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伪装收风

作者:王文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段景宏跟着看了眼,心里却忙着暗中记路。


    内堂尽头有道月亮门,门后是个天井,种着两株菩提,树下摆着张石桌,几个伙计正蹲在旁边擦原石。再往里便是那种能住宿的院子,东西各三间厢房,青瓦白墙,窗棂上雕着玉兰花。


    “左边三间给几位兄弟住,右边那间是娜允姐的,最里头那间是给六爷留的。”伙计指着东厢房,“每间都带院子,烧了热水,您要是累了,先洗漱歇着。”


    段景宏分到最靠里的一间,推门进去,见屋里摆着张木床,一张书桌,墙角还有个旧衣柜。


    窗户对着天井,能看见菩提树的枝叶。


    他往床沿坐了坐,床板硬实,倒比马车舒服。


    只是看着这窗明几净的屋子,心里却沉了沉。


    瞧这架势,他往后怕是得在这儿住上些日子了。


    另一边,寸文山跟着沐娜允进了正房。


    屋里摆着张酸枝木八仙桌,桌上搁着套紫砂茶具,沐娜允给他倒了杯茶,才在旁边坐下:“干爹,您路上没遇上麻烦吧?”


    “我听腊戍这边的人说,最近边防查得紧。”


    “小事。”寸文山端着茶杯吹了吹,“绕了条老路子,没人敢拦。”


    他喝了口茶,眉头却皱了,“就是可惜了那金玉衣和滇王印,没来得及带出来,聚宝斋也毁了,现在内地怕是短时间进不去了。”


    沐娜允指尖在桌沿敲了敲:“毁了就毁了,咱在仰光还有底子,腊戍这店刚开起来,慢慢攒就是。”


    “你懂什么。”寸文山瞥了她一眼,“那些老主顾都在内地,丢了那边的路子,得等多久才能补回来?”


    他话锋一转,眼里却亮了,“不过也不算全亏,这次倒是捡着个好苗子。”


    “您说的是,那个年轻人?”沐娜允愣了愣,她先前只听手下提过寸文山带了个年轻人,看着不起眼,没承想能让干爹称作“好苗子”。


    “就是他。”寸文山放下茶杯,语气里带了点笑意,“机灵,懂眼色,一点不露怯。”


    “我瞧着是块料。”


    沐娜允更诧异了:“可您跟他才认识多久?万一?”


    “我看人不会错。”寸文山打断她,手指在桌上轻轻一叩,“三日后,你在店里办个收徒大会,请腊戍这边的同行都来坐坐。”


    “我要收他当徒弟。”


    “收徒大会?”沐娜允彻底愣住了,端着茶杯的手都顿了。


    她跟着寸文山这么多年,知道他性子傲,从前在仰光时,多少人捧着厚礼想拜师,他都没应过,如今竟要为了个认识没几天的段小龙,特意办场大会?


    这到底是有多欣赏?


    她张了张嘴,想问些什么,却见寸文山眼里的笃定,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窗外的菩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寸文山望着窗外出神,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沿。


    他打了半辈子交道,见多了唯唯诺诺的,也见多了急功近利的,像段景宏这样,揣着心思却不露,看着老实却不憨的,倒是头一个。


    若真能收归门下,往后不管是造假还是走货,都多了个得力的臂助,说不定


    还能把从前丢的那些,都一点点拿回来。


    另一边,车刚停在腊戍老城区的巷口,王保山就攥着衣领往路边缩了缩。


    日头已经爬得老高,晒得柏油路发烫,他那件棕色短褂早被汗浸得贴在背上。


    “按原计划来执行。”他往巷子里瞥了眼,青石板路两旁挤着矮楼,墙头上爬满了三角梅,“叶老师,您先去找朋友,把住处和身份敲定了;小张,你去跟罗少校的人接个头,就说我们到了,持续沟通联系;老吴,你跟小李随我去老玉街转,装作收玉的,多跟摊贩唠唠,看能不能听见‘寸文山’‘沐娜允’这俩名字。”


    “成。”叶南诏拎起那个旧木箱,指节在箱盖上敲了敲,“我那朋友在北边的‘曼德勒街’开了家小茶馆,叫‘忘忧茶社’,好找得很。”


    “晚要是没消息,你们就去那儿找我。”他又转头叮嘱叶澜沧,“你跟王队一起,别莽,多听少说。”


    叶澜沧点头应着,看着父亲的身影钻进巷口的三角梅丛里,才跟着王保山往老玉街走。


    街上早热闹开了,挑着担子的货郎边走边吆喝,竹框里的青芒果晃得厉害;卖小吃的摊子支着黑锅,油星子“滋滋”溅,混着鱼露的腥气飘得老远。


    几个戴草帽的摊主蹲在原石堆前,见有人经过就扯着嗓子喊:“看看呗!刚从帕敢拉来的!保准有玉!”


    王保山往个卖原石的摊子前凑,蹲下来捏起块拳头大的石头,故意用粗哑的嗓子问:“老板,这多少钱?”


    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牙黄得象老烟杆,眯着眼打量他:“八百!少一分不卖!这可是老坑料!”


    “哪能这么贵?”王保山把石头往地上一放,指腹在石皮上划着,“你这石头发干,里头十有八九是空的。”


    他边说边用眼角馀光扫周围,见老吴正蹲在隔壁摊子前翻捡翡翠牌,小李则靠在电线杆上假装看地图,才放了心。


    这几人装得倒象那么回事,没露破绽。


    叶澜沧没跟着凑摊子,只沿着街边慢慢走。


    她穿了件浅蓝色筒裙,裙摆扫过石板缝里的野草,倒真象个来寻货的本地姑娘。


    路过家卖旧书的摊子时,她停住脚。


    摊主正翻着本泛黄的画册,封面上画着座佛塔,跟段景宏以前在办公室贴的那张蒲甘佛塔照片有点象。


    她心里一动,刚要开口问,就见王保山从后面追上来,往她手里塞了个青芒果:“别愣着,拿着。”


    “没找着线索?”叶澜沧接过芒果,指尖捏得果皮发皱。


    “没。”王保山往嘴里塞了块摊主送的酸木瓜,酸得龇牙,“问了仨摊主,要么说‘没听过寸文山’,要么就瞎扯,说去年有个内地来的老板在这儿收过玉,可问长相又对不上。”


    他往街尾瞥了眼,“再往前走走,前头有个老茶馆,听说常有人唠些道上的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