语气沉凝:
“你们都听到了?我们已无退路。此战,许胜,不许败。”
王戬重重抱拳:
“末将明白!此去,必克敌收复赤门。绝不让宵小之辈,有构陷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