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 开学第一课

作者:景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然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根淬了毒的针,精准地扎进了现场微妙的气氛里。


    那句“乡巴佬”,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


    县令刘文远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


    门口那两排前来迎接的青衣学子,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精彩纷呈。有惊讶,有好奇,但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他们早就听说了,县尊大人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找来了一个泥腿子案首,还要请进县学来。


    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脚上一双沾着泥点的旧布鞋,头发乱糟糟的,脸上还带着没睡醒的倦意。


    这模样,别说跟周然这种锦衣公子比,就是跟他们这些普通学子比,都显得格格不入。


    苏辰抬起眼皮,看了周然一眼。


    他没生气,甚至连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


    他只是觉得吵。


    好不容易在马车上酝酿出的一点睡意,又被这个家伙给搅和了。


    刘文远毕竟是官场老手,他脸色一沉,正要开口呵斥。


    “周然!休得无礼!”


    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从学堂大门内传了出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深色儒袍,须发皆白,面容古板的老者,正手持戒尺,踱步而出。


    他便是清河县学的教谕,郑玄。


    郑教谕在清河县学执教三十余年,以严苛古板著称,县里不少官员都是他的学生,连刘文远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地行个晚辈礼。


    周然见到郑教谕,气焰收敛了几分,却依旧梗着脖子,不服气地拱手道:“郑教谕,学生并非无礼,只是为我县学清誉着想!”


    他伸手一指苏辰,声音拔高了几分。


    “县试案首,何等荣耀!可此人来路不明,毫无学子风范!若真有才学也就罢了,学生怕就怕,某些人沽名钓誉,滥竽充数,败坏我清河文风!”


    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引得周围不少学子暗暗点头。


    郑教谕的目光,像两把尺子,落在了苏辰身上。


    他上下打量着苏辰,眉头越皱越紧。


    刘文远连忙上前,笑着打圆场:“郑教谕,这位便是本官与你说过的苏辰,苏案首。其才华……”


    “县尊大人。”郑玄直接打断了他,语气生硬,“县学乃是传道授业之地,非藏污纳垢之所。是不是良才美玉,老夫自会分辨。”


    他转过身,浑浊但锐利的眼睛,直视着苏辰。


    “你叫苏辰?”


    苏辰困得不行,懒洋洋地“嗯”了一声。


    这副惫懒的态度,让郑玄的脸色又难看了三分。


    他手中的戒尺,轻轻敲了敲掌心。


    “老夫问你,《礼记·祭义》有云:‘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


    他声音一顿,目光如电。


    “你且说说,此处的‘外’与‘内’,除了字面上的君臣与家庭,可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这个问题一出,周围的学子们顿时一片哗然。


    太偏了!


    《礼记》本就晦涩,这《祭义》一篇更是冷门中的冷门。郑教谕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在考校对儒家“教化”二字的根本理解。


    别说一个乡下来的小子,就是他们这些在县学里读了好几年的学生,一时半会儿也答不上来。


    周然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


    他等着看苏辰出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苏辰身上。


    刘文远的手心,也捏了一把汗。


    在万众瞩目之下,苏辰的眼皮,开始打架。


    他站着,身子微微晃了晃,脑袋一点一点的,像是随时都能睡过去。


    完了。


    刘文远心里咯噔一下。


    “呵,装不下去了吧?”周然冷笑出声,“我看他不是来求学,是来找地方睡觉的!”


    周围响起一片压抑的哄笑声。


    郑教諭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正要发作。


    就在这时。


    苏辰的嘴唇,微微动了动。


    一阵含糊不清的嘟囔声,从他嘴里飘了出来。


    “吵……”


    “外者,礼也……礼者,理也……所以治人也……”


    “内者,乐也……乐者,情也……所以感人也……”


    他的声音很轻,断断续续,像是在说梦话。


    周然正要再次嘲讽:“梦里作答吗?真是闻所未闻……”


    他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因为最前方的郑教諭,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那片阴沉,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龟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震惊和不敢置信。


    苏辰的眼睛依旧半闭着,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他那梦呓般的声音,却变得越来越清晰。


    “……故礼以治外,乐以感内。礼主敬,乐主和。外敬而内和,则民服矣。此非君臣、家庭之小内外,乃天下邦国之大内外也。以礼治国,以乐化民,方为教化之本……”


    一番话,行云流水,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不仅完美回答了郑教谕的问题,更将“内外”之论,从个人修身,直接拔高到了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格局!


    全场,死寂。


    那些刚才还在哄笑的学子,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


    周然脸上的笑容,僵在了嘴角,显得无比滑稽。


    郑玄手中的戒尺,“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中了一样,呆立在原地。


    他看着那个还在打瞌睡的少年,嘴唇哆嗦着,眼神从震惊,化为了狂喜,最后变成了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


    瑰宝!


    这是绝世的瑰宝啊!


    老夫穷尽一生研究《礼记》,也从未想过,这简简单单的“内外”二字,竟能引申出如此经天纬地的大道理!


    这哪里是学生?


    这分明是……老师!


    郑玄激动得老脸通红,他猛地转过身,对着周然等人怒目而视,声若洪钟!


    “竖子!一群有眼无珠的竖子!”


    他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圣人学问在前,尔等不思进取,反以衣冠取人!鼠目寸光!简直是我清河县学的耻辱!”


    周然被骂得脸色惨白,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郑玄骂完,看都不再看他们一眼,一个箭步冲到苏辰面前,那动作,和他这把年纪完全不符。


    他弯下腰,捡起地上的戒尺,然后用一种无比恭敬,甚至带着一丝讨好的语气,小心翼翼地问道:


    “苏……苏先生,您……您可是乏了?”


    这一声“苏先生”,让在场所有人,包括刘文远在内,都石化了。


    苏辰被他这一嗓子喊得,总算清醒了一点。


    他睁开惺忪的睡眼,看着眼前这个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老头,又看了看周围那些呆若木鸡的脸,脑子里一片浆糊。


    刚才……发生什么了?


    郑玄见他不说话,以为是自己怠慢了贵客,急得满头大汗。


    他一把推开挡路的学子,亲自在前面引路。


    “先生这边请!是老夫的错!老夫早就为您准备好了独立清静的‘静思苑’,这就带您过去歇息!”


    他口中说着“歇息”,心里想的却是,必须把这位大神“圈禁”起来!以后老夫天天上门请教!


    在全场学子敬畏交加的目光中,苏辰被郑教谕像祖宗一样,亲自引着穿过学堂,来到了一处极为雅致的独立小院。


    院内有假山流水,翠竹猗猗,一间书房,一间卧房,干净整洁,纤尘不染。


    郑玄指着卧房里那张铺着柔软被褥的床榻,满脸堆笑。


    “先生,您看这里可还满意?您先好生静养,若有任何需要,随时吩咐老夫!”


    苏辰的眼睛,在看到那张床的瞬间,就亮了。


    他什么也没听进去。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他转过头,看着一脸期待的郑教谕,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问出了那个憋了很久的问题。


    “说完了吗?”


    他顿了顿,语气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期盼。


    “可以找个地方睡觉了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