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3章锦衣卫给咱速查凤阳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马皇后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推断。


    朱元璋为了让老家变好,曾迁移十几万江南富人前往凤阳,还让李善长兼任濠州的建设与民生事务。


    李善长虽与朱元璋私下存在博弈,但明面上的差事向来办得十分漂亮。


    而且朱元璋赏赐给他的财物已经足够多,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犯不着贪腐。


    可李善长不贪,不代表淮西勋贵的家属们能安分守己!


    要知道,淮西勋贵还有个外号,叫朱皇帝老乡会。


    李善长、汤和以及徐达这些人,全都是朱元璋的同乡。


    他们在应天当官享福,子孙也在朝中担任职务,可家中的兄弟姊妹、七大姑八大姨,大多还留在濠州老家。


    这些人真能安安分分过日子吗?


    就没干过强占田地、欺负百姓的事?


    马皇后认为,要是这些人闹得太过火,李善长为了大局,定是会出手管束的。


    但问题在于,李善长觉得不过分的事,对普通百姓而言,或许就是家破人亡的灾难!


    濠州百姓受了冤屈,想要告状却被老乡会层层阻拦,根本到不了应天。


    走南闯北的商人,或许就在这个时候,给他们带去了消息。


    先前在江宁县被称作陈青天的那位,如今已调任江浦。


    而这位陈青天,压根不把淮西勋贵放在眼里。


    对走投无路的百姓来说,这消息就是救命稻草,哪怕翻山越岭,也得去江浦找陈安帮忙。


    朱元璋越听眼睛越亮,顺着话头说道。


    “你是说,有百姓专程跑到江浦,状告淮西勋贵的家眷欺压乡邻?”


    “陈安这人确实有这规矩,但凡进了江浦县地界,不管来者身份如何,全都一视同仁,所以他接下这案子,倒也不算稀奇!”


    “可他若想让奏折顺顺当送到咱手里,也只能用这种近乎自寻死路的法子!”


    “这么看来,他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赌咱能看透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赌咱能给百姓一个伸冤的机会啊!”


    他越想越觉得这事靠谱,毕竟陈安以前就干过这种疯狂的事。


    此时,朱元璋再望向江浦方向的眼神中,竟多了几分敬佩。


    “要是真像你说的这样,那咱可就差点就办了件大错事啊!”


    “这人究竟是怎么想的,真就这么大公无私?明知有九成九的可能丢命,还非得赌那一线生机,就为了帮百姓?”


    朱元璋自己并非这样的人,也很难相信世上真有如此无私之人。


    这时,马皇后接过话茬。


    “上次我让你先调查再行动,不就没出岔子?”


    “这次也一样,先把事情查清楚再说!”


    朱元璋觉得这话有理,立刻让人去传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如今的锦衣卫,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虽说比不上陈安的锐眼卫,但对付一些勋贵家属,还是绰绰有余的。


    没多久,毛骧单膝跪地行礼。


    “臣毛骧,参见圣上、皇后娘娘!”


    朱元璋简单询问了几句锦衣卫的训练情况,当即下令。


    “派些身手好、脑子灵活的人去濠州,查清楚淮西勋贵家属有没有侵占百姓田地、欺压百姓的行为。”


    “你不用亲自去,告诉他们,咱明天就出发去江浦,有消息第一时间禀报太子,太子要是拿不定主意,就派人快马追上咱禀报。”


    毛骧领命后,转身就风风火火地去安排了。


    不光是为了办好差事,更因为能去江浦那个好地方。


    他心里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毛骧走后,朱元璋站在门口,望着江浦方向的夕阳,眼神复杂极了,还带着几分怒气。


    那可是他的老家啊!


    要是乡亲们没沾到他的光,反倒过得比在元朝时还凄惨,那可真是把他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要是查出来真有这回事,他认了,这笔账全算在淮西勋贵和李善长的头上,和陈安没有关系。


    可要是陈安纯属故意添堵,那就算马皇后再怎么求情,也救不了他!


    站在朱元璋身后的马皇后,也望着江浦的方向,心情矛盾到了极点。


    她既希望自己的分析是错的,毕竟她不想看到朱元璋被这么打脸。


    可又希望自己分析得没错。


    万一查出来是陈安故意找茬,那他就算有天大的功劳,也得被收押。


    不过思来想去,她还是盼着自己猜对了。


    一旦真相如此,朱元璋和陈安就能联手对付淮西勋贵,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可马皇后不知道,她只猜对了一半。


    她看透了陈安给朱元璋递奏折的第一个目的,为百姓伸冤,却没猜到第二个。


    陈安其实是想借这件事,让朱元璋赶紧将自己收押回京。


    七日前,一个濠州来的小娃娃,在好心商贩的帮助下,一路奔波来到江浦报案。


    这案子县吏根本处理不了,只能交到陈安手里。


    陈安接下这案子,全是因为“只要到了江浦县,就一视同仁”的规矩。


    听完小娃娃的遭遇后,他当晚就写下了这封奏折。


    在他看来,这案子又给了自己一个求收押的机会,而且成功率极高。


    按照他的盘算,朱元璋在中秋当天看到这封奏折后,肯定会立刻下旨收押他回京。


    等朱元璋冷静下来发现其中蹊跷时,收押的圣旨早就送出去了,想后悔都来不及。


    可陈安千算万算,漏掉了一步。


    他没料到朱元璋会把奏折拿给马皇后看!


    更不知道,即将找上门的郭老爷和郭夫人,正是微服私访的朱元璋和马皇后。


    次日清晨,文武百官按例入朝,抬眼却见龙椅上坐的是太子朱标,众人心里瞬间了然,圣上定是又悄悄溜号去微服私访了。


    而且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目的地是江浦!


    自此,太子朱标又开启了那场不知何时才会落幕的代班理政生涯。


    同时,他那对总爱溜号的父母,早已换上了郭老爷与郭夫人的平民装束,又做了易容,乘着马车,准备踏上旅程。


    “圣上,渡江的船只已准备妥当。”


    毛骧快步上前,躬身禀报。


    “此次无需沿途巡查,但近来天气日渐炎热,午后酷暑难耐之时,需找地方歇息,估算下来,得耗时一个月才能抵达江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