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3章 祸从天降外族侵

作者:景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县衙后院,梨树下的摇椅吱呀作响。


    苏辰手里捏着那份薄薄的供词,却感觉像捧着一块刚从火里捞出来的炭,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烫手得紧。


    他很烦躁。


    这玩意儿彻底打乱了他规律的作息。


    以前他每天只需要思考三件事,早饭吃什么,午觉在哪睡,晚饭后要不要散步。


    现在,他脑子里整天盘算着怎么才能把这封“催命符”,神不知鬼不觉地塞到皇帝的枕头底下,然后拍拍屁股,继续回来睡他的安稳觉。


    要不,雇个江湖飞贼?


    不行,风险太高,万一被黑吃黑了怎么办。


    要不,混进京城,把它包在石头里,扔进六部衙门的院子里?


    也不行,万一砸到花花草草,或者被当成刺客给当场射杀了,那可就亏大了。


    苏辰越想越头疼,索性把供词往怀里一揣,身子往后一仰,决定先睡一觉再说。


    天大的事,还能大得过睡觉吗?


    ……


    就在苏辰即将与周公会晤之际,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真正的天塌地陷,已经拉开了序幕。


    一匹快马,卷着漫天烟尘,如离弦之箭般冲入皇城。


    骑士背上插着的黑色令旗,已经说明了一切。


    八百里加急,北境烽火!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如铁。


    “报!”


    信使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声音嘶哑而绝望。


    “北境外族黑狼部,于三日前撕毁盟约,悍然南下!我大夏北境仓州、云州、平州三城,已……已尽数陷落!”


    “黑狼部前锋,正以雷霆之势,直逼北境重镇,雁门关!”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龙椅上的大夏皇帝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


    “为何不战而降!镇守三州的将领是干什么吃的!”


    “陛下!”


    信使泣不成声。


    “黑狼部来势汹汹,且……且我军粮仓不知何故,早已空虚,将士们饿着肚子,根本……无力抵挡啊!”


    粮仓空虚!


    这四个字,像一记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了殿中每一个人的心上。


    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若有若无地,瞥向了百官之首,那个须发斑白,面容沉静的老人。


    当朝丞相,王景。


    王景却仿佛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他手持玉笏,一步踏出,脸上满是悲愤与痛心。


    “陛下,北境失守,臣有罪!”


    皇帝眉头紧锁,正欲发问。


    王景却抢先一步,从袖中拿出了一本由御史台数十名御史联名签署的奏折,高高举过头顶。


    “臣已查明,此次外族入侵,事出有因!其根源,不在边疆,而在内政!”


    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平地惊雷。


    “其罪魁祸首,便是新科状元,清河县令,苏辰!”


    苏辰?


    这个名字一出,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一瞬。


    太子一党的人,脸上全都露出了错愕与不解。


    王景身后的党羽,则立刻如同嗅到血腥味的豺狼,纷纷出列附和。


    “丞相所言极是!臣亦有耳闻!”


    吏部侍郎张承手捧另一份奏章,义愤填膺地说道。


    “那苏辰仗着陛下宠信,在清河县倒行逆施!清河县境内,多有与外族混居的流民,苏辰为图一己政绩,竟对这些流民横征暴敛,苛待至极!”


    “更有甚者!”


    张承话锋一转,看向了队列末尾,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


    “周然,你来说!你与那苏辰乃是同乡,他为人究竟如何!”


    周然浑身一颤,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证词”,大声说了出来。


    “回禀陛下,各位大人。学生……学生可以作证。那苏辰自小便品行不端,顽劣不堪,心胸狭隘,最是容不得异己。他……他做出苛待流民之事,绝非空穴来风!”


    这番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倒行逆施”的酷吏形象,被活生生地勾勒了出来。


    太子面色涨红,急忙出列辩驳。


    “父皇!苏辰刚刚才为清河县解决了旱情与粮价之危,怎会是苛待百姓之人?此事定有蹊跷!”


    王景却只是冷冷一笑。


    “太子殿下,正因他解决了本地粮价,才更说明他将怒火与盘剥,全都转嫁到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外族流民身上!这才引得黑狼部‘义愤填膺’,起兵报复啊!”


    一番颠倒黑白的说辞,竟是说得天衣无缝。


    证据,人证,动机,环环相扣。


    太子一党被驳斥得哑口无-言,他们远在京城,根本拿不出任何反驳的证据。


    眼看朝堂舆论已经彻底倒向自己,王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陛下!北境危在旦夕,百姓正遭屠戮!臣恳请陛下,速速定夺!”


    他重重一个头磕在地上,声音悲怆无比。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此事因苏辰而起,便应由他去了结!”


    “臣斗胆提议,立刻革去苏辰县令之职,命其戴罪督军,即刻奔赴雁门关!”


    “若他能凭一己之力,劝退敌军,可将功折罪!”


    “若不能……”


    王景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


    “则国法军法并处,以其首级,祭我北境屈死的数万冤魂!”


    这计策,毒辣到了极点。


    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前线督战退敌?


    这根本不是给他机会,这是要借外族之手,将他千刀万剐!


    龙椅上的皇帝,双拳紧握,指节发白。


    他不是傻子,他隐约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可北境的军报就摆在眼前,烧得他心急如焚。


    满朝文武,群情“激愤”,几乎众口一词。


    他竟是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


    良久,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


    “准。”


    ……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清河县。


    当那身穿华服的传旨太监,捏着嗓子,在县衙大堂上宣读完那份颠倒黑白的圣旨时。


    王县丞等人,如遭雷击,当场呆立原地。


    苏辰也懵了。


    他手里还捏着那份准备用来扳倒丞相的供词,结果现在,自己先被一道圣旨给扳倒了。


    这叫什么?


    这叫极限一换一?


    不,这叫送人头!


    “苏大人。”


    传旨太监皮笑肉不笑地走上前来,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讥讽与快意。


    “哦不,咱家说错了,现在该叫您苏将军了。”


    他凑到苏辰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阴阳怪气地说道。


    “陛下说了,希望您能用您那‘梦中神授’的本事,为我大夏退敌于国门之外啊。”


    话音落下,两名如狼似虎的禁军甲士便冲了上来。


    他们粗暴地扒下了苏辰身上那件舒适的县令官服,换上了一套冰冷、沉重,而且明显大了一号的军甲。


    冰凉的甲片贴在身上,让苏辰打了个哆嗦。


    他知道,这是丞相的绝杀之计。


    自己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了。


    他被押上了一辆四面透风的囚车,踏上了前往北境战场的漫漫长路。


    车轮滚滚,卷起漫天黄沙。


    苏辰靠在囚车的栏杆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荒凉景象,心中那股烦躁,反而渐渐平息了。


    他忽然觉得,这样也好。


    至少,没人催他处理公务了。


    他唯一的生机,似乎就只剩下那个只在睡觉时才冒泡的系统了。


    苏辰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在囚车剧烈的颠簸中,缓缓闭上了眼睛。


    既然醒着解决不了。


    那就睡一觉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