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你背后是国家

作者:怒触不周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克劳斯走了。


    那扇厚重的金属门缓缓合拢,将屋外的阳光与喧嚣一并隔绝。


    屋里却比结了冰的湖面还安静。


    “他妈的!”


    张总工把怀里的礼盒重重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一响。


    他低着头,没人看得清他的表情,只能看到他那只放在礼盒上的手,在微微发抖。


    他是个搞了一辈子技术的,比谁都清楚,手里这玩意儿的分量。


    那不是一个零件,那是横亘在华国工业面前,一座翻不过去的大山。


    克劳斯刚才那番话此刻听来,却像是对众人无声的嘲讽。


    没人说话,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仿制的……自行车……”省钢厂的刘厂长喃喃自语,这位钢铁汉子,此刻脸上竟是一片灰败。


    他想起自己刚才还豪情万丈地签下名字,要加入什么“烽火产业联盟”,现在只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


    “陈厂长,”省第一器械厂的副厂长蒋雪打破了沉默,“克劳斯说得对,商业竞争,最终还是要看实力。他把底牌亮出来了,我们的牌呢?”


    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齐刷刷地看向陈默。


    “各位,”张总工忽然抬起头,“这事,不能全压在小默一个人身上。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看向陈默,又扫过吴市长:“吴市长,陈厂长,我……我在苏联那边,还有几个同学,现在都在乌拉尔的重型机械厂当总工。要不……我去封信问问?他们搞齿轮传动,也是一把好手,说不定能……”


    话没说完,他就自己说不下去了。


    向苏联求助?


    那跟向德国人低头,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不过是换个爹罢了。


    吴市长端着茶杯,久久没有说话,杯子里的茶叶起起伏伏,像极了众人此刻的心情。


    “不用。”


    陈默终于开口了。


    他把张总工怀里那个礼盒拿了过来,打开,将那组精密的“蜂巢”齿轮捏在手里,对着灯光细细端详。


    “苏联人的东西,傻大黑粗,精度玩不过德国佬。”陈默淡淡地评价了一句,然后把齿轮放回盒子,盖上。


    他抬眼,对上众人焦灼的视线。


    “张总工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所以,这三天,就辛苦您和省一器的弟兄们了。”他把盒子推回到张总工面前,“不用有压力,拆坏了算我的。我只要一个结果,它身上,到底有多少根毛。”


    “至于其他的……”陈默顿了顿,环视一圈,“各位叔伯,各位同仁,今天烽火厂能挂牌,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我陈默在这里保证,今天这个场子,咱们自己找回来。”


    他没说什么豪言壮语,也没做什么技术分析。


    “请大家给我,也给烽火厂一点时间。”


    签约仪式草草结束,吴市长临走前,重重拍了拍陈默的肩膀,什么也没说,但那份沉甸甸的期许,陈默懂。


    他亲自把张总工、刘厂长一行人送到厂门口。


    “小默,这步棋,走得太悬了。”王洪林跟在他身后,忧心忡忡。


    “叔,”陈默回头,咧嘴一笑,“您啥时候见我做过亏本买卖?”


    王洪林看着他那没心没肺的笑容,心里更没底了,只能长叹一口气,转身去安排送客的车辆。


    送走所有人,喧闹的厂区瞬间安静下来。


    夕阳的余晖给崭新的厂房镀上了一层金边,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一直默默跟在身后的刘阳,这时才走了上来。


    “跟我来。”


    他的话永远那么简洁。


    陈默没问去哪,跟着他转身走回了厂房深处。


    他们没有走那条通往生产线的宽阔主路,而是拐进了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


    一扇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金属门,挡住了去路。


    刘阳走上前,在门边墙壁上一块不起眼的面板上,输入了一长串复杂的密码。


    “滴——”


    门锁发出一声轻响,缓缓向内滑开。


    门后,不是车间,不是仓库,而是一条长长的、向下的阶梯。


    白色的墙壁,白色的灯光,空气里带着一股消毒水和恒温空调混合的味道,冰凉而干燥。


    每隔十米,就有一个持枪的警卫。


    他们面无表情,站得如松,看到刘阳和陈默,也只是微微点头。


    这感觉……太熟悉了。


    阶梯的尽头,又是一扇更厚重的合金大门。


    这一次,除了密码,还需要指纹和虹膜三重验证。


    当那扇仿佛银行金库般的大门无声地开启时,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陈默眼前豁然展开。


    这里,是一个规模庞大到夸张的地下实验室。


    高得吓人的穹顶,无数复杂的管道和线缆在天花板上交织成网。一排排陈默熟悉又不熟悉的精密仪器,正在无声地运转。


    穿着白色无菌服的研究员们,行色匆匆,或是在巨大的玻璃黑板前激烈的争论,或是低头操作着面前复杂的设备,整个空间里,只听得到仪器运转的低鸣和键盘清脆的敲击声。


    而在实验室最醒目的入口墙壁上,一个由红色五角星和三道电波纹组成的徽标下,是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701所。


    陈默的脚步,停住了。


    他看着那个徽标,看着眼前这片忙碌而肃穆的景象,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瞬间冲上了心头。


    不是震惊,也不是好奇。


    而是一种……归来的感觉。


    他上辈子,就是在无数个这样的地方,熬白了头发,耗尽了心血。


    原来,烽火厂那条所谓的全封闭生产线,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角。


    这下面,才是真正的核心!


    “陈默同志。”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陈默转头看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在一群研究员的簇拥下,快步向他走来。


    “秦教授。”刘阳微微点头致意。


    秦教授的视线越过刘阳,落在了陈默身上,那双睿智的眼睛里,满是欣赏和笑意。


    “‘星光一号’的缔造者,久仰大名了。”秦教授主动伸出手。


    陈默回过神,快步上前,紧紧握住那只手:“不敢当,我只是提了点不成熟的想法,真正化腐朽为神奇的,是您和701所的同志们。”


    他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在一个多月内,将那块“诱饵”电路板逆向解析,并最终创造出“星光一号”的首席科学家,秦振华教授。


    “哈哈哈,你那要是不成熟,我们这些人,就可以直接退休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