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七章 知府的“考校”

作者:景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辰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团被反复揉搓过的面,又胀又痛。


    苏秦和张仪那两张嘴,比孔夫子的戒尺还厉害。


    戒尺只是打得屁股疼,那两张嘴是直接在他的脑仁里开了一场辩论会,你来我往,全是“借势”、“阳谋”、“攻心”,听得他头昏脑涨。


    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问题。


    这新课,比挨打还累。


    他正抱着脑袋在床上挺尸,房门就被敲响了。


    “咚、咚、咚。”


    敲门声不急不缓,透着一股官面上的客气。


    周然去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个身穿青色公服的衙役,手里捧着一个红色的拜帖。


    “请问,哪位是清河县的苏辰,苏案首?”


    苏辰把头埋进被子里,假装自己是客栈的枕头。


    周然回头看了他一眼,接过拜帖,声音沙哑地回答:“他就是。”


    衙役脸上堆起笑容,躬身道:“我家知府大人有请,请苏案首即刻往府衙一叙。”


    说完,便侧身让开,门外还停着一顶小轿。


    这阵仗,是不给他任何装病的机会。


    苏辰在心里哀嚎一声,慢吞吞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钦点了的倒霉蛋,一步步走向那个名为“府衙”的巨坑。


    府衙威严肃穆,门口的石狮子比曲水园的还要大上一圈,眼神凶恶,仿佛随时会扑上来咬人。


    苏辰被衙役领着,穿过层层院落,绕过审案的正堂,直接被带到了一处清静的后院。


    这里是知府周怀安处理公务的书房。


    苏辰一脚踏进去,一股浓郁的墨香和陈旧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


    房间极大,四壁都是顶到房梁的书架,上面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和卷宗。


    周怀安换下便服,穿着一身绯色的官袍,正坐在书案后,手里拿着一卷书,看得出神。


    见苏辰进来,他立刻放下书卷,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


    “苏小友,来了。”


    他站起身,亲自给苏辰倒了杯茶,那态度亲切得让苏辰浑身汗毛倒竖。


    “大人,您找我……”苏辰接过茶杯,屁股只敢沾半边椅子。


    “不必拘束。”周怀安摆了摆手,示意他坐好,然后屏退了左右伺候的下人。


    书房的门被轻轻关上,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周怀安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地开口。


    “本府今日请你来,是想请你帮着看一桩案子。”


    苏辰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周怀安走到一面墙的书架前,从最底下抽出了几本厚厚的卷宗,然后又搬来几摞,很快,就在苏辰面前的空地上,堆起了一座半人高的小山。


    那些卷宗的牛皮纸封面已经泛黄发脆,边角都磨损了,散发着一股霉味。


    “十六年前,本府还未到南阳任职。”


    周怀安的声音变得低沉,仿佛在叙述一个遥远的故事。


    “当时,府库的一笔三十万两的赈灾库银,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苏辰眼皮跳了一下。


    三十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


    “案发后,全府震动,朝廷派下钦差,彻查此案。”周怀安叹了口气,指着那堆卷宗,“这些,便是当年的全部调查记录。”


    “奇怪就奇怪在,府库内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门锁完好,墙壁无损,地上连个脚印都没有。当夜值守的几十名库兵,更是没听到半点动静,事后用尽了所有刑罚,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那银子,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凭空消失了。”


    周怀安踱步回到书案后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苏辰。


    “这桩无头案,前后查了三年,一无所获。当时的知府被罢官,好几个主事的官员下了大狱,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成了一桩悬案。”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本府到任后,也曾数次重启调查,可结果……”


    他指着那堆积如山的卷宗,缓缓摇头。


    “所有能查的都查了,所有能想的都想了,此案就如一潭死水,再无波澜。”


    苏辰听着这些枯燥的案情,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这不就是个鬼故事吗?


    银子自己飞走了?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卷宗,随意翻开。


    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蝇头小楷,记录着某个库兵的口供,从他三岁偷看邻家寡妇洗澡,到三十岁晚上睡觉说梦话,全都记录在案,繁琐得令人发指。


    周怀安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校。


    “孙县令在信中对你推崇备至,说你有‘神断’之才。今日在曲水园,本府也亲眼见识了你的不凡。”


    “所以,本府想请苏小友帮忙看看这些卷宗,或许……你能有与常人不同的思路。”


    话虽说得客气,但那股审视的意味,却毫不掩饰。


    苏辰明白,这是知府大人在考他。


    考过了,或许真能把他当个人物看待。


    考不过,那“清河麒麟儿”的名头,也就成了个笑话。


    苏辰心里烦躁透了。


    他只想回家睡觉,谁想在这里看这些发霉的破纸?


    可他又不能直接拒绝。


    他只能硬着头皮,拿起一本卷宗,假模假样地看了起来。


    周怀安也不催他,只是静静地喝着茶,偶尔会补充几句案情的细节。


    “……当夜的账目核对过三百多遍,分毫不差……”


    “……府库的钥匙,一共有三把,分别由知府、府丞和库大使掌管,三把钥匙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打开库门……”


    “……我们也曾怀疑过监守自盗,但那三十万两白银,重达万斤,就算库兵全体参与,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运出去……”


    知府大人的声音,温和而平稳,像极了苏辰前世大学里讲高数的老教授。


    每一个字,都带着强大的催眠效果。


    书房里安静极了,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周怀安低沉的讲述声。


    那股熟悉的,排山倒海般的困意,又一次不请自来。


    昨晚被苏秦张仪折腾了一宿的疲惫感,此刻被这枯燥的案情彻底勾了出来。


    苏辰眼前的字迹开始变得模糊,慢慢地扭曲成了奇怪的符号。


    周怀安的声音也变得忽远忽近,像隔着一层水。


    不行,不能睡!


    这是在知府的书房!睡着了是要被砍头的!


    苏辰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剧烈的疼痛让他精神一振。


    可这股精神头,只维持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


    “……后来我们甚至请了道士来做法,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鬼魅作祟……”


    周怀安还在滔滔不绝。


    苏辰的眼皮,已经重若千钧,上下眼皮像是两个久别重逢的恋人,拼了命地想要拥抱在一起。


    他的脑袋,开始不受控制地一点,一点……


    像是在给知府大人的精彩讲述,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最后的意识,停留在卷宗上一个叫“王二麻子”的库兵名字上。


    然后,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和宁静。


    周怀安正讲到当年为了寻找线索,几乎把整个府库的地砖都撬起来过一遍的细节,却发现对面没了动静。


    他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向苏辰。


    只见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少年,正靠在太师椅的椅背上。


    脑袋歪向一侧,呼吸平稳悠长,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口水。


    他……


    睡着了。


    周怀安说到一半的话,就那么卡在了喉咙里。


    他端着茶杯的手,也僵在了半空中。


    整个书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少年那轻微的、带着满足感的鼾声,在偌大的空间里,轻轻回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