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废铁镇的交易与阴影

作者:夜海舰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水泵房的危机过后,我和林薇在“铁匠帮”眼中的价值显然不同了。独龙那只独眼里的审视依旧,但多了几分实际的考量。疤脸带我们回到那间昏暗的办公室时,气氛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充满怀疑的压迫感。


    “芯片残骸呢?”独龙开门见山。


    我将那枚小巧的、边缘有些烧灼痕迹的银色芯片碎片放在他桌上。独龙用两根手指捏起来,对着昏暗的油灯仔细看着,那只独眼里闪过锐利的光。


    “是‘清算者’的风格。”他放下芯片,语气肯定,“精密,高效,喜欢用这种带有自毁编码的玩意儿。”


    “清算者?”我捕捉到这个新名词,“是那些犹太特工的组织?”


    独龙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他们比那些只会搞破坏的日本裔杂碎‘净水 purify(净化)教团’更难缠。‘清算者’认为这场末日是上帝(或者他们心目中的某种最高意志)对人类的‘清算’,只有经过他们筛选的、‘纯净’的族群——通常特指他们自己——才有资格继承地球。他们不单单破坏水源,他们破坏一切可能让‘非纯净’族群恢复元气的关键设施和技术,有时也会……秘密收集某些他们觉得有价值的技术。”


    他指了指那芯片残骸:“这东西的技术水平,不是一般幸存者团体能拿出来的。他们在找什么?或者……他们在阻止别人找到什么?”他的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我和林薇。


    我心里一紧,想到了林薇身上的“潘多拉”芯片和老铁正在解码的飞机坐标。难道“清算者”的目标也与此有关?


    林薇用粤语小声嘟囔:“啲犹太佬同日本仔都系癫嘅,一个唔俾人饮水,一个想独占个地球。”(那些犹太佬和日本仔都是疯的,一个不让人喝水,一个想独占地球。)


    我没有接话,而是对独龙说:“我们按约定完成了守夜,还拆除了一枚炸弹。关于飞机的情报……”


    独龙摆了摆手,打断我:“我独龙说话算话。不过,关于那架‘飞翔的荷兰人’,我知道的也不比老铁多多少。废铁镇鱼龙混杂,消息真真假假。北边那个废弃的空军基地,确实偶尔有些‘天空爱好者’在那里捣鼓,但成功的没听说。倒是最近,有一条比较特别的流言。”


    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有人说,在战前,有一支秘密的‘国际科研小组’,成员背景复杂,包括日本和以色列的顶尖科学家。他们似乎在进行一项关于‘极端环境生存’和‘水资源再生’的联合研究,据说和某种高空或深空飞行器有关。末日爆发后,这个小组就消失了。但最近,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还有人在活动,或者说……他们留下的遗产,正在被某些势力寻找。”


    这个信息让我和林薇都屏住了呼吸。国际科研小组、日以科学家、水资源再生、高空飞行器……这些关键词几乎完美地串联起了我们手中的线索和遇到的敌人!


    “您认为,‘清算者’和‘净水 purify教团’在找的,可能就是这些东西?”我试探着问。


    “可能性很大。”独龙点头,“‘净水教团’的疯子们认为纯净的水资源只该由‘神圣的血脉’(他们自指)掌控,而‘清算者’则想抹掉所有竞争者复兴的希望。如果存在一种能大规模净化水或是在恶劣环境下保障生存的技术,必然是他们的眼中钉,或者……肉中刺,必须拔掉或夺走。”


    他顿了顿,看着我们:“所以,你们要找的飞机,可能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源泉。即便找到了,你们能保住它吗?就算保住了,你们知道怎么用它吗?”


    独龙的话像重锤一样敲在我们心上。前景似乎更加迷雾重重,危险也放大了数倍。


    “无论如何,我们得试试。”林薇用坚定的普通话说道,虽然发音仍有些生硬,“留在哪里,都是等死。”


    独龙看了她几秒,忽然笑了笑,那笑容在他疤痕累累的脸上显得有些怪异:“有点意思。好吧,情报给你们。首先,空军基地的具体位置在这里——”他拿出一张手绘的简陋地图,在上面指了一个点,“其次,镇子里有个老家伙,别人都叫他‘老鹰’。他战前是地勤人员,对飞机懂得比一般人多,而且……他好像和那个‘国际科研小组’有点间接的关系。你们可以去找他碰碰运气,他就住在基地外围的废弃雷达站里。不过,那老家伙脾气古怪,能不能让他开口,看你们本事。”


    他递过地图:“这是我承诺的信息。作为额外的回报,”他指了指那芯片残骸,“这个小玩意儿留给我研究研究,或许能找出点‘清算者’的弱点。”


    我们同意了这笔交易。拿到地图和新的线索,我们离开了独龙的据点,重新回到废铁镇喧嚣而混乱的街道上。


    接下来几天,我们一边利用老铁给的那点“硬通货”换取必要的补给(主要是食物、水和一些基础工具),一边尝试修复我的扫码器。我找到镇子里一个摆弄电子垃圾的摊主,用一小块集成电路板换了些工具和一点可能有用的替代零件。经过一番小心翼翼的拆卸、清理和更换,在接上一个老旧汽车电池尝试供电时,扫码器的屏幕竟然闪烁了几下,微弱地亮了起来!


    虽然屏幕上的裂纹依然明显,功能似乎也受损严重,但至少不再是块废铁了。我尝试扫描一块金属,屏幕艰难地显示出模糊的字样:【物品:未知合金……成分分析……错误……部分功能缺失……】。尽管不完美,但基本的扫描和识别功能似乎恢复了一部分,这让我们信心大增。


    休整完毕后,我们按照地图指示,前往镇子北边的废弃空军基地。这一次,我们更加小心,尽量避开人多眼杂的主干道,选择偏僻的小路。废铁镇外围的“慢吞吞”依旧在不知疲倦地游荡,但我们已经掌握了绕过它们的技巧。


    经过大半天的跋涉,一片广阔的、布满锈蚀飞机库、破损跑道和雷达设施的废墟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比废铁镇更加荒凉死寂,风穿过破洞的机库发出呜咽般的声音。


    我们很快找到了那个建立在矮坡上的废弃雷达站。雷达站的圆顶已经坍塌了一半,天线歪斜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一个用废旧铁皮和木板加固的小屋依附在雷达站主体建筑旁,烟囱里正冒着淡淡的炊烟。


    我们警惕地靠近小屋,门口挂着一串用子弹壳做的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有人吗?”我敲了敲用旧轮胎做的门。


    里面传来一阵窸窣声,然后一个苍老但警惕的声音响起:“谁?如果是来换零件的,今天不营业!”


    “是老铁和独龙介绍我们来的!”我大声回答,“我们想打听关于飞机的事!”


    里面沉默了片刻,然后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头发胡子花白、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老人探出头来,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改成的外套,手里还拿着一把扳手。


    “老铁?独龙?”老人打量着我们,目光在我手腕上的扫码器和林薇身上停留了一下,“哼,那两个家伙还没死啊?进来吧,外面风大。”


    我们走进小屋,里面堆满了各种航空书籍、图纸和零件,虽然杂乱,却别有一种秩序。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烟草的味道。


    老人——正是“老鹰”——示意我们坐下,直接问道:“你们对飞机知道多少?为什么找飞机?”


    我们将寻找去日本方法、遭遇“净水教团”和“清算者”的经历(有所保留地)告诉了他,并提到了“飞翔的荷兰人”号和可能存在的水资源技术。


    老鹰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上的一个飞机模型。当我们提到“国际科研小组”时,他的眼神明显波动了一下。


    “你们……居然知道那个小组?”他深吸一口气,“看来你们卷入的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深。”他站起身,从一个锁着的铁柜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封面模糊的日志本。


    “我当年,只是基地的一个普通地勤中士。”老鹰缓缓说道,“那个小组在这里进行过短暂停留,借用过我们的高空模拟舱。我负责一些外围的辅助工作。他们很神秘,成员之间都用代号,但我记得,里面有两位科学家,一位是日本人,姓‘小林’,另一位是以色列人,叫‘伊莱’。“他们似乎……在研究一种基于极端环境(包括高空、辐射、缺水)的水-气循环再生系统,据说效率极高,甚至能实现近乎永续的循环。他们离开后不久,战争就爆发了……”


    他翻动着日志本,里面有一些模糊的照片和潦草的笔记。“关于‘飞翔的荷兰人’,我印象不深。但那个小组离开时,似乎带走了一批重要的实验数据和设备。传言说,他们可能将一部分成果隐藏了起来,或者……试图用某种方式将其送往一个安全的地方,比如……海外。”


    海外?日本?我们的心跳加速了。


    “老鹰先生,您觉得,那架飞机和这个研究小组有关吗?”我问。


    “不确定。”老鹰摇摇头,“但时间点上很接近。而且,如果‘荷兰人’号真的拥有那种先进的生命维持系统,它无疑会是那个小组研究成果的最佳载体,或者……最佳目标。”


    他合上日志本,神情严肃地看着我们:“年轻人,如果你们真想继续追查下去,就要做好面对最坏情况的准备。‘净水教团’和‘清算者’不会放过任何与那种技术有关的线索。你们接下来的路,会比穿越‘慢吞吞’的包围圈危险十倍。”


    离开老鹰的雷达站时,我们心情沉重,但也更加明确。我们不仅是在寻找一架飞机,更是在触碰一个可能引发更大风暴的秘密。废铁镇只是中途站,真正的冒险,或许才刚刚开始。而下一个目的地,就是那片布满谜团和危险的空军基地深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