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章 新船大丰收

作者:火锅配烧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今天第一次开大船出来,张向东心中还是颇为期待。


    下好拖网,他又把几人叫了过来,继续教学。


    陶诚华越听越是惊讶,他当了三年船工,也跟着船上的老师傅学习过。


    然而,却没有一个老师傅,有张向东讲得这般细致。


    不仅教各种捕鱼的技巧,还会讲怎么驾驶船,如何看坐标,如何寻找鱼群,如何判断是否丰收,还会教出现问题要如何解决,没有任何藏私。


    他们才第一天跟着过来,就能学到这么多东西,陶诚华作为过来人,非常清楚,碰到这种好的船老大有多难得。


    本就因为张向东主动解围,提前预付工钱,充满感激,此刻对他更加尊敬,心中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一直跟着张向东,绝对不能有其他的心思。


    裴晓明虽然没有陶诚华这么深的感触,却也非常感激张向东毫不隐瞒的教导。


    孙莲芝更不用说,她一个女流之辈,能来当船工,本就十分难得,张向东还毫无保留地教她捕鱼的知识,早就被完全折服。


    此刻,哪怕张向东说要她侍寝,她都不会有太多的犹豫。


    当然,她也不觉得张向东会有这种想法。


    甚至觉得这是她自己的非分之想。


    张向东并不知道几人的想法,他毫无保留地教几人,是因为他知道这几人的性格,想要着重培养。


    培养出来,买了更多的渔船,就能放手让她们去干。


    不知不觉,拖网便已经四个小时。


    张向东过来查看了一番,感觉差不多了,便喊众人开始收网。


    大船的拖网更大,收网也更加麻烦,需要有人整理渔网,有人管起网机,有人收网口。


    张向东一边开船,一边指挥着众人干活。


    耗费了半个小时,终于是把网囊给弄到了甲板上。


    “东家,爆网了,大丰收。”


    陶诚华看着网囊里面的渔获,满是欣喜的说道。


    “有什么好奇怪的,阿东每次下网,都有这么多渔获。”


    陈慧茹得意的说道,就好像是她自己有这么好的技术和运气一样。


    “东家海运好。”


    陶诚华说话的时候,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他是几人中唯一一个有经验的船工,非常清楚,回回都有这么多渔获,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他之前干活的渔船,十天半个月都碰不到一次这样的情况。


    “好好干活。”


    “别光顾着聊天。”


    张向东说了几人一句,随后又让裴晓明把网囊中的渔获全都倒在甲板上。


    接着开始弄第二个网囊里面的渔获。


    由于陈慧茹,裴晓明,孙莲芝都是新手,这次渔获又多,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网收上来。


    安排陶诚华先把网整理好,放好网后,才让他们开始挑拣渔获。


    这一次,弄上来的渔获,最起码也有一千五百斤。


    一网就顶小船两到三网。


    看着甲板上的带鱼,马鲛鱼,鲳鱼,还有石斑鱼,虾蟹,张向东也是面露欣喜之色。


    这一网,收入最起码也得四五百块钱。


    如果再加上小杂鱼,得有五六百。


    除去今天的油钱,人工费用,少说也能赚三四百。


    后面如果还能有这种收获,今天的收入肯定能够破千。


    他们这边的渔业资源,还不够丰富,这要是去舟市,收获还得翻倍。


    思及此,张向东对去舟市更加迫不及待。


    等大家伙把第一网的渔获全部分拣出来,张向东便让他们先吃饭。


    等吃完饭,再收第二网。


    从下第一网,到现在已经有八个小时,到了中午。


    大家干了这么长时间活儿,早就饥肠辘辘。


    等几人吃完饭,张向东问了问赵二春,赵大强两人的情况。


    这两个船老大开的是十八米到二十米的大船,船上配置了无线电台,可以链接对话。


    只不过,他们的情况并不算好。


    早上第一网只是说收获了五六百斤的渔获,并且大部分还都是小杂鱼,只能说勉强把今天的油钱,工钱赚了回来。


    今天能赚多少钱,还得看第二网,第三网的收获。


    然而,正常情况下,第二网,第三网,都会比第一网少。


    他们这种十八米到二十米的大船,出海一次,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然后,当他把自己这边的情况说完,赵二春,赵大强,顿时就不说话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一天也就能捕捞到这么多渔获,并且大部分还都是小杂鱼,之前的带鱼,马鲛鱼,鲳鱼,最多也就三分之一。


    可惜罗艳红开的小船,没有无线电台,无法联系,也不知道她今天的收获如何。


    等其他几人吃完饭,张向东让陶诚华掌舵,他也去吃午饭。


    吃完后,开始收第二网。


    当他们刚把网口收拢,裴晓明就惊呼道:“这是什么鱼,怎么这么大个?”


    “靠,这是鳐鱼。”


    陶诚华忍不住爆出一句粗口。


    这鱼价值并不高,一般捕捞到,都会丢进海里。


    “这是魟鱼,不是鳐鱼。”


    张向东也走了过来,一眼便认出了这是什么鱼。


    鳐鱼和魟鱼都是软骨鱼,长得也很像,却也有着不小的区别。


    鳐鱼体盘呈菱形或三角形,边缘较尖锐,背部隆起明显,类似菱形风筝。


    魟鱼体盘呈圆形或心形,边缘圆滑,背部扁平,整体像圆盘。


    鳐鱼尾巴粗短,无刺,魟鱼尾巴细长如鞭,有毒刺,除此之外,魟鱼还没有尾鳍。


    不过,现在大部分渔民都分不清这两种鱼的区别。


    同样,两种鱼的价格也完全不同。


    鳐鱼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要,魟鱼却能卖四五毛钱一斤。


    像他们发现的这条魟鱼最起码也能卖五六十块钱。


    当然,前提是捕捞上来后,能够立即进行冷冻,保存完好。


    如果是被太阳晒个一天半天,价值大打折扣。


    “东家眼光毒辣,我差点就看错了。”


    陶诚华,连忙拍了个马屁,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这鱼确实跟鳐鱼不同。


    “魟鱼尾刺有毒,一会儿处理的时候,要小心一些。”


    “弄出来,立即单独放到冷藏舱。”


    张向东说完,继续去掌舵,指挥众人干活。


    一条魟鱼还不至于让他太过于惊喜。


    这玩意,最多也就能抵消他这一网的油钱而已。


    他船的马力大,也更加费油。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