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退下吧。
稍后本王需与几位大臣议事,待得了空闲,自会再召你前来。”
秦昊望着犹自心潮起伏的韦玥,语气平静地开口。
韦玥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回过神来,朝秦昊恭敬一礼,便随着一名小太监悄步退出了甘露殿。
殿门在她身后轻轻合拢,将内里的天威与筹谋隔绝开来。
韦玥走在漫长的宫道上,夜风拂面,却吹不散她心头的灼热与那份不真实的狂喜。
她知道,从踏入甘露殿、面见天颜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已然不同。
而在殿内,韦玥离去后,夏德全悄无声息地行至御案前。
他动作熟练地从袖中取出一根纤细的银针,小心翼翼地将桌上那几碟点心逐一试过。
见银针颜色未有变化,这才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垂首敛目,安然退至一旁侍立。
秦昊对夏德全这套例行的程序并未投以过多关注,他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份边关捷报之上。
指节分明的手指在斑驳的墨字间缓缓划过,仿佛在触摸那远在千里之外的金戈铁马与赫赫战功。
良久,他方才抬起头,深邃的眼眸中锐光一闪,对夏德全吩咐道:
“去通知张扬,可以开始着手,预先收集那些不安分世家的部分罪证了。
记住,务必隐秘。”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而决断:
“即刻安排,召顾之江、荀壹二人入宫觐见。”
夏德全没有丝毫犹豫,秦昊话音甫落,他便躬身一礼,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殿外的阴影之中。
殿内重归寂静,秦昊从御案一侧取出新的奏章,重新伏案批阅。
直到约莫半个时辰后,他才搁下朱笔,抬起头,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颈。
一股清晰的滞涩感从四肢百骸传来。
他明显察觉到,短短半载案牍劳形,这具昔日疆场上叱咤风云的躯体,竟已隐隐生出“锈蚀”之感。
于他这般戎马半生的将领而言,这种被困于方寸之地、筋骨不得舒展的滋味,着实比刀剑加身更令人难受。
一念及此,他甚至偶尔会对这大乾的千钧重担生出几分倦怠。
这龙椅之上的日子,实在过于沉重。
整个帝国的兴衰、亿万生民的期许,都沉甸甸地压在他一人肩上。
放眼望去,朝堂之上,派系林立。
宫闱之中,暗流涌动。
天下百姓,亦各有诉求。
所有人,无一不在为自身利益奔走谋划。
自然,他秦昊行事,首要考虑的,亦是自身的根本利益。
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他也渐渐明白。
他秦昊的利益,未必就等同于整个大乾的利益。
就在秦昊脑子中想着怎么平衡自身与大乾的利益之时,殿外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
“殿下,顾大人与荀大人到了,是否让他们进来?”
夏德全来到秦昊的身边,小声的询问道。
秦昊收敛心神,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
随即只见夏德全高呼一声后,秦昊收敛心神,将纷杂的思绪暂压心底。
他重新坐直身躯,那股属于天下之主的沉稳与威仪再度回归。
随着夏德全一声高唱,顾之江与荀壹二人快步走入殿内,躬身行礼:
“臣等参见殿下。”
“免礼。”
秦昊抬手虚扶,目光扫过两位心腹重臣,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边疆捷报,二位已知晓。
江志不负众望,野狐岭一战,已重创女真主力,皇太极败退。
北境巨患,短期内已不足为虑。”
他稍作停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继续说道:
“更重要的是,李大宝已秘密率领三卫精锐驰援边关,更有卢靖坐镇。
本王之目的,从来非止于击退,而是要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外部威胁既已缓解,如今,便是时候彻底解决内部的顽疾了。”
秦昊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点,仿佛敲定了最终的策略。
“此前,因外敌当前,诸多新政步履维艰,对世家等一系列官员亦多有容忍。
如今形势已然不同。
改革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这些盘根错节的绊脚石,是时候该清理掉了。”
他的目光先看向顾之江:
“之江,先前让你准备的,关于清查土地的细则,以及针对各家可能反抗的应对预案,可已完善?”
顾之江立刻上前一步,胸有成竹地回应:
“回殿下,细则与预案均已齐备。
只待殿下旨意,便可循序渐进,先从几个根基较浅、劣迹较著的家族入手,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推行。”
秦昊满意地微微颔首,随即目光转向一直沉默寡言的荀壹:
“荀爱卿,此些改革方略,原是你与陈平共同拟定。
如今除考成法尚见成效外,其余诸项却收效甚微。
此番改革遇阻,若要以最小代价引蛇出洞,要么分化瓦解,你可有具体对策?”
荀壹抬起眼帘,眼中闪烁着冷静睿智的光芒,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
“殿下,臣以为,眼下正是推行‘度田令’的最佳时机。”
他向前一步,袖中取出一卷早已备好的绢帛,徐徐展开。
“其一,当借边军大捷之威。
殿下可下明诏,为酬边军将士血战之功,特赐抚恤、增拨军饷。
这笔开支,正当由清丈天下田亩、追缴历年隐漏赋税而出。
如此,将士感恩,百姓称颂,而世家若加阻拦,便是与为国效命的边军为敌,与天下民心相悖。”
“其二,”
荀壹指尖轻点绢帛上一行细密小字:
“当行‘告缗令’。
鼓励百姓检举揭发田产隐匿之情,一经查实,以没收田产之半充作赏赐。
此法若行,则万千黎民皆为我耳目,令世家防不胜防。”
他微微一顿,看向秦昊,语气愈发沉静:
“至于分化瓦解……殿下,世家并非铁板一块。
崔氏与韦氏为争夺泾水两岸良田,宿怨已深。
京兆杜氏看似超然,实则内部嫡庶之争日趋激烈。
臣建议,不妨从这些裂隙入手。
对率先配合清丈、主动申报者,可酌情减免其过往隐匿之责,并许其家族子弟参与即将重开的算科取士。”
荀壹的声音在殿中清晰回荡:
“一边是边军锐气与万民怨望,一边是裂土封赏与晋身之阶。
恩威并施,堵疏结合。
愿从者,可得生机。
顽抗者,自有雷霆。
如此,盘根错节之局,或可迎刃而解。”
他言罢,深深一揖,将手中的绢帛呈上:
“此乃臣与陈平昔日所拟细则,伏请殿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