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元璋陷入思索时,毛骧悄悄凑近,低声提醒。
“圣上,那边祭天仪式要开始了,咱们过去瞧瞧?”
朱元璋顺着毛骧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地和平原稻田的交界处,有一块宽敞的空地,好几百个农民正聚集在那里,等着祭坛布置完毕。
他们刚走过去,就看到陈安带领着百姓,神情严肃地进行祭天祷告。
没过一会儿,仪式结束,陈安一声令下,大家便热火朝天地开始收割,衙役们则在一旁搭建起了帐篷。
陈安这帐篷是凉亭样式,却能四面合围,尺寸和一般的军帐差不多。
帐篷中间摆放着太师椅,前面放着茶几,陈安往太师椅上一坐,悠然自得地看着众人忙碌,身边的人还忙前忙后地伺候着,没有半点怨言。
一旁丫鬟摆好果盘候着,另一丫鬟坐于右侧功夫茶台,边给陈安沏茶边演优雅茶道。
新任女管家黄盼儿在左侧架起古筝,指尖轻动,悠扬琴声飘荡,让陈安听得舒坦、看得养眼。
朱元璋看着这场景,气得嘴角直打哆嗦。
“真气人!他到底是来做什么的?面前摆着好水果,背后有人随时捏肩捶背,左边能听琴看景,右边有好茶喝,这和酒池肉林有啥区别?!”
等百姓们都下田收割了,朱元璋忍不住小声吐槽。
“他居然敢这么铺张,还在百姓农忙时这般行事?能有多大功劳,值得这么折腾!不就是培育了新稻种,让一亩地的产量顶得上别处两亩地嘛!”
说着,他又小声补了句。
“好像……确实挺厉害的……”
马皇后却不这么想,轻声道。
“秦淮河青楼里寻欢的男人才叫铺张,让人捏肩、沏茶、弹琴算什么?我知道你的心思,若弹琴的不是像大财主家四小姐年轻时的黄盼儿,你也不会这么气。”
朱元璋想反驳,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马皇后还真说对了一小半!
但他真正生气的,是陈安的身份。
要是陈安只是个普通富商,他顶多瞥两眼就完事了,可陈安现在是他手下的官员啊!
要不是陈安有这些实打实的功劳,早就被他治罪了,现在也只能把火气憋在心里。
后来,汪江把他们请进帐篷,朱元璋看着陈安那副享受的样子,越看越不顺眼。
关键是陈安半点待客的样子都没有,只顾着自己舒坦,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朱元璋甚至怀疑,早上那两杯解醉的牛奶,根本就不是陈安安排的。
还真让他猜对了,那是汪江自作主张安排的,要是陈安知道了,非得扒了汪江的皮不可!
朱元璋实在按捺不住,直接开口道。
“陈大人,方才祭天之际,你倒显得十分恭敬!看来陈大人也有敬畏的东西?”
“可既然如此,为何对圣上如此无礼?要知道,圣上才是你该真正敬畏的天!”
陈安听了这话,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好好的琴声、美景,全被这粗嗓门给搅和了。
他不耐烦地道。
“屁咧!”
“敬天不如敬地,大地才产粮食,本官这么做,不过是懒得改他们的老观念,说实话,在这儿本官才是百姓心里的天,没我他们能不能活都难说!”
“求神祭天没用,真有用哪来那么多灾?我就信人定胜天!”
“你非要我把圣上当天也成,反正我好多地方比他这所谓的天强!”
说完,陈安干脆闭上了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朱元璋听得火冒三丈,正要发作,弹琴的黄盼儿突然开口说道。
“郭老爷,我们大人正在休息,您要是想在这里待着,就请安静一些,好吗?”
朱元璋看了看周围近百个带刀衙役,只好重重地点了点头,走到一旁坐下,一杯接一杯地喝茶。
陈安这一觉睡了挺久,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到午饭时间了。
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也慢慢想通了陈安的话。
就江浦关这地方来说,还真就是拜神不如拜陈安,要是没有陈安,这些老百姓能不能活到现在,还真不好说。
陈安这人定胜天,不仅胜过了头上的老天爷,好多地方还真比他这个朱老天强!
想到这儿,朱元璋心里不服气,却又不得不承认。
就在这时,一阵激动的喊声从稻田方向传来。
“陈大人!陈大人!天大的好消息啊!”
朱元璋等人立刻站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眼里满是期待。
只有陈安依旧一脸平静,仿佛早就知道这好消息似的!
“大人,遵照您的指示,我们随机挑选了十亩稻田,完成了收割与脱粒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这片平原肥沃土地上水稻的实际亩产情况。”
一位年近六十的老农跪在地上,双手捧着记录着产量数据的纸张,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不过,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位老农的身体十分硬朗。
刚才他跑进来看测产结果时,脚步轻快得像带着风,跪下的时候也干脆利落,完全不像是天生手脚就会颤抖的人。
很明显,他是因为心情太过激动,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哭腔,双手才没法控制地发抖。
朱元璋一行人看着老农这副模样,即便还没来得及看清纸张上记录的具体数字,心里也大致有了几分底。
陈安伸手接过老农递来的纸张,随口说道。
“快起来吧,别因为太高兴反而出了什么岔子。”
老农连忙站起身,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不停点头致谢。
陈安快速扫了一眼纸上记录的数据,余光不经意间瞥见旁边郭老爷一行人正伸着脖子往自己手里的纸张这边看,于是便扬了扬手,说道。
“你们想看?拿去吧!”
毛骧从陈安手中接过那张薄薄的记录纸,周围的人立刻围了过来。
朱元璋等人盯着纸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越往后看,眼睛睁得越大。
纸上记录的数字,简直就像在做梦一样不真实!
“随机选取李大壮家一亩稻田,经测算,其新鲜稻谷亩产达690斤,新鲜稻谷经晾晒处理后,重量缩减至约565斤,将这些干谷进一步碾磨加工,最终可产出420斤大米。”
“随机选取王三虎家一亩稻田,该地块新鲜稻谷亩产为705斤,经过晾晒环节后,干谷重量约为570斤,对这些干谷进行碾米加工,可得到425斤成品大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