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等人盯着这些堪称奇迹的数字,都忍不住想揉揉自己的眼睛,生怕是自己眼花了。
要知道,当时大明朝广泛种植的占城稻,不仅口感不怎么样,平均亩产也只有三百五十斤左右,而且这个产量还没把稻谷晒干、去除谷壳过程中的损耗算进去。
要是真的算上晒干和去壳的损耗,最后能剩下六成稻谷就算很不错了,折算下来每亩地也就只能产出二百一十斤大米。
但陈安培育出来的这种新稻种,在不算最肥沃的土地上,每亩都能产出四百一十斤大米,在条件稍好一些的土地上,产量更是直接比占城稻翻了一倍还多!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若此等新稻种能在我大明疆域内广泛推广,往后天下百姓便再也不必受饥馑之苦,更不会有饿殍遍野的惨状了!”
“百姓唯有填饱了肚子,日子安稳了,才会愿意多添丁进口,待我大明人口日渐繁盛,军中所需兵员自然不愁短缺,届时,无论面对何种挑战,我朝都能有足够的底气与实力应对!”
“此言差矣!我大明素来秉持仁厚之道,绝非主动兴兵伐人之国,而是要将圣朝的礼义教化,传于那些尚未通晓王道伦理的族群!”
“正是如此!说得太在理了!只需我大明王师抵达,定能让那些未开化的蛮夷之辈,真切领悟何为纲常伦理,何为天下正道!”
锦衣卫们看着记录纸上的产量数据,激动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朱元璋和马皇后虽然在尽力压制着心里的兴奋情绪,但他们说的这些话,都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朵里。
只不过帝后想到的,远比这些年轻人要周全得多。
老百姓能吃饱饭,能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其中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大明的江山能更加稳固!
就像陈安曾经说过的那样,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不用挨冻受饿,谁还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呢?
就算有个别心怀野心的人想要抢夺皇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毕竟没有人会帮助一个反对能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皇帝的人。
想到这里,朱元璋和马皇后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又一起将目光投向了陈安。
他们此刻心里的想法很简单。
先以郭老爷和郭夫人的身份,对陈安说几句赞扬的话,给予他一些口头表扬。
至于陈安以后会不会在农业税收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那都是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单就眼前陈安在培育新稻种这件事上立下的实实在在的功劳,他们作为当朝的皇帝和皇后,总不能站在这里毫无表示。
即便不打算现在就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应该对有功之臣给予适当的肯定。
然而,就在他们俩面带笑容,准备开口表扬陈安的时候,却发现陈安对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根本不在意。
他那副无所谓的神情,让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有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没有发脾气,依旧笑着说道。
“陈大人育种有功,可喜可贺!若愿献出新技术,圣上定然欢喜,您的官路必将一路顺遂、更上一层!”
朱元璋以郭老爷的身份表态后,暗递眼神给马皇后,马皇后随即温言补充,满是赞许。
陈安却对连番夸奖与明显暗示倍感不耐,毫不掩饰地以嫌弃目光扫过二人。
更上一层?
这样的话,自己顶多也就是个知州,依旧回不了京。
他让这对兼职钦差来见证新稻种的测产情况,是想让他们俩当帮凶,推着朱元璋赶紧下旨押送自己回京!
眼下平原稻田的亩产已核查完毕,下午再带他们前往山地梯田查看产量,最后将江浦县十万亩稻田里平原与梯田的具体亩数报给他们,就能算出总产量。
待钦差把总产量告知朱元璋后,他便抛出一个惊人的农业税收数字,届时朱元璋自然会明白何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等到那时候,押送自己回应天大牢的圣旨,应该也就快送到了。
念及此,陈安懒洋洋开口,继续挑衅道。
“更上一层?我若有心求官升职,何需耗时费力培育新稻种?只需与李善长那老东西合作,凭我的能耐,即便是想当京官儿,取而代之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我不肯与他为伍,全因不愿与他同流合污!”
说罢,陈安嫌恶地掸了掸衣服。
其实他衣裳本就干净得毫无尘埃,这举动不过是多余。
随后他跷起二郎腿,用高高在上的神情望着方才对自己说尽好话的郭老爷,缓缓开口。
“你不是能和圣上说上话吗?正好回去替我问一句,我既然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圣上就不考虑调我回京?要是回京的话,我可还能随时享受这般待遇?”
话音刚落,陈安还特意比了个手势,毫不掩饰地炫耀起来。
他左边要有美人弹奏琴曲,右边要有美人煮茶,身后还要有美人给自己捶肩捏背。
朱元璋听完陈安这番话,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满肚子的话想冲着陈安吼出来,最后却只汇成了一句。
你小子有种去京城当着咱的面这么说,看咱怎么收拾你!
但仅存的理智告诉他,这里不是京城,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这句话到了嗓子眼,还是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
纵然如此,朱元璋还是敛了神色,面色沉凝地对陈安说。
“陈大人,别人是立了功才慢慢骄傲,您却不一样,刚立下点功劳,就已傲气冲天,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陈安看到这位兼职钦差在一旁强忍着怒火,反而故意火上浇油,说道。
“我为何不能翘尾巴?”
“春秋战国稻亩产不足百斤,秦汉百多斤,隋唐勉强二百斤,宋朝引占城稻才三百斤,如今也才三百五十斤!”
“而我,将其提至六七百斤,你们算算,这省了多少年发展时间?”
说罢,陈安又转头对着身旁的黄盼儿和一众丫鬟,开口问道。
“你们来评评理,我这般,可有资格把尾巴翘上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