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8章 都是宇文泰的错

作者:住在月亮上的嘟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人这种生物,越是陷入绝境,往往越容易走向疯狂,试图用最极端的方式撕开一条生路。能让人真正清醒的,往往不是道理,而是撞得头破血流的南墙。


    ---


    许昌城内,行宫深处


    宇文泰的伤势进一步恶化,腰间的箭疮红肿溃烂,散发出不祥的气味,高烧反复,让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沉状态,即便清醒时,也因剧痛而无法起身。昔日英明果决的北周皇帝,如今只能无力地躺在病榻上,感受着生命力和江山一同流逝。


    这日,他强打起精神,召来了他最信任的侄子,也是武川会现任的暂时管理者——宇文护。寝宫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烛光摇曳,映照着宇文泰苍白而扭曲的脸。


    “萨保(宇文护小名)……”宇文泰的声音虚弱而沙哑,但眼神中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火焰,“朕……朕快不行了。但大周……不能亡!”


    宇文护跪在榻前,看着叔父这副模样,心中既悲凉又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恭敬道:“陛下保重龙体,大周还需要您主持大局!”


    “大局?”宇文泰惨笑一声,剧烈地咳嗽起来,好不容易平复,喘息着说,“如今……还有什么大局可言?唯有一搏!刘璟……是他逼朕至此!” 他的眼神变得狠厉起来,“武川会……朕现在正式交给你!会主令牌在此!” 他从枕边摸出一块玄铁令牌,颤抖着递给宇文护。


    宇文护双手接过,触手冰凉,却感觉重若千钧。


    “听着,萨保,”宇文泰死死抓住宇文护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会中所有死士!给朕……杀了刘璟!只要刘璟一死,汉军必乱!我大周……就还有机会!”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和仇恨而尖利起来,随即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宇文护看着状若疯狂的叔父,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最后的挣扎了。他重重磕头:“臣侄领旨!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他明白,大周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拿到令牌后,宇文护立刻行动起来,通过武川会的秘密渠道,向潜伏在城外的暗探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血枭”密令——不计成本,不计牺牲,全力刺杀汉王刘璟!


    ---


    汉军南下途中———


    刘璟亲率的三万精锐,正浩浩荡荡向许昌进发。然而,这一路却并不平静。


    第一次刺杀发生在途经一片密林时,数名伪装成樵夫的武川会杀手突然暴起,弩箭直射刘璟车驾。幸得护卫在侧的绣衣卫高手反应迅捷,以盾牌格挡,并迅速反击,将刺客尽数格杀。


    第二次是在渡河之时,刺客混入民夫之中,试图在刘璟登船时发难,被绣衣卫提前识破,在码头展开激战,血染河滩。


    第三次最为凶险,一名武川会的“影杀者”竟不知用何种方法混入了汉军营地,在深夜试图潜入中军大帐,被值守的绣衣卫统领杨檦亲自发现,经过一番恶斗,才将其斩杀于帐外。


    接连不断的刺杀,虽然都被绣衣卫成功化解,刘璟本人甚至未受惊扰,但依然让军师刘亮勃然大怒。


    “大王!”刘亮面色铁青,在临时军帐中对刘璟进言,“宇文泰已是穷途末路,竟敢如此猖狂!我们手中还关押着他的两个儿子,宇文觉和宇文毓!不如将二人斩首,将首级送入许昌,看那宇文泰还敢不敢如此放肆!”


    刘亮平时温文尔雅,此刻也动了真怒,认为必须用最严厉的手段回击。


    刘璟却显得异常平静,他轻轻擦拭着手中的佩剑,嘴角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笑意:“军师息怒。宇文泰越是如此狗急跳墙,越说明他已山穷水尽,无计可施了。杀他儿子?何必着急。他既然想玩这种阴损的把戏,那我们就陪他玩到底。让他一家人……整整齐齐地上路,岂不是更好?”


    他的话语轻描淡写,却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决绝。他要的,不是一时的震慑,而是彻底的毁灭。


    在绣衣卫更加严密的护卫下,汉军继续前进。武川会损失了数百名精心培养的杀手,却连刘璟的衣角都没碰到,可谓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几天后,刘璟的中军终于安全抵达许昌城外,与贺拔岳、慕容绍宗的八万大军胜利会师。


    一时间,汉军营寨连绵百余里,旌旗蔽空,刀枪如林,鼓角相闻,士气高昂到了顶点。汉军总兵力高达十一万之众,将许昌城围得铁桶一般。


    反观许昌城内,情况已恶劣到极点。宇文泰直属的精锐部队仅剩万余人,且士气低落。虽然宇文护强行在城内抓捕壮丁,勉强凑出了三万人守城,但这些未经训练的百姓面对城下虎狼之师,除了增加守城的人数外,更多的是恐慌和绝望的情绪蔓延。粮食短缺的阴影也开始笼罩全城。


    ---


    许昌城内,宇文护府邸


    眼看汉军完成合围,攻城在即,宇文护心急如焚,还想着继续派出武川会的残存死士,做最后一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主公!不可再行刺之事了!” 他的谋士蔡坤急忙拦住他。蔡坤年约五十,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着狡诈,跟随宇文护日久,早已摸透了这位主公平日里看似强硬,实则优柔寡断、色厉内荏的本质。


    宇文护正在气头上,见蔡坤阻拦,很不高兴地大声质问:“蔡坤!你为何阻我?如今已是生死关头,还有什么顾忌?”


    蔡坤屏退左右,压低声音道:“主公明鉴!刺杀之事,已连番失败,汉王刘璟身边如今定是戒备森严,如同铁桶一般。此时再派死士,无异于以卵击石,徒增伤亡,更会彻底激怒刘璟,于大事无益啊!”


    宇文护焦躁地踱步:“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坐以待毙不成?”


    蔡坤凑近一步,声音更低,却带着蛊惑性:“主公,当此危难之际,当思退路,方为上策啊!”


    “退路?”宇文护惨然一笑,指着城外漫山遍野的汉军营火,“汉军十一万大军团团围困,飞鸟难渡!哪里还有退路?唯有死战而已!”


    “退路,不在城外,而在城内,更在……人心。”蔡坤意味深长地说,“主公可曾想过,您与汉王刘璟,本是旧识,颇有交情。只是因为各为其主,才日渐疏远。如今汉军势大,席卷中原,不可与之硬抗,更不可将得罪得太死啊。”


    宇文护一愣,想起上次出使汉国时,与刘璟把酒言欢、畅谈天下的情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他迟疑道:“你的意思是……”


    蔡坤见宇文护意动,继续引导:“汉周两国,本无深仇大恨。究其根源,皆是因陛下……嗯,是因陛下,数次意图侵占汉国土地,才导致双方兵戎相见。若非如此,或许两国早已联手共图霸业了。”


    这话如同一点火星,瞬间点燃了宇文护心中积压已久的不满和野心。他早就对叔父宇文泰的许多决策心怀怨怼,认为其保守短视。蔡坤的话,正好给了他一个宣泄的出口和“合理”的借口。


    宇文护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说:“没错!蔡先生所言极是!都是叔父……都是宇文泰战略失误,刚愎自用!才将我大周带入如此万劫不复之地!若早听我言,与汉王联手,先灭高欢,二分天下,何至于今日被围困孤城,坐以待毙!” 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奄奄一息的宇文泰身上。


    蔡坤连忙谄媚地附和:“主公英明!以主公之天纵英才,雄才大略,若能执掌大周,必能审时度势,逢凶化吉,与汉王化干戈为玉帛。臣相信,若汉王看到宇文泰的人头,见到主公执掌大周的诚意,定会愿意与主公坐下来和谈的。毕竟,彻底消灭大周,对汉国而言,也需付出不小代价。”


    “和谈?”宇文护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期待,但仍有疑虑,“刘璟……他真的会愿意放弃这到嘴的肥肉?许昌乃至整个大周……”


    蔡坤立刻拍着胸脯保证:“主公放心!汉王是枭雄,而非屠夫。主公若执掌周政,对汉称臣,岂不比彻底消灭大周、激起周地军民死战到底,对汉国更为有利?此事大有可为!臣不才,愿冒死出城,亲赴汉营,为主公斡旋此事!”


    宇文护看着蔡坤“忠勇”的模样,心中大为感动,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唯一的光亮。他热情地握住蔡坤的手,动情地说:“蔡先生真乃朕的股肱之臣!危难见真心啊!若此事能成,朕……我宇文护绝不忘先生今日之功!富贵与共!”


    于是,当夜,在宇文护的安排下,蔡坤趁着夜色,被心腹用吊篮悄悄送出许昌城墙,怀揣着宇文护的“密信”和“诚意”,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灯火通明的汉军大营走去。


    他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也带走了北周王朝最后一丝苟延残喘的希望。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