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一章 研究新品

作者:鹿兮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青山随口道:“嘴巴学的。客人点头,比什么师承都管用。”


    何璞玉“嘿”了一声,眼神更亮了:


    “实在。


    你这摊子,火候不是一般的。


    这样吧,黑鸭和猪肘,你先给我源城福满楼供一批,试三天。


    卖得好,就留菜单。


    要是火了,我带去省城。”


    他话音松散,眼神却在暗暗打量。


    李青山不急不缓:“行,先把规矩讲明。”


    “你说。”


    “黑鸭五十斤起,猪肘二十起。


    每天上午十点前送你后厨。


    口味我保一致,你后厨不许乱改刀、兑汁。


    账按周结,第一周先付三成定金。”


    何璞玉拿筷子在盘子边轻轻点了点,笑意更浓:


    “爽快!


    黑鸭、猪肘要是在我福满楼火了,菜单上我会给它单列一栏,写个‘招牌’。


    这面子,你收着。”


    李青山看他一眼,淡淡点头:


    “能写更好,不写也行。最后还是味道说话。”


    “好!”何璞玉笑声爽朗,站起时顺手把小马扎往桌边一推,“还有那碗拌面,再给我来两份,我带回去让厨师长尝尝。”


    李青山笑着答应,麻利把面拌好,递给何璞玉。


    何璞玉接过拌面,抬手一摆,转身消失在人流里。


    刚过十点,李青山把摊子收得利落。


    赶回家时,院子里早已弥漫着卤肘子特有的香气——


    厚重、浓郁,带着点微甜的酱香,热气扑在脸上,就让人咽口水。


    “青山,你可回来了。俺们闻这香味,馋虫直往外冒啊!”王龙忍不住打趣。


    李青山朗声回道:“等着啊,马上开饭!”


    他挽起袖子,一口气又烧了几道硬菜:


    油豆角炖排骨,咸鲜中带着豆角的筋道;


    猪肉炖粉条,肥瘦相间,粉条吸得通透亮晶;


    还有一锅小鸡炖蘑菇,鸡肉散着油光,蘑菇顶着香气扑扑的汤汁。


    桌子一边,还放着一大盆用大碗拌好的大拌菜,酸辣爽口,色泽亮眼;


    另一头是一盘西红柿拌白糖,红白交映,酸甜清爽。


    十几个建筑工人挨个落座,矮马扎一排排挤着。


    李青山把米饭盛得满当当,又给每个人的饭上浇一勺热腾腾的卤汤。


    卤香一冲出来,工人们都直吸鼻子,仿佛魂儿被勾住。


    第一口下肚,院子里炸了锅。


    “妈呀,这肉太香了!”


    有人舀起一块肘子,卤得软烂却不散架,嘴里一抿,满嘴是香,忍不住眯眼。


    “这粉条——啧,透了汤,筋道得很。”


    有人大口扒拉着,筷子都抖。


    “咱干的活出力大,以前给别人盖房子,能吃饱就不错。哪敢想还能吃这么好!”


    一名老工人抹着嘴,眼睛泛光。


    “要是天天有这样的饭菜,花钱都乐意啊。


    干活出力气,吃饱吃好才有劲!”


    几句话,像钉子一样敲进李青山心里。


    他没吱声,只默默记下。


    心里浮现一个念头——送饭。


    要是真能给这些工地送餐,比摆摊来得更稳当,客户还成批。


    只是,这事需要关系。


    而且,光靠胡小宝,怕是忙不过来。


    若真要干,得再找一个可靠的帮手才行。


    这事儿且得好好谋划……


    工人们吃得干干净净,连汤汁都不剩。


    等他们散去,李青山收拾好碗筷,独自去了趟五金市场。


    按照自己的想法,跟五金师傅定制了一个移动餐车。


    带液化气灶,能随时开火。


    跟现代的餐车差不离。


    定金五十,约定一周取货。


    李青山琢磨着,上餐车光靠现有几样卤货,还撑不起场面。


    等房子落成,那就是门市开张的时候,他必须提前把口碑打出去。


    卤鸡骨架他不打算再做了。


    那玩意儿便宜,图的是个起步,如今口碑已起,再端出来反倒显得掉价。


    鸡腿、黑鸭受欢迎,利润高,必须保留。


    卤猪肘价格太贵,街头摆摊卖不动,但改良一下,做成“猪肘饭”,切几块软糯的肘子肉,浇上卤汁,再搭一碗热汤,工地盒饭、罐头厂门口都能打通。


    天渐渐凉,单拌面已经不够意思了,他改成卤汤面,切几片卤肉或者撕点鸡腿丝,热汤一浇,香气直冲鼻子,几口下去浑身发热。


    论最讨喜的卤肉,非猪头肉莫属。


    便宜实惠的素菜也不能少……


    ……


    转眼便过了一周。


    这一周里,李青山几乎没歇过脚,忙得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


    何璞玉那边倒是痛快,不到三天,就跟他签下了卤肉和黑鸭的长期供应合同。


    李青山本想一举拿下省城福满楼总店的订单,可现实摆在眼前——


    他现在的产能根本跟不上,更何况源城与省城之间隔着五百多公里。


    那年头还是九六年,没现在这么多高速,一路上多是颠簸的乡土路。


    运输不便,保鲜更成问题,生鲜货要想跑这么远,难度不小。


    李青山心里清楚,这事急不得。


    他给自己定了三个月的期限,务必拿下这份合同。


    于是白天照常出摊,一到收摊,他就立刻钻进后厨,一门心思扑在新品的研制上。


    那辆定制的移动餐车已经取了回来,擦得锃亮,停在院子里,就等着挂上新招牌。


    他最先攻克的就是卤猪头肉。


    这东西在九六年绝对是硬通货中的硬通货,下酒神器。


    他挑的是肥瘦均匀、处理干净的猪头,焯水后,投入那锅老卤之中。


    又额外加了桂皮和良姜,加重了香料的比重,意在压住猪肉的腥,提出那股豪放的肉香。


    灶膛里的火咕嘟咕嘟地舔着锅底,足足卤了两个多小时,直到用筷子一戳,皮肉轻松分离。


    他不急着捞出,而是让其在滚烫的卤汤里自然冷却浸泡一夜,让味道彻底吃透骨髓。


    第二天晌午,给建筑队开饭时,那整个卤好的猪头肉刚从锅里捞出来,颤巍巍、红润油亮,热气带着惊人的肉香和卤香瞬间霸占了整个院子。


    “嚯!青山,今天这是啥硬菜啊?”


    王龙眼睛都直了,使劲吸着鼻子。


    李青山没说话,手起刀落,将猪头肉切成薄厚适中的片,每一片都连着皮、透着脂、附着瘦,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他给每个人的米饭上盖了满满一勺,又浇上一勺卤汁。


    工人们甚至来不及坐下,站着就扒拉了一大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