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6集:骨病康复,锻炼辅疗

作者:竹晴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章 药渣里的余响


    邯郸城的春阳刚漫过医署的瓦檐,王二柱就瞥见老槐树底下缩着个身影。灰布短褂洗得发白,裤脚沾着新鲜的泥土,正是三个月前被人抬着来治骨疽的老农陈阿公。他拄着根枣木拐杖,右手扶着树干,左腿落地时总先试探着顿一顿,像怕踩碎了地上的光影。


    “阿公,您怎么不进去?”王二柱快步迎上去。


    陈阿公咧开缺了牙的嘴,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是用棉线仔细扎好的药渣。“俺来问问,这最后一副药煎完,药渣还能留着不?素问姑娘说过,骨碎补外敷能壮骨,俺想煮水泡泡脚。”


    正说着,素问从内院走出来,白襦裙上沾着点艾草灰。她蹲下身翻看药渣,指尖捻起一块还带着韧性的骨碎补根茎:“阿公倒是细心。药渣药性已淡,泡脚无妨,但今日该教您新的锻炼法子了。”


    医署后院的空地上,早已画好了几道浅痕。素问示范着抬起左腿,膝盖缓慢弯曲至与腰平,停顿数息再缓缓放下:“您看,这样屈伸能牵拉筋络。刚开始若站不稳,就扶着这棵树,每日三次,每次十下便好。”


    陈阿公试着抬了抬腿,刚到半程就疼得皱眉,额角渗出细汗。“姑娘,俺这腿怕是不中用了,不如再开几副汤药?”


    “药能治骨,却不能强筋。”素问递过一方帕子,“您还记得初来时,右腿肿得像水桶,连床都下不了。如今能自己走来医署,已是药效与锻炼同功。”她指着墙角那株爬藤的丝瓜:“藤蔓要攀着架子才长得直,您的筋骨也得靠锻炼撑起来。”


    李伯端着艾灸盒走过来,艾草的温香立刻漫开。“阿公,今日该灸环跳穴了。”他将点燃的艾柱插入铜盒,“素问姑娘特意交代,艾灸后半个时辰再锻炼,筋络才松快。”


    陈阿公乖乖坐下,艾灸的温热透过布衫渗进皮肉,左腿的酸胀竟轻了些。他望着医署大堂悬挂的《赵地药材全谱》,忽道:“俺家娃子在关外当兵,去年中了箭伤,回来后胳膊总抬不起来。要是早知道锻炼能治病,也不用遭那么久罪。”


    素问正帮他调整艾灸的位置,闻言动作一顿:“箭伤愈合后若不及时活动,筋络会像久置的弓弦般僵硬。等您完全康复了,我把筋骨锻炼的图谱画给您,让您娃子照着练。”


    陈阿公眼里瞬间亮起来,连声道:“那可太好了!俺这就给娃子写家书,说素问姑娘有妙法。”


    第二章 拐杖与药锄


    入夏的第一场雨来得猝不及防,淅淅沥沥下了整夜。次日清晨,素问刚推开医署大门,就看见陈阿公站在雨棚下,怀里抱着个用油布裹得严实的东西。


    “姑娘,您看俺给您带啥了?”他解开油布,里面是一把打磨得光滑的药锄,木柄上还缠着防滑的棉绳,“俺听说您常带学徒进山采药,这锄刃是俺用废了的犁头改的,轻便,挖骨碎补正好。”


    素问接过药锄,入手沉甸甸的,锄刃闪着温润的光。“阿公费心了,这比我们现用的锄头好用多了。”


    “您教俺治病,俺也没啥能报答的。”陈阿公忽然挺直腰杆,试着松开了拐杖,左腿虽仍有些摇晃,却稳稳站了片刻,“您看,俺昨晚照着您说的,睡前又练了五下屈伸,今早起来腿利索多了!”


    素问笑着点头,正要说话,却见一名士兵被搀扶着走进来。他左臂无力地垂着,袖口空荡荡的,脸色苍白如纸。“素问姑娘,俺们校尉说您能治筋骨病,求您救救俺这胳膊。”


    士兵名叫赵虎,三个月前在巨鹿战场被流矢射中肩胛,虽捡回一条命,左臂却再也抬不起来。“军中医官说筋断了,俺以后怕是连弓都拉不开了。”他声音发颤,眼里满是绝望。


    素问让他坐下,轻轻按压他的肩胛处,赵虎疼得倒抽一口冷气。系统光屏弹出提示:“肩袖损伤伴筋络粘连,需针灸通络配合功能锻炼。”


    “你的筋络并未全断,只是愈合时粘在了一起。”素问取出银针,“今日先针灸,明日我教你一套‘肩部开合操’,只要坚持练,胳膊定能抬起来。”


    她将银针精准刺入肩髎、肩贞等穴位,赵虎只觉一股酸胀感蔓延开来。一旁的陈阿公看得认真,等素问拔针时忍不住问:“姑娘,他这锻炼法子,跟俺的屈伸动作是一个道理不?”


    “正是。”素问擦去银针上的血迹,“就像您的腿要屈伸,他的肩要开合,都是让筋骨动起来,冲破粘连的地方。”


    陈阿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着赵虎说:“后生,你可得好好练。俺这老骨头都能好转,你年轻力壮的,肯定能好得更快。”


    赵虎望着陈阿公不甚灵便却已然能站立的腿,眼里重新燃起希望:“俺听姑娘的,也听阿公的,一定好好练!”


    第三章 庭院里的课堂


    三伏天的日头最是毒辣,医署后院的老槐树却撑起一片浓荫。陈阿公、赵虎,还有几个外伤初愈的病患,正跟着素问做康复锻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赵虎,手臂再抬高些,想象着要够到槐树叶。”素问站在中间示范,“对,就是这样,停三息再放下。”


    赵虎咬着牙,左臂一点点往上抬,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湿痕。陈阿公在一旁拄着拐杖慢走,左腿的步伐已稳了许多,偶尔还能松开拐杖走几步。


    “姑娘,俺这胳膊还是抬不到头顶。”赵虎放下手臂,有些沮丧。


    “才练了十日,急不得。”素问递给他一瓶药膏,“这是用续骨草和蜂蜡熬的,每日锻炼后涂抹,能活血止痛。”她转头看向陈阿公,“阿公今日可以试试走直线了,沿着这道砖缝走,眼睛看着前方。”


    陈阿公深吸一口气,松开拐杖,小心翼翼地沿着砖缝迈出脚步。起初还有些摇晃,走了几步竟越来越稳,引得众人齐声喝彩。“成了!俺能走直线了!”他激动得声音发颤,又来回走了两趟,像个孩子般开怀。


    这时,几名学徒端着药碗过来,是给病患们准备的调理汤药。其中一个名叫林墨的学徒忍不住问:“先生,为何有的病患只需用药,有的却要配合锻炼?”


    素问接过药碗,递给陈阿公:“这就像种庄稼,种子要靠雨水浇灌,更要靠阳光滋养。药物是雨水,能滋养病灶;锻炼是阳光,能让筋骨焕发生机。”她指着庭院里的药圃,“你看那株续骨草,若只浇水不晒太阳,枝叶就会软弱无力;若只晒太阳不浇水,又会干枯发黄。”


    李伯恰好从内院出来,闻言补充道:“以前咱们只知用药治病,却不知好多病患药停了就复发。自素问姑娘教了康复锻炼,痊愈的病患再回来复诊的少了大半。”


    陈阿公喝下药汤,抹了抹嘴:“俺以前犯腿疼,就靠吃止痛的草药,管不了三五天又疼。如今跟着姑娘锻炼,药停了半个月,腿也没再疼过。”


    素问看着围拢过来的学徒,忽然提议:“明日起,每日午后增设‘康复课’,你们轮流带病患锻炼,仔细记录每个人的进展。”她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我整理的《筋骨康复要略》,里面记了不同病症的锻炼方法,你们先拿去研习。”


    学徒们纷纷上前接过竹简,林墨翻看着上面的图文,忍不住赞叹:“先生连每个动作的角度、次数都写得清清楚楚,真是用心。”


    第四章 锦旗与初心


    秋风染黄槐树叶的时候,陈阿公彻底扔掉了拐杖。他不仅能正常行走,还能帮着家里打理菜园,挖红薯时动作比老伴还利索。


    “俺这腿好了,可得好好谢谢素问姑娘。”陈阿公揣着卖红薯的钱,去城里的绸缎庄定做了一面锦旗。红绸面上绣着八个金字,针脚细密,透着一股子郑重。


    这日清晨,医署刚开门,陈阿公就捧着锦旗走了进来。赵虎也跟在后面,他的左臂已经能灵活地抬起来,正帮着医官搬运药材。“姑娘,俺们来给您送锦旗啦!”


    陈阿公将锦旗递到素问手中,红绸在阳光下格外鲜亮:“‘妙手回春,仁心济世’,这八个字俺想了好久,只有它配得上姑娘。”


    素问抚摸着柔软的绸缎,眼里泛起暖意。她转头看向满堂的学徒和病患,将锦旗挂在医署大堂最显眼的位置,正好在《赵地药材全谱》旁边。


    “这面锦旗,不是给我一个人的。”素问的声音清亮,透过敞开的门窗传出去,“是给所有相信医术、坚持康复的病患,也是给懂得‘治病不止于用药’的每一位医者。”


    她指着锦旗,对学徒们道:“你们看陈阿公,初来时连床都下不了,如今能下地劳作;看赵虎,曾以为再也拉不了弓,现在能搬运重物。他们的康复,一半靠骨碎补、银针,另一半靠每日不辍的锻炼。”


    李伯站在一旁,忍不住点头:“以前我总觉得,只要开出对症的药方,就算尽到了医者的本分。直到见了阿公和赵虎,才明白治病是‘三分治,七分养’,这‘养’里藏着大学问。”


    “没错。”素问走到陈阿公身边,“阿公的药渣能泡脚,赵虎的药膏能活血,锻炼能强筋健骨,这些都是‘养’的一部分。”她看向满堂学徒,“行医者,不仅要识药、会针灸,更要懂病患的苦楚,帮他们找回生活的力气。”


    陈阿公笑得眼角皱纹堆起:“姑娘说得对!俺现在不仅自己锻炼,还教村里的老伙计们做屈伸动作。大家都说,素问姑娘的法子比吃药还管用。”


    赵虎也朗声道:“俺回营后,把姑娘教的‘肩部开合操’教给了兄弟们。有几个箭伤刚好的弟兄,练了没多久胳膊就利索了,校尉还让俺专程来谢谢姑娘呢!”


    素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锦旗上的金字的“仁心济世”上,折射出温暖的光。她忽然想起初到邯郸时,面对疫情时的手足无措,如今医署里不仅有了完善的防疫体系,更有了关乎病患长远康复的考量。


    “这面锦旗,就挂在这里。”素问对众人道,“它要时刻提醒我们,医者的使命,不仅是治好当下的病痛,更是要让每一位病患,都能重新站起来,好好生活。”


    话音刚落,医署外传来一阵马蹄声。王二柱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先生,边疆传来消息,您派去的医官教士兵们做康复锻炼,伤兵的归队率提高了三成!将军还说,要给您送牌匾呢!”


    素问笑着摇头,目光又落回锦旗上。她知道,比起牌匾和赞誉,病患们重新迈开的脚步、舒展的臂膀,才是对医者最好的奖赏。庭院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这份医者仁心,也见证着青囊之外,那些步履新生的希望。


    喜欢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请大家收藏:()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