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王与诸族共天下!!!

作者:心急火燎的幻影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待三人远离林府后,沈墨身后一位年轻的士卒忍不住开口问道。


    “逆反?”


    听到这个词,沈墨先是微怔,随即像是觉得有些好笑,目光转向那位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的士卒。


    “对这些大家族的人来说,只要不触及最核心的底线,他们一切都能退让的。


    这就是他们口中所谓的‘妥协的艺术’。”


    “妥协的艺术……”


    刘烨低声重复着。


    尽管他此刻仍未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听着这些以往根本接触不到的大人物间的谈话,心中却觉得颇有意思。


    沈墨瞧着刘烨那副陷入沉思的模样,不由得笑了笑,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


    “好了,不必想太多。秦王殿下把你安排在我身边,也并非要你懂得这些。”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声音低沉了几分:


    “走吧。这天下……看来是要彻底乱起来了!”


    然而,就在京城局势渐趋平稳之际,整个大乾王朝,已然开始陷入真正的乱局。


    首都京城的沦陷,新帝刘睿的仓促上位。


    让无论是西北蜂起的叛军、还是南方割据的藩王,甚或是草原的部族与东北的女真都开始彻底的动了起来。


    若论动静之大,首推南方诸王。


    幽州军近年来的动向表明,他们绝不会满足于仅据有大乾半壁江山,尤其是在北方已遭战火重创的当下。


    面对富庶丰饶的南方沃土,幽州军自然虎视眈眈。


    而南方诸王之中,又以扬州淮王与襄阳襄王势力最为雄厚。


    此刻的扬州城内,淮王府中。


    自刘子然称帝以来,除却每年的例行上贡,余下诸事,他素来不放在心上。


    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直接助长了南方诸王的势力膨胀。


    而支撑诸王根基的,正是盘踞南方的各大世族豪强。


    由此,南方彻底沦为世家门阀与藩王共治之地,他们在此掌控权柄,形同主宰。


    “殿下,北方消息已经可以确定是真实的了。


    我们是否要召集各大家族的族长议事,甚至派人联系襄王、鲁王等人?”


    王府左长史刘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他躬身站在书房中央,目光紧盯着上首那位倚在软榻上的年轻藩王。


    淮王刘子邺,年仅二十许,面容俊秀却带着几分被酒色浸染的苍白与慵懒。


    他刚从一扬午后的浅眠中被唤醒,眼神还有些迷蒙。


    听到“北方消息”几个字,他这才勉强打起精神,挥了挥手,打断长史的话:


    “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是京城换了主子,我那便宜堂弟坐上了龙椅么?


    关我们扬州什么事?


    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


    他随手拿起旁边案几上温着的玉杯,呷了一口香茗,语气漫不经心,仿佛谈论的只是邻家换了个门房。


    陈平心中暗叹,这位殿下自袭爵以来,除了搜刮珍玩美人和按时向朝廷上贡以示“恭顺”外,对军政大事几乎不闻不问。


    这放任的态度,固然让扬州治下的世家大族和淮王府本身的势力得以迅速膨胀,但也养成了他万事不挂心的性子。


    在北方面临如此巨变的情况下,殿下竟还是这般浑噩。


    真不知,后续的淮王府将如何面对着百年之未有变局。


    “殿下!”


    另一位身着青袍、面容饱满的右长史徐渭上前一步,“此非寻常更迭!


    京城陷落,帝位易主,大乾中枢名存实亡!


    幽州军如狼似虎,新帝刘睿更是傀儡。


    此时正是天下板荡、群雄逐鹿之时!


    西北叛军、南方诸王、草原强虏、东北女真,无不蠢蠢欲动。


    我扬州富甲天下,兵精粮足,更有长江天堑,实乃王霸之基!殿下岂能再作壁上观?”


    “王霸之基?”


    刘子邺嗤笑一声,放下茶杯,带着几分玩味地看着徐渭,“徐先生,你莫不是话本看多了?


    我做个逍遥王爷,锦衣玉食不好么?


    何必去淌那浑水?


    打打杀杀,多煞风景啊!”


    “殿下此言差矣!”


    刘温也急了,语速加快,“幽州军狼子野心,天下皆知!他们如今占据大多数北方地盘,下一步必然是剑指江南膏腴之地!


    襄阳襄王,虎踞上游,兵锋锐利,其志亦不在小!


    若我淮王府此时不早做决断,或联弱抗强,或先发制人,待到幽州铁骑踏破长江,或是襄王顺流而下,我等皆为他人砧上鱼肉!


    届时,殿下的逍遥,殿下的锦衣玉食,安能保全?”


    刘子邺脸上的慵懒终于褪去了一些,眉头微蹙。


    刘温的话戳中了他最在乎的东西。


    那就是安逸享乐的生活。


    他坐直了身体,目光在刘温和徐渭脸上扫过:


    “那……依你们之见,该当如何?”


    徐渭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接口:“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速派得力干员,携带重礼,密赴襄阳、昌南等各诸王地盘,探明诸王的意向。


    诸王与我淮王府,同处江南,共御北寇,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即便不能结为稳固同盟,也需稳住他们,避免后院起火!”


    “其二,立即整军备战!水师沿江巡弋,严加戒备。


    陆师加紧操练,囤积粮草军械。扬州城防,务必固若金汤!


    同时,密令各州府,暗中征召乡勇,以备不测。”


    “其三,”


    徐渭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寒意,“殿下需即刻召集扬州、苏杭等地的世家家主!此乃根本!


    这些大族盘根错节,掌握了江南大半的财富、人丁和话语权。


    殿下往日宽纵,彼等已坐大。


    值此乱世,必须恩威并施!既要许以重利,共保家园富贵,更要让他们明白,淮王府才是这江南之地的主心骨!


    唯有殿下能聚合诸家之力,形成合力,方能在这乱局中争得一线生机,乃至……更广阔的天空!


    若他们依旧首鼠两端,甚至想待价而沽,殿下……当有雷霆手段,杀鸡儆猴!”


    听到这话,刘子邺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想拒绝徐渭的话。


    但刘子邺明白,扬州这片富庶之地,名义上是他淮王的封地,实则早已是诸大姓与王府共治的局面。


    所谓“妥协的艺术”,在这些地方巨擘之间早已玩得炉火纯青。


    往日他可以装聋作哑,享受着他们的供奉,但现在……乱世将至,这微妙的平衡即将被打破。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思绪许久,他这才下定了决心。


    “传令……召……召集他们吧。三日后,王府正堂议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那些老家伙们……北边的天,真的塌了。


    想活命,想保住家业,就都……给本王拿出点诚意来!”


    “是!”


    刘温和徐渭齐声应道,眼中都闪过一丝如释重负又凝重无比的光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