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9章谁说咱不能培训武将?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管是陈安心系百姓,为他们谋求福利的亮眼政绩;还是他牵挂将士,为提高其存活率所做的不懈努力,都让他为这小子是自己的亲儿子这件事,倍感骄傲!


    但底线终究是底线,他必须坚守。


    朱元璋没读过多少四书五经,可读过不少历史书,他清楚文官掌兵意味着什么。


    那会祸国殃民,更会导致丧权辱国!


    他绝不能让弱宋那样文官掌兵的糟心事,出现在自己建立的大明朝。


    且不说历史上的教训,单说陈安这人。


    要是让他既有钱、又有粮、还得民心,再掌握了兵权,那他朱元璋就别想睡个安稳觉了。


    朱元璋不想失去陈安这样的人才,也不想天天提心吊胆,所以他决定拉陈安一把。


    既是为了自己,也是把陈安从歪路上给拉回来。


    朱元璋严肃地说。


    “陈大人,这位置您坐不得,朝廷给将军们的军令您也看不得,您提供指挥室,帮收军令都无妨,但主将之位不能当,军令更不能碰。”


    “文官掌兵是圣上大忌,您若真这么做了,不管这仗是输是赢,您都不会有好下场!”


    陈安听了这话,心里乐开了花。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朱元璋的注视下,陈安半点儿要让出位置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往椅背上一靠,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郭将军,圣上未免太死板了吧!文官掌兵有何不可?”


    “范仲淹文武双全,能治世也能守边疆;辛弃疾能安民还能带兵冲锋,本就是会打仗的文人;唐朝高适更做到了封侯拜将,我虽是文官,可也有文武兼顾,都掌控的想法啊!”


    朱元璋皱着眉头反驳道。


    “哪能靠个别例子说话?”


    “千百年来就出了范仲淹、辛弃疾、高适这几个,个别算不得整体!文官掌兵祸国殃民,才是历史上常见的!”


    “等等……你刚才说啥?你有文武都掌控的想法?”


    朱元璋反应过来这话的重点后,盯着陈安的眼里满是诧异。


    要是换了别人,敢说这样的话,早就没机会再开口了,可他却希望陈安能再把这话重复一遍。


    就在朱元璋满心期待的时候,陈安却斩钉截铁地说。


    “个别例子确实代表不了普遍情况,但也不能因为是个别,就否定它的存在!”


    “至于文武都要掌控的念头,我心里一直都有,不然你说,我何苦在这些将领身上砸这么多钱?不光把自己贪来的钱大半都投了进去,还费心费力地培训他们。”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我无非也就是想实现有钱能使鬼推磨,有粮能让民服我,有兵能让我安心,这三个小目标罢了!”


    听到这儿,朱元璋整个人都懵了。


    陈安这臭小子,还真是敢说啊!


    这三个目标还能叫小?


    就算是在宋仁宗那个出了名的宽厚时代,臣子要是敢说这样的话,仁宗皇帝也得立马变成狠人!


    原因很简单。


    臣子安心了,当皇帝的就得天天提心吊胆。


    想到这儿,朱元璋虽然还在努力维持表情平静,心里却已经大怒。


    可就在这时候,他又捕捉到了一个重点。


    “你培训他们?”


    “你不过二十来岁,还是文官出身,竟然要去培训这些品阶到了正四品的武将?”


    陈安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淡淡笑了笑,然后做了个手势,请四位将军来替自己解释。


    朱元璋只觉眼前这幕场景,实在透着股说不出的古怪。


    还没从文官调教武将的震惊里缓过劲儿来,四位将军的话就像连珠炮似的朝他砸了过来。


    江浦左卫的俞将军最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较真。


    “郭将军,哪能拿年龄当标尺衡量人的本事啊!当年甘罗不过十二岁,就已经身居宰相之位,难道年纪小就注定没真本事吗?”


    江浦右卫的任将军紧接着附和。


    “俞将军说得对极了!”


    “咱们陈大人不过二十多岁,文治上能把江浦县管得井井有条,武备上还能想出打败敌人的妙策,这等能耐本就难得!”


    白马乡的高将军也连忙插话。


    “对对对!要我说,这根本就是千年难遇的事儿!”


    龙华乡的夏将军则紧盯着朱元璋,语气沉重。


    “郭将军,我跟您交个底,凭咱们现在的军备状况,我们四个里头不管选谁当主将,撑到徐达大将军来救援,这事儿肯定没问题。”


    “但问题是代价太大了,至少得让一万名弟兄白白送命!”


    他顿了顿,语气更重了。


    “您别忘了,来的可不是一两万杂牌军,而是草原部落凑的三十万北蛮精锐!”


    “江浦被陈大人治得富得流油,他们拿下这儿,既能当南下据点,又能抢好几年钱粮,北元这次是押上老本了!”


    “再说洪武五年,王保保赢过徐帅,现在在北元威望极高,这三十万大军绝不能小瞧!”


    夏将军越说越郑重。


    “就算咱们换了最好的兵器铠甲,凭我们的能力也只能勉强守城,可让陈大人当总指挥,我敢保证,等徐达大将军到的时候,咱们顶多损失四五千人!”


    夏将军话音刚落,另外三位卫指挥使立刻点头,眼神个个坚定,显然对这番话深信不疑。


    作战指挥室旁边,几个已经穿上亲兵甲胄的锦衣卫小伙子,听得眼睛都直了。


    这话也太吓人了!


    陈大人竟然这么厉害?


    震惊两个字,简直直接写在了他们脸上。


    毛骧没有像小伙子们那样把情绪表露在脸上,可心里的震动一点也不小。


    让他震惊的不只是陈安的能耐,更多的是替陈安担忧。


    身为朱元璋的心腹,他深知这位皇帝的行事风格,只要是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人,便绝不会姑息。


    其实不光朱元璋,换作任何一个皇帝,都容不下这样的人。


    但毛骧又清楚,陈安这个怪人虽然行事与众不同,却真的没有造反的心思,反而心里装着百姓,还带着点贪财为民的意味。


    他把贪来的钱,都花在了百姓和军队身上。


    单说陈安能让朱元璋乖乖当朱大叔这事儿,毛骧就不想看着他因为触碰了皇帝的底线而遭大罪。


    他和马皇后的想法一样,都盼着陈安能回应天府当官。


    那样的话,自己回了京,就不用天天对着朱元璋这位既精明又多疑,还总动不动就下狠手的皇帝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