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章 秦昊真正的目的

作者:心急火燎的幻影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昊话音落下,甘露殿内陷入了更深的死寂,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


    世家代表们个个低垂着头,目光闪烁,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秦昊的话看似给了机会,实则将他们架在了火上。


    他们绝非愚钝之辈,面对通敌这种足以招致诛灭九族的滔天大罪,又有谁敢主动认下?


    谁敢保证这不是秦王蓄意布下的钓鱼之局?


    一旦认下,便是自认罪状了?


    甚至连证据都不必找。


    秦王只需将今夜的谈话公之于众,恐怕当晚,他们全族就会被人砍成筛子。


    这岂不是亲手把整个家族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们只需要咬死不认?


    那江志真的能查出什么来?


    他们这些人,哪会不清楚通敌之事一旦败露是何等罪名?


    往日里与女真联络,本就已是慎之又慎。


    自秦昊入京后,他们更是不敢主动挑衅,索性收敛了许多,安生了好一阵子。


    这段时日,除了暗中拉拢些心怀不轨的 “新贵”,挑唆他们去做些蠢事,倒也真没再犯什么事。


    至于那些所谓的 “证据”,大多是好几年前的旧物。


    自打他们知晓边关之事后,便已迅速处理干净。


    这般情形下,他们反倒笃定,秦昊根本查不出什么来。


    能踏入这甘露殿的世家子弟,本就没有蠢货。


    此刻他们脑中迅速理清这些关节,先前悬着的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殿内只能听到粗重不一的呼吸声。


    武将们虎视眈眈,文臣们屏息凝神,都在等待着第一个打破沉默的人。


    秦昊并不着急,他慢条斯理地又呷了一口茶,目光平静地扫视着下方,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在等待猎物自己露出破绽。


    终于,他看向站在文官队列前列的顾之江,微微颔首。


    顾之江会意,轻咳一声,踏步出班,面向世家众人,语气显得比秦昊温和许多,带着一种劝诫的口吻:


    “殿下仁德,念及诸位世家于国朝亦曾有功,且此事牵连甚广,或有被蒙蔽、胁迫者,故愿网开一面。


    主动坦白者,虽罪难免,但可酌情宽宥,或可保全家族根基。


    若一味顽抗,待证据确凿,按《大乾律》,通敌叛国者,当夷三族。


    孰轻孰重,诸位皆是聪明人,当有决断。”


    顾之江的话语,像是一剂软化的汤药,试图撬开坚冰。


    他目光恳切地望向林文渊、崔璞等人,仿佛在说: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王麟喉结滚动了一下,额上冷汗涔涔。


    他偷偷抬眼,迅速瞥了一眼御座上的秦昊,只见对方面无表情,深邃的眼眸看不出丝毫情绪。


    他又用余光扫向身旁的崔璞等人,发现对方脸色如常,好似和自己无关一般。


    “殿下明鉴!”


    林文渊猛地跪伏在地,声音有些颤抖:


    “我林家世代忠良,对陛下、对殿下忠心可鉴日月!


    绝不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这……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欲离间殿下与我林家啊!”


    有了林文渊带头,其他世家代表也仿佛找到了方向,纷纷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殿下,我崔氏亦是如此!


    女真蛮夷,与我等有何干系?


    断不会自毁长城!”


    “韦家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表!”


    “王麟一族愿受任何查证,以证清白!”


    ......


    一时间,殿内尽是喊冤之声,听起来情真意切,仿佛他们真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下,是更深的心虚与恐惧。


    他们赌的就是秦昊此刻没有确凿到足以指认具体某一家族的铁证。


    赌的就是法不责众,赌的就是秦王还需要他们世家的力量来稳定朝局。


    与旁人的惴惴不安不同,林文渊心中却是真真切切的冤枉。


    毕竟他林家,确实没沾过半点通敌叛国的勾当。


    当然,没做过这事的世家,定然还有别家。


    那些世家或许知晓些内情,可他们自己,却是半分没沾过。


    秦昊看着脚下跪倒一片、口称冤枉的世家代表,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并未动怒,反而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哦?都是忠臣?”


    秦昊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目光却锐利如刀,缓缓从每个人头顶扫过:


    “如此说来,是江志将军查证有误?


    还是那黑石谷中的军械、金银,以及那些密信,都是凭空出现,意图构陷诸位?”


    “这……”


    林文渊一时语塞,硬着头皮道:


    “臣等不敢妄议边将,但……但其中必有蹊跷!


    恳请殿下明察,还我等清白!”


    “蹊跷?”


    秦昊重复了一句,手指再次轻轻叩击着桌面,笃笃的声响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本王也希望只是蹊跷。


    毕竟,边关不稳,于国无益,于民更是一场灾难。”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既然诸位皆言无辜,那本王便信你们一次。


    此事,本王会责令有司,连同江志将军,彻查到底。


    务必水落石出,绝不冤枉一个忠臣,也绝不放过一个国贼!”


    “在查清之前,为免瓜田李下之嫌,也为了诸位‘清白’着想......”


    秦昊的目光变得深沉:


    “即日起,涉事各家,需紧闭门户,家族核心成员无令不得离京,配合调查。


    一应家族产业、往来账目,需随时备查。


    诸位,可有异议?”


    这看似是信任,实则是软禁和监控。


    而其中最要害的,莫过于清查他们这些世家的产业。


    这对传承百年乃至千年的他们来说,不啻于天塌地陷。


    这段时日推行的新政,除了考成法与军队改制稍有成效,其余政策多是毫无建树。


    尤其是土地一事,历经百年积弊,早已糜烂到了极点。


    若非秦昊从外部打破这层僵局,恐怕新政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


    至于此次,若以结果论,秦王殿下要查的,根本不是什么通敌之罪。


    他真正盯上的,是他们手中紧握的土地。


    世家代表们心中叫苦不迭,却无人敢说一个“不”字,只能齐声叩首:


    “臣等遵旨,谢殿下明察!”


    “好了......”


    秦昊似乎有些疲惫地挥了挥手:


    “今夜就到此为止。都退下吧。


    顾尚书、张寺卿、和尚书,你们留一下。”


    “臣等告退!”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躬身退出甘露殿,尤其是那些世家代表,脚步仓促,仿佛身后有猛兽追赶。


    走出殿门,被夜风一吹,才惊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他们彼此对视,眼中已无来时的隐秘喜悦,只剩下深深的忌惮和不确定。


    秦昊今晚没有杀人,没有抓人,甚至没有厉声斥责。


    但这种不动声色的压迫感和随之而来的限制,比直接的雷霆之怒更让人心悸。


    尤其这最后的清查土地、产业一事,于他们而言,简直无异于直击要害的釜底抽薪。


    殿内,只剩下秦昊、顾之江、大理寺卿张谦和户部尚书和珅。


    秦昊看着他们,脸上的疲惫神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决断。


    “戏,已经做足了。”


    秦昊淡淡道,“接下来,该动真格的了。


    之江,依计行事。


    张寺卿,你大理寺要暗中配合,盯紧他们。


    和珅,查抄账目之事,由你户部牵头,给本王仔细地查,一厘一毫都不得放过!”


    “臣等明白!”


    三人齐齐躬身,神色肃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