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度田令与告缗令

作者:心急火燎的幻影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夏德全应声上前,先是从秦昊身侧离开,行至荀壹面前,双手接过他递来的物件,随后向荀壹郑重行了一礼。


    礼毕,他方转身回到秦昊身旁。


    他双手将物件高举过顶,静候秦昊接取。


    片刻后,秦昊才自他手中接过,垂目细读起来。


    一时间,甘露殿内悄然无声,唯有夜风拂过的沙沙细响,在殿中轻轻回荡。


    而夏德全在秦昊展读之际,已默默退至那处昏暗的角落,见并无人留意自己,便悄然隐没于暗影之中。


    秦昊的指尖划过绢帛末尾 “陈平” 二字时,指腹无意识地顿了顿。


    他抬眼时,眸中已无半分迟疑,将绢帛轻轻置于御案上,指节叩了叩 “告缗令” 那一行:


    “荀爱卿的法子,既借了边军的势,又牵了民心的线,更能戳中世家的软肋,很好。”


    顾之江闻言,略松了口气,却仍上前一步补道:


    “殿下,臣尚有一虑。


    泾水两岸的崔、韦两家,虽宿怨深,却也知‘唇亡齿寒’。】


    若我方贸然清查其田产,恐二人临时联手,反而生乱。


    不如先遣人散布消息,说朝廷有意将泾水西岸的荒田划拨给边军家属耕种,让两家先为争夺这部分田产起了嫌隙,我方再顺势介入。”


    秦昊眼底闪过一丝赞许,指尖在御案上轻轻画了个圈:


    “之江这步‘驱虎吞狼’,倒是补得周全。


    便依你所言,此事由你安排,切记要做得像‘无意泄露’,不可露了朝廷的痕迹。”


    荀壹此时又接话:“殿下,关于以后的取士问题,臣还有一议。


    以后取士,除了算术、户籍之法,还应加试‘地方吏治策论’。


    世家子弟多熟稔官场规则,若能让他们在策论中剖析世家与地方的弊害,一来可探其心志。


    二来也能为我方提供些世家内部的隐情,更能让愿归顺者‘自证清白’。”


    “善。”


    秦昊颔首,抬手捏了捏眉心 。


    案牍上的奏章堆叠如山,方才批阅时滞涩的肩颈又隐隐作痛。


    他目光扫过殿外,檐角的宫灯被夜风掀得微微晃动,暖黄的光透过窗棂,在御案上投下细碎的斑驳。


    “吏部拟章程之事,荀爱卿需多盯着些。


    陈平尚不在京城,你便暂代他统筹此事,若遇阻力,可直接来寻本王。”


    “臣遵旨。”


    荀壹躬身应下。


    秦昊沉默片刻,忽然提高了些声音,目光落向殿角那片暗影:


    “夏德全。”


    暗影中立刻传来轻缓的脚步声,夏德全躬着身走出来,垂首敛目:


    “老奴在。”


    “即刻去传三道口谕。”


    秦昊的声音沉稳如钟,“其一,传户部尚书和珅明日卯时入宫,议度田令的地方督办人选,让他带上户部各司郎官的履历。


    其二,传御史大夫李嵩,命他三日内选出二十名清正刚直的官员,与户部共设勘核司,专司告缗令的核查,不得与世家子弟有私交者混入。


    其三,传张扬,让他明日辰时将收集到的世家罪证送来,重点是崔、韦两家在泾水占田的账目。”


    “老奴记下了,这便去传。”


    夏德全躬身一礼,片刻后,殿外传来他压低的、传旨太监的应答声,渐渐远去。


    甘露殿内又静了下来,顾之江与荀壹见秦昊暂无他言,便躬身请辞:


    “殿下日夜操劳,臣等不敢多扰,先行告退,待明日再禀后续安排。”


    秦昊摆了摆手,目光重新落回那卷绢帛上:


    “去吧。记住,此事非同小可,每一步都要稳,宁可慢些,不可出纰漏。”


    二人退去后,殿内只剩下秦昊一人。


    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涌进来,吹得他龙袍的下摆轻轻翻飞。


    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 —— 咚 ——”。


    沉稳的两响,已是二更天。


    正思忖间,他忽然想起刚刚韦玥那副心潮起伏的模样 。


    韦玥是韦家嫡女,或许能从韦玥身上,撕开韦氏内部一道口子。


    秦昊收回目光,转身走回御案前,拿起朱笔,在一张空白的笺纸上写下 “韦玥” 二字。


    又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 “韦” 字,笔尖顿了顿,最终在两个字之间画了一道细线。


    他将笺纸折好,塞进御案的暗格中,那里还放着张扬送来的、关于杜氏嫡子杜明轩贪墨的初查记录。


    “大乾的沉疴,总得一点一点刮掉。”


    秦昊低声自语,重新坐回御座,拿起一本关于江南水利的奏章,朱笔落下时,比先前多了几分坚定。


    而此刻,掖庭西院的一间小屋里,韦玥正对着铜镜发呆。


    听竹拿着一支银镶碧玉簪,小心翼翼地为她插上:


    “小姐,这支簪子还是去年您过生日时夫人送您的,您怎么突然想带这个簪子呢。”


    韦玥看着镜中映出的自己,鬓边的碧玉簪泛着温润的光,眼底的狂喜已渐渐沉淀为冷静。


    她想起秦昊那句 “待得了空闲,自会再召你前来”。


    想起殿内那份关于世家的筹谋,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


    韦家若想在此次风波中保全,甚至更进一步,或许,她,能成为关键。


    “听竹......”


    韦玥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明日你去给母亲递个信,就说我在宫中一切安好,近日或许能得机会,向殿下为韦家求一份恩典。


    让她…… 多留意家中几位长老的动向,尤其是大伯与崔家往来的事。”


    听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重重点头:


    “奴婢知道了,明日一早就去。”


    韦玥取下簪子,反复摩挲着簪头的纹路,眸中闪烁着与异样的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