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以医会友

作者:夏秋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聿深指尖在桌上轻点了一下,眼底划过一丝赞许与纵容。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便挂了电话。


    仅仅两天后。


    S市的上流圈子里,一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点赞。


    发布人是周家那位备受宠爱的小公主,周恬恬。


    【啊啊啊啊啊!我宣布我汀晚姐就是神!困扰我多年的烂脸有救了!没P图!没滤镜!就喝了两天她说的汤,又用草药水洗了两次!效果你们自己看![图片][图片]】


    配图是两张怼脸自拍的对比照。


    一张是两天前,她满脸红疹,神情烦躁。


    一张是刚刚拍的,同样的角度,几乎素颜的脸上,红疹已经褪去大半,皮肤恢复了光洁平滑,整个人容光焕发。


    周恬恬的身份,圈内人尽皆知。她那张脸每年要耗费多少金钱精力去保养,也不是秘密。现在,连国外专家都束手无策的顽固湿疹,竟然被未来周太太几味常见的食材草药就轻松摆平了?


    这效果,比任何广告都来得震撼。


    【恬恬,你未来嫂子还接私诊吗?求介绍!】


    【周小姐,方子能分享一下吗?我儿子也是湿疹,反反复复好不了。】


    【之前网上那个刘理事不是说她是骗子吗?这脸打得……啧啧。】


    舆论的风向,在一夜之间,悄然逆转。


    在无数人的关注下,苏轻菀的“金刚牛马”账号,终于对刘敬仁的战书做出了回应。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激烈反驳,只有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研讨会见,以医会友。”


    字里行间那份从容自信,让这场即将到来的对决,期待值瞬间拉满。


    研讨会前夜。


    天境府的公寓里,苏轻菀正在整理第二天要用的资料。


    门铃响起,物业管家送来一个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的快递包裹。


    她有些疑惑地拆开。


    箱子不大,里面没有多余的填充物,只静静地躺着一本笔记本。


    本子的封皮是深褐色的牛皮纸,边角已经磨损起毛,泛着陈旧的黄。


    苏轻菀拿起本子,指尖触碰到封皮的瞬间,一种熟悉的质感让她心头猛地一跳。


    她颤抖着翻开第一页。


    一行瘦金体映入眼帘,笔锋凌厉,入木三分。


    那熟悉的字迹,让她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这是她过世师傅的医案笔记!


    师傅去世后,他的所有遗物都被家人收走,她一件都没能留下。这本笔记,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她急促地呼吸着,一页页地翻看下去,里面全是师傅亲手记录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心得,是她最熟悉不过的内容。


    就在她翻到中间某一页时,一张折叠起来的小纸条,从书页间飘落。


    苏轻菀弯腰捡起。


    纸条上,同样是师傅那熟悉的笔迹,却写着一句让她如坠冰窟的话。


    “汝师之死,并非意外,慎防苏家,另有内情。”


    苏轻菀瞳孔骤然紧缩。


    手中的纸条仿佛有千斤重,指尖冰凉。


    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可她只觉得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将她整个人都钉在了原地。


    苏轻菀一夜未眠。


    窗外是S市永不熄灭的灯火,屋内却只有她一人,与一本笔记,一张纸条,相对无言。


    师傅的遗言,字字如刀,将她多年来埋在心底深处,连自己都不敢深究的怀疑,剖得鲜血淋漓。


    意外?


    她从不信。师傅一生行医,最重养生,身体硬朗,怎么会好端端地在山间采药时失足?


    苏家……


    她将那张薄薄的纸条重新折好,与那本承载着师傅一生心血的笔记一同,珍而重之地收进一个檀木盒里。


    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盒面,那股从骨髓里渗出的寒意,反倒让她纷乱的心绪彻底沉淀下来。


    过去,她争,是为了傅时宴口中那句虚无缥缈的承诺。


    现在,她争,是为了让真相重见天日,是为了给枉死的师傅一个公道。


    这一次的研讨会,她不仅要赢,更要赢得漂亮,赢得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话语权。


    翌日,S市国际会展中心。


    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各大医药公司的代表、以及闻风而来的媒体,将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


    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闪光灯此起彼伏,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这场学术会议,主角只有两个。


    刘敬仁在一众弟子的簇拥下,端坐于主席台中央,他穿着一身熨帖的改良唐装,捻着胡须,面带微笑地与身旁的熟人寒暄,一派泰斗风范。那双半眯着的眼睛偶尔扫过台下,带着不加掩饰的傲慢,仿佛胜利已是囊中之物。


    当苏轻菀独自一人,安静地走进会场时,所有的镜头瞬间调转方向,齐刷刷地对准了她。


    她今天穿了一身简单的白色衬衫与黑色长裤,未施粉黛,长发在脑后束成一个利落的马尾。在满场西装革履与锦衣华服的衬托下,她素净得像一株遗世独立的白梅,清冷,却自有一股风骨。


    面对无数镜头的追逐和窃窃私语,她神色平静,径直走到为她预留的席位坐下,腰背挺得笔直。


    辩论环节开始。


    刘敬仁率先发难,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金刚牛马’小姐,既然你对古方颇有见解,老夫想请教,《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论述,为何在某些篇章中,又将其归为‘三阳合病’的范畴?这其中的辨证关键,不知你可否为在场的各位解惑一二?”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涉及版本考据和不同流派的解读差异,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逻辑陷阱。


    满场寂静,所有人都看向苏轻菀。


    苏轻菀站起身,声音清润,不疾不徐:“刘理事引用的,是宋代校正医书局的版本。但若参考更早期的长沙古本,便会发现,所谓‘太阳与阳明合病’,其核心病机在于‘胃家实’,热邪已由表入里,故仲景先师将其与少阳合病并论,统称‘三阳合病’,意在强调传经之速与病势之重。而宋版将其单列,是为了便于后世学者区分病程阶段,各有侧重,并无冲突。倒是刘理事方才所言,《伤寒杂病论》一词,实为后人合编之名,仲景原著,当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