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南国风骨(5)

作者:幸运的七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城外众多文人学士请愿,这让今日的正常朝会气氛比往日更加压抑。


    “发生了何事,众卿应都听说了!”龙椅上的永兴帝面沉如水,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都说说吧!”


    一时间,众文武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不止,目光不时看向武官首位的勇冠候陆千重。


    只是这位大离战神面上并无任何惊慌,依旧站的挺拔笔直。


    只是没一会儿,便有一名御史台的言官手持笏板,迫不及待地出列。


    “陛下!臣以为勇冠候世子陆尺,目无王法,凶残成性!竟于金阙楼公然杀害南国大儒欧阳穆,此举不仅践踏斯文,更严重破坏两国邦交,其罪当诛!请陛下下旨,严惩不贷,以正国法,以安天下士子之心!”


    此话一出,满殿文武皆是变色,敢说出如此犀利的言辞,这位御史大人可真说出去了。


    “臣附议!欧阳先生名满天下,德高望重,如今惨死我离京,若不能严惩凶手,我大离何以立信于天下?何以面对南国诘问?必须严惩陆尺,给天下文人一个交代!”


    紧接着,又有一名御史站了出来。


    这才让不少文官立刻回过味来,如果公然杀害一名大儒都不足以严办,他们这些读书人以后的地位可想而知。


    “陛下!市井多有流传,实乃陆世子与欧阳老先生在金阙楼较量诗词。结果陆世子比试不过,便出手伤人!此等恶行若不严惩,恐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啊!”


    文官队列中,不少清流言官纷纷出言附和,要求严惩陆尺。


    “放你娘的屁!仅凭现场一面之词,怎能断定就是陆家小子杀人?以老夫看此事必有蹊跷!陆家小子近来为大离争光,才智过人,岂会行此不智之事?亏尔等还是文人,竟要这般血口喷人?”


    镇西老将军当即出列,一双怒目扫过众言官,声如洪钟。


    “老将军说得没错!以陆世子昨日刚为咱们大离破了西域的岐中易。如今被人构陷,你们不查清真相,反而急着落井下石,是何居心?”


    “陛下,金阙楼龙蛇混杂,谁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设局陷害?此事必须彻查!”


    武将们大多敬佩陆千重,此刻纷纷出言力保。


    一时间,朝堂之上文武争执不下,气氛剑拔弩张。


    端坐龙椅的永兴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面上却是毫无波澜。


    他知道这场风波太大,短时间内很难停下来。


    他龙目抬起,扫过丹陛之下左右分立的太子李瑾业和五皇子李瑾言,最终落在前者身上。


    “太子,你如何看?”


    听到永兴帝的声音,殿中争吵逐渐安静下来。


    李瑾业轻咳两声,上前一步:“回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关乎大离与诸国之邦交,亦关乎天下文人学子。应先休书于南国,再稳定众文人之心,才是彻查此案。”


    永兴帝听罢,缓缓颔首:“太子所言不错,欧阳先生遇害,朕心甚痛。但此案关系重大,绝不可轻易下决断。”


    他心中自然早有决断,只是有些话不能放在台面上来讲。


    “宣旨吧!”


    仅仅三个字,大殿瞬间安静下来,众文武纷纷跪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阙楼凶案,事关朝堂纲纪,斯文体面,兹命刑部主审、大理寺、都察院协同,三司共审。尔等须秉公持正,细查案中情由。凡审案进度,着随时奏报。钦此!”


    圣旨念完,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三人呈品字形出列,接下了圣旨。


    “臣等……遵旨!”


    圣旨落在四十多岁的刑部尚书吴熊手中,这让他感到压力倍增,额头不觉见汗。


    以至于退朝后,他整个人都有些心不在焉,就连大理寺卿拉着的他说的什么都没记住。


    金阙楼凶案明显是个烫手山芋,一边是群情激愤的文人学子和平日里就不太好说话的勇冠候陆千重,另一边是帝心难测,一个处理不好,他这项上乌纱恐怕都难保。


    怀着这般心情,吴熊步行出了宫城。


    而在宫城外,吴府的车夫早早便车边恭敬等候,见到自家老爷忙驱车迎了上去。


    在大离能驾车进皇城的官员都是备受恩宠的,故此有不少低品阶官员都投来了艳羡目光。


    官场如战场,变化莫测,想要立身不败,便要审时度势,七窍玲珑。


    吴熊余光扫过那些或艳羡或嫉妒的目光,登车掀开了车帘。


    只是在掀开的瞬间,他身躯却是稍顿了一瞬,才钻了进去。


    “去京兆府!”


    吴熊心中巨震,强自镇定上了马车,对车夫吩咐一声后在车内坐下。


    只见一个头戴斗笠,腰胯竹剑的青年男子正悠闲的坐在他的对面,消瘦的脸上带着几分玩世不恭。


    “哎呀呀!执掌刑部的吴大人可真是威风啊,这才区区五年便已经能在皇城驱车驰奔了!”竹剑青年唇角扬起,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迫感。


    “你……你来做什么?”吴雄压低声音,眸光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让我想想,我是来干嘛的?”竹剑青年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手指在剑柄轻轻摩挲:“或者,吴大人你来猜猜?”


    听到这话,吴熊脸上的肌肉明显抽动了下:“还请直言!”


    “你可真是个无趣的人。”竹剑青年轻笑一阵,笑容这才慢慢收敛:“主人希望勇冠候世子无法翻身。”


    他的声音不大,可却如一声惊雷在吴雄耳畔炸响,让其脸色瞬间剧变。


    “这......这不好办,今日陛下言语间多有袒护之意,再加上勇冠......”


    竹剑青年闻言,手掌轻轻一转,竹剑便出鞘钉在吴雄的咽喉,声音也随之变得阴冷。


    “吴大人,要不要我来提醒一下,当年你这小小的刑部员外郎是如何坐上今日高位的?”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股森然的杀意已让吴熊遍体生寒,喉头不停的翻滚。


    “呵……吴大人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有些时候‘真相’并不重要。”


    吴熊呆坐在马车中,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


    而在此时,马车也驶出了皇城,待进入一段僻静街口时,竹剑青年轻轻撩起车帘,跳下了正在疾驰的马车。


    吴熊颓然靠在车壁上,长长叹了口气,眼中经过短暂的挣扎后,一抹狠厉悄然出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