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8章:先生的墙,是规矩!

作者:时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轼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


    他猛地回头,凌厉的目光扫过那群手下,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谁让你们把她带到‘正心堂’的!”


    一个独臂的汉子,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低声道:


    “先生,那娘们太烈,兄弟们怕她寻死,就……就暂时捆在了您屋里……”


    “混账!”苏轼低喝一声,额上青筋暴起。


    但他很快便压下了火气,转回头,对着林安和刘景云,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让林公子见笑了……一个新来的,不懂……不懂规矩。脑子里的歪理邪说太多,我正帮她‘正心’呢。”


    “饭菜已经备好,在偏厅,我们……我们换个地方吃?”


    刘景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间黑漆漆的木屋,眼神幽深。


    而林安,在听到那声尖叫时,整个人的魂都快飞了。


    绑架?


    囚禁?


    这个叫苏轼的书呆子,这个满口“饱腹之道”的家伙,背地里,竟然干着这种勾当?


    烂柯山,果然没有一个好人!


    他浑身冰凉,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只想立刻骑上马,逃离这个鬼地方。


    可他刚一动。


    苏轼的目光,便落在了他的身上,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恳求,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狂热。


    “林公子,您……您一定觉得,我这也是‘术’,对吗?”


    “用强权,用暴力,去逼人就范,与崔瀺,与太傅,并无不同。”


    林安吓得不敢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他。


    苏轼惨然一笑。


    “您说得对。我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既然有幸得见真正的‘大道’,苏某,又岂能再执迷不悟?”


    他猛地转身,对着那独臂汉子,一字一句地说道。


    “去,把人放了。”


    “先生?”独臂汉子大惊失色,“那可是……”


    “放了!”


    苏轼的声音,如铁石相击,“再备上一份干粮,一袋银钱,客客气气的,送她下山!”


    独臂汉子还想说什么,可看到苏轼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终究还是咬了咬牙,低头领命。


    “是!”


    做完这一切,苏轼才重新转向林安,脸上,竟带着一种求道者般的虔诚和坦然。


    “林公子,现在,我们可以……安心吃饭了吗?”


    林安看着他,又看了看一旁始终沉默的刘景云,脑子里一片混乱。


    这……这是在干什么?


    就因为我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想跑的动作,他就把到手的肥羊给放了?


    这烂柯山的道理,他妈的……到底是什么?


    林安不知道。


    他只是看着眼前这个叫苏轼的书生,看着他那张写满了坦然与虔诚的脸,像是看着一个从天而降的怪物。


    他放人了?


    就因为自己想跑?


    刘景云的眼神,在苏轼和林安之间转了一圈。


    没说话,只是伸手,极为自然地扶住了林安摇摇欲坠的身体,然后不动声色地,推着他往那间偏厅走去。


    这个动作,被苏轼看在眼里,又是一番新的领悟。


    原来如此。


    护道人这是在提醒自己,先生饿了,不要再用这些俗事来打扰先生的清净。


    先生的“道”,是“饱腹之道”。


    眼下,吃饭,就是天大的事。


    “对对对,是在下糊涂了。”


    苏轼连忙跟上,亲自为两人引路,姿态放得更低,“林公子,这边请。饭菜简陋,还望……还望公子莫要嫌弃。”


    偏厅里,一张粗糙的木桌,几条长凳。


    桌上摆着三样东西。


    一大盆看不出颜色的菜糊糊,里面混着些野菜和豆子。


    一盘黑乎乎的烤肉,散发着浓重的焦味。


    还有一摞黄褐色的粗粮饼子,硬得像石头。


    林安的眼睛,在看到那盆菜糊糊时,亮了。


    他已经顾不上去想什么道理,什么圣人,什么绑架。他只知道,他的胃在尖叫,在抗议,在疯狂地叫嚣着需要填充。


    他几乎是扑到桌边的。


    也不用筷子,直接伸手抓起一块饼子,蘸了一下那盆热气腾腾的糊糊,就往嘴里塞。


    顾不上烫,也顾不上什么味道。


    他只是机械地,狼吞虎咽的,咀嚼,吞咽。


    刘景云坐在他身边,默默地给他倒了一碗水。


    而苏轼,和他身后那十几个刚刚还凶神恶煞的汉子,就这么站着,静静地看着。


    整个偏厅里,只有林安咀嚼和吞咽的声音。


    那声音,在这些人的耳朵里,却不显得粗鲁,反而像是某种庄严的仪式。


    “看……”苏轼压低了声音,对着身后的独臂汉子说,“看到没有?”


    独臂汉子叫石夯,他愣愣地点头:“看到了,先生……林公子他,好像很饿。”


    “蠢货!”


    苏轼低斥一声,但脸上却带着一种发现真理的光辉,“这不是饿!这是‘道’!”


    “先生在亲身向我们展示,什么叫‘饱腹之道’!”


    他指着桌上的饭菜,眼神狂热。


    “这天下,有多少人连这样的饭菜都吃不上?那些王侯将相,那些圣贤名士,他们谈论着天下,可他们何曾见过真正的饥饿?”


    “林公子,放着山珍海味不吃,与我们同食这粗茶淡饭,这说明了什么?”


    石夯挠了挠头,试探着说:“说明……林公子不挑食?”


    苏轼气得差点一巴掌拍过去,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他深吸一口气,循循善诱:


    “说明在林公子眼中,这填饱肚子的粗粮,与那龙肝凤髓,并无区别!这才是‘饱腹之道’的真谛!根本,在于‘饱’,而不在于‘食’!”


    “百姓求的,不就是一碗能活命的饭吗?!”


    一番话,说得石夯和其他汉子,如梦初醒,看向林安的眼神,瞬间变了。


    变得敬畏,变得……亲近。


    是啊,这个道理,他们懂!


    以前苏先生让他们读那些之乎者也,他们头都大了。什么王道,什么霸道,听着就犯困。


    可“吃饱饭”这个道理,他们懂。


    他们这群人,哪个不是因为吃不饱饭,才被逼上这烂柯山的?


    这位林公子,原来和他们是一路人!


    林安风卷残云,很快,半盆菜糊糊和几个饼子下了肚。胃里传来的温暖和充实感,让他那根紧绷了一晚上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下来。


    他打了个嗝,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一屋子的人,都在盯着他看。


    “啊?”他有些不好意思,“你们……不吃吗?”


    苏轼连忙躬身:“我们不饿。能看公子用饭,已是我们的福分。”


    林安:“……”


    这人有病吧?


    他尴尬地放下手里剩下的半块饼,正不知所措。


    屋外,传来一阵骚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