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卢靖的过往

作者:心急火燎的幻影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昊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满脸震惊地盯着面前两人,连声音都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发紧。


    夏德全心头一也是感到惊讶。


    他侍奉这位秦王殿下也已经有几个月了,还从未见过殿下如此失态的模样。


    “禀殿下,”


    张扬忙躬身回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当年卢师在起义军时,属下曾上过卢师的课,绝不会错 —— 那人定然是卢师。”


    起义军…… 卢师……


    这两个词一出,一旁侍立的夏德全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大气不敢出。


    这好像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是现在的自己能听的吗?


    虽说东厂、西厂名义上与殿前司并列为特务机构,可这位秦王殿下从未真正放权给他。


    两厂之中早已安插了诸多牵制职位,他这个厂公,实则处处受限。


    秦昊听罢,脸上掠过一丝难掩的喜色。


    不出数年,朝廷与西北叛军必有一扬大战。


    殿前司早已在西北布下大量密探,传回的消息显示,那里乱得不像话。


    几乎隔一县便有一个自立的反王。


    而据密报,西北那几个势力最大的反贼,正默契地吞并周边小股势力,显然在筹谋联合攻朝。


    至于南方,那些势力就差远了。


    一群苟且之人,不足挂齿。


    若非长江天险阻隔,加上气候不适,又顾忌南方诸王联合,秦昊此刻怕是早已派偏师拿下桥头堡,为日后南下铺路了。


    不过,他真正的心头大患,始终是辽东的女真与蒙古诸部。


    当年他镇守幽州时,蒙古各部还是一盘散沙。


    可如今殿前司的密报却说,他们已有合流之势。


    这让秦昊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毕竟前世的教训犹在眼前。


    蒙古一旦归于一统,其铁蹄踏出的悍勇,席卷万里的威势。


    早已被血淋淋的史实印证过,那等恐怖,他怎会忘记?


    “走,你们几个,随我一起见见卢师!”


    秦昊放下手中还沾着墨水的毛笔,哗啦一下站了起来。


    刚走到甘露殿大门口,他便回头对夏德全说道:


    “你去下礼部正堂,找顾尚书,就说旧识到来。


    让他即刻将在京城内收拾出一栋豪宅出来。


    一应用度,皆按……按亲王的规格准备,不得有丝毫怠慢!”


    夏德全心中剧震,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连忙躬身应道:


    “奴婢遵命!”


    房子按亲王规格准备。


    这可是朝中只有那三位大人能获得的殊荣!


    这卢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让殿下如此看重?


    他不敢多想,更不敢多问,立刻小跑着退下,亲自赶往礼部传令。


    此事关乎秦王,更是殿下亲自吩咐,他可不敢假手他人,万一出了纰漏,他这本就摇摇欲坠的厂公之位怕是立刻就要换人。


    秦昊吩咐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绪,但眼中的灼热却丝毫未减。


    他对张扬一挥手:


    “前头带路!”


    “是!”


    张扬也是精神振奋,能为殿下找到这位‘卢师’,可是大功一件。


    他立刻引着秦昊,快步向宫门外走去,几名精锐的殿前司侍卫无声无息地跟上,护卫在左右。


    一行人脚步匆匆,穿过重重宫禁。


    秦昊的脑子却在飞速运转。


    卢靖!竟然真的是他!


    当年起义军起事初期,若论谁的功劳最大,恐怕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这个名字。


    那就是,卢靖。


    只可惜后来理念不合,卢靖心灰意冷之下悄然离去,不知所踪。


    现在想来,恐怕早在起义初期,这位便已察觉,这次起义根本不是他心中所想的样子,才果断抽身离去的吧。


    秦昊当年还只是军中中层头目时,曾有幸听过卢靖几堂课,对其眼界与谋略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万万没想到,时隔这些年,他竟会出现在京城!


    更巧的是,偏偏被自己麾下的殿前司寻到。


    这简直是天意啊!


    秦昊此刻心中一片火热。


    原本他预想,这次西北平叛,自己本是要亲自上前线的。


    而卢靖的出现,恰好让他心中生起些别的念头。


    “阿爹,我总觉得周围好像有人盯着咱们,是我的错觉吗?”


    父子三人正歇在一处茶楼里,卢直身子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凑到卢靖耳边问道。


    卢靖慢悠悠地啜着茶水,抬眼看向儿子,眼神里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


    “哦?说说看,你是怎么观察出来的?”


    一旁的卢婉却似浑然不觉,安坐椅上,正心无旁骛地拈着茶点吃。


    她时不时被台上说书先生的妙语逗得眉开眼笑,银铃般的欢笑声一阵阵地在茶座间漾开。


    卢直被父亲一问,神情更显严肃,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茶楼上下,声音压得更低:


    “从咱们进入京城之后,孩儿就觉着不对劲。


    街角那个卖炊饼的,半晌没吆喝,眼神却老往咱们这瞟。


    还有靠窗那桌两个喝茶的汉子,拇指食指关节粗大,像是常练弓马或是握刀的,不像寻常茶客。


    他们虽极力掩饰,但注意力……似乎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们这一桌。”


    卢靖听着,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微微颔首:


    “观察得还算细致。不过,不必过于紧张。”


    他顿了顿,看着儿子紧绷的神情,语气依旧从容:


    “若真是歹人,在城外或者僻静处动手岂不更方便?


    何必在这人来人往的茶楼耗费时辰,只是盯着?


    看其做派,倒更像是官面上的人。


    而且……纪律森严,只是监视,并无恶意。”


    卢直听闻,紧绷的身子这才慢慢的放松下来。


    也学着自己的阿姐一样,乐呵呵的看着手舞足蹈的说书人。


    “来了吗?”


    在卢直转身的瞬间,卢靖在心中嘀咕了几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