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四章 江山

作者:九阳离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跳楼自杀,”张敬民说道。


    钱小雁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但我听说这个严伟明与好几个女人都有关系,所以,男人管住自己犹为重要。”说这话时,眼睛认真地审视着张敬民。


    张敬民被钱小雁的眼睛盯得发毛,“你这什么意思,好像是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钱小雁的眼光仍然不阴不阳,说道,“做贼才会心虚,我说你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吗?但你和你的小情人,一去就这么长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张敬民急了,脸都被愤怒扭曲了,“钱小雁,你不觉得,你是在侮辱我吗?枉自我还把你当最好的朋友,我跟杨晓就是同学关系,更不是什么大情人小情人,特别这种话从你这种大记者嘴里说出来,怎么听怎么个不是味道。”


    钱小雁看着张敬民猴急的样子,张敬民越是着急,说明他与杨晓确实只是同学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张敬民越是着急,钱小雁却越是开心。


    “你为什么这样着急呢?我说了你们什么吗?我没说什么呀?但这不是说不说的问题,她为什么舍得买这样时尚的呢大衣给你?你能说清楚吗?就像那个严伟明与女人的关系,留下了许多艳照,这就等于自己留下了证据。”


    钱小雁的话看似无心,却隐藏着某种暗示。


    “你怀疑我?”


    “不是我怀疑。羊拉乡和香格里拉成为典型,就预示着你也是典型了,盯着你的人就会很多,你不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情感,毁了你自己。”


    钱小雁说着,就脱身上的呢大衣,“别人给你的温暖,到了我的身上,也不会温暖,所以,衣服还是脱下来还你。”


    张敬民更急了。


    “我能知道种子什么时候发芽,却看不透你们女子的心思,就是一件衣服而已,在我身上暖和,在你的身上也一定暖和,怎么就成了在我的身上暖和,到了你的身上就不暖和呢?你们女子都是天书吗?比粮食丰收还难猜透,我是一个都看不懂,你们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钱小雁眉目眼转,笑着,“你不懂就对了,你要懂了,就变成女人了。”


    张敬民却笑不出来。


    “你们女人的世界,完全就不符合逻辑啊。就说春种秋收,它就一定在那个时间点上。可到了你们这里,一件衣服的温度都发生了变化,穿在我的身上是暖和的,咋到了你的身上就变得不暖和了,这是什么逻辑?没有逻辑啊。”


    “还算你不傻,女人的世界,就是没有逻辑。”


    张敬民累了,对钱小雁说道,“我也不关心你说的天下飘落下什么?你的新闻写得很清楚,但你的话,说出来有点绕,把我都绕晕了,我得睡了。”


    “严伟明从地区纪委八楼跳下,死了。”


    钱小雁以为张敬民会惊奇。


    张敬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这种只为自己活着,眼里没有群众的人,死了,他的危害也就结束了,在香格里拉,他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过群众,群众的心里又怎么会有他呢?他为自己活,也为自己死。”


    “在你的心里,群众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不然呢?他们不重要,还有什么比他们更重要的呢?什么是江山?他们就是江山。什么是山河?他们就是山河?没有群众的江山、山河,是什么呢?我不想说别的,就说羊拉乡,我就是一个乡干部,并且是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连一个让群众吃饱饭的工作都做不好,我还能做什么?”


    说到群众,粮食,张敬民的眼里就有了光。


    “你父母亲在羊拉乡的大山里奔走,看似为了本职工作,可本质上还不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再说你自己吧,你想遇到生死不明的母亲,你说这是你的私心,可你为羊拉乡做了那么多的事,我真的很敬佩你。我算个屁。在我的眼里,你的母亲才是真正的时代英雄,你也是。你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我呢,运气好,遇见了你们,所以,做了一点事情。”


    这个时候的张敬民,不再是那个在女子之间糊糊涂涂,拉拉扯扯的一个人,而是一片天空的云朵,他的世界是天空。


    钱小雁经常问自己,在羊拉乡这样一个遥远而又偏僻的地方,为什么呆了这么长的时间?梁上泉离开,她就有可以离开的理由。她找母亲的事,她不说,也没人知道。


    其实,她还是被一种精神所感动,被羊拉乡的张敬民和千万群众所感动,或许,当年,她的父母亲也和她一样,或者说,她也和当年的父母亲一样,都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责任和信仰。


    这种责任和信仰,本质上和张敬民的努力没有什么区别。


    正如张敬民所说,他们所有人都是主角。


    是的,张敬民可能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可他还真不是一个滥情的人,他也并非不懂得女孩子的心,他只是担心他的拒绝会伤害到对方,可他又不敢接纳,正是这种糊涂,在情字上,他才是那个最受伤害,常常被逼入绝境的人。


    钱小雁突然想明白,从‘民心为旗’,‘到香格里拉经验’,这一系列推动,不是她的笔力有多强大,而是张敬民这个人的精神力量,成为文章的思想支撑。


    钱小雁莫名地说出一句,“张敬民,谢谢你。羊拉乡和香格里拉有你真好。”


    钱小雁看张敬民的眼光充满了温暖。


    张敬民却说,“错。香格里拉和沧临地区遇到你们一家两代人,真好。”


    就是这一句话,钱小雁的眼泪唰唰地涌了出来。


    这句话只不过由张敬民说出来,可这句话确实是包括香格里拉的沧临人的心声,一家两代人在这块土地上奔走,其中一人生死不明,只有当事人才会有别人体会不到的那种特别的感动。


    钱小雁抹着泪,笑着说道,“你不做记者可惜了。”


    张敬民却举手投降,“饶了我吧,我这种开口就得罪人的性格,做什么记者?休息吧,明天还要坐一天的车。”


    他们互道晚安,向各自的房间走,张敬民突然停下,“等等,我借衣服给你穿,也是要收利益的,到了省城,你准备请我吃点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