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四章 为民伤身

作者:九阳离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一晃,到了1983年12月8日,大雪节气。


    朱恩铸和张敬民并没有等到杨兴国的接见,沧临卷烟厂进行设备更新,杨兴国整天陪着国外来的技术专家,没有时间见他们。


    在大雪节气还没到的时间里,朱恩铸带着张敬民跑了沧临机床,沧临重工,743信箱等几家三线企业,都答应给予香格里拉经济上的支持。


    朱恩铸有点懵,因为‘三线企业’都面临从军工到民用的转型困境,却都毫不犹豫地答应支持香格里拉,朱恩铸和张敬民感动,天天陪着企业领导喝酒,整天处于半醉状态,两个人都异常亢奋,农用物资的调配总算有了一些着落。


    朱恩铸和张敬民都互相提醒,不要闹出宋书琴那样的事,可还是因为持续喝酒,住进了地区医院。


    他们还躺在病床上,江炎到医院看望,对他俩进行了严肃批评。


    江炎在病房里指着朱恩铸。


    “你就是这样当班长吗?书记不像书记,”转身又指着张敬民,“乡长不像乡长,我咋说你们呢?你们是来寻求农用物资还是来拼命?乱弹琴,醉死咋办?算工伤还是违纪?你俩是想让宋书琴事件重演一遍?”


    张敬民无奈地辩白,“领导,我本来还可以喝,是朱书记担心我喝酒后没正形,天天跟我抢酒喝。我劝他少喝点,可他就是不听。好在我没给他当秘书,跟着他,活不过三天。这种死,就是下一个宋书琴,追悼会都混不着。”


    朱恩铸气得从床上爬起来,“你还好意思说,香格里拉的男子那个不喝半斤八两,你以为我想帮你吗?我还不是担心你喝酒后乱来,我们代表着香格里拉的脸面。”


    江炎大吼一声,“你俩都闭嘴,作为香格里拉的县乡两级干部,你俩没一个正形,你俩这样子,还有香格里拉的脸面吗?我没累死,也会被你俩气死。特别是朱恩铸,你给地委写一份深刻的思想汇报,对工作方法进行剖析,这这这,这拼酒算个什么事?你一个县委书记,真出了事,沧临地委的脸往哪里搁?”


    朱恩铸呻吟一声,“领导,这不是没有办法嘛,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你的‘丰收计划’,人家都支持我们了,我们还不是得拿出点诚意来,除了酒上的情义,我们什么也给不了他们。”


    “那也不能这样。”江炎还是一脸严肃。


    朱恩铸换了一张温和的脸,“领导,我听说你在香格里拉做书记的时候,那些年,你修‘白宫’和‘莫斯可斯广场’,为了物资上的支持,你也到三线企业拼酒。现在,三线企业那些老领导还说起你,好几次因喝酒住进了医院。”


    江炎严肃的脸绷不住了,转而笑了起来,“好你个朱恩铸,你跟我翻起历史旧账。这样吧,你们也别拼酒了,赶紧回去。香格里拉的农用物资问题,我来协调,全区首先保证香格里拉农用物资的供应,这行了吧?”


    朱恩铸听江炎这样说,立即拔掉手上输液的针头,跳下病床,双手握住江炎的手,“要不,我代表全县干部群众给你跪一个?”


    江炎收起了脸上的笑意,”行吧,跪吧。还什么我的‘丰收计划’,这一切,不都是你俩弄出来的吗?跪呀,你咋不跪?”


    朱恩铸笑得十分开心,“领导,跪是小事,我主要害怕影响你的形象。”


    江炎看着厚脸实皮的朱恩铸,“你看你,油嘴滑舌,不管是跟导弹专家还是县委书记都对不上。怪不得你带出来的干部,都没个正形,就说张敬民吧,跟那些女孩子,要有适当距离;拉拉扯扯的,落人口实;本来没什么,可就有了男女关系的传闻。你自己站得正,影子也是正的,别人能说什么呢?”


    张敬民举起没有插针头的手,“我发誓,……”


    江炎摆摆手,“你也不用发誓,羊拉乡红旗渠的专款已经拨下去,越紧回去修红旗渠。”


    张敬民也拔掉手上的针头,“好。我听领导的,马上走。朱书记不走,我也走,我坐长途客车回去。”


    朱恩铸接过话,“既然领导都把问题解决了,我们走吧。还以为领导会请我们喝酒,唉,还是算了。”


    江炎不高兴,“还想喝我的酒?羊拉乡修红旗渠的钱解决了,明年香格里拉‘丰收计划’的农用物资也解决了,是你俩请我喝酒才对。”


    朱恩铸故作惊讶,“对呀,是我们应该请领导才对,我们都喝糊涂了。好,我今天代表香格里拉,请老书记喝酒,以表达我们香格里拉对老书记的敬意。”


    江炎点燃了一支‘三江牌’香烟,叹然,“如果全区的县委书记和乡长都像你们死缠烂打,我没几年好活。”随即又不高兴起来,“我反对拼酒,但为了群众利益这种拼劲,我个人是欣赏的。这样吧,晚上我请你们,你们明天早上走。”


    朱恩铸故作客气,“老书记,这样不好吧,这,是不是太让你破费了?”


    江炎的秘书提醒江炎开会的时间要到了,江炎指了指朱恩铸,又指了指张敬民,转身欲走,杨晓急冲冲进来,说道,“朱书记,敬民哥,我爸要见你们。”说完话,才看见江炎,“江叔叔,你也在这里?”


    江炎向杨晓点了点头,出病房走了。


    张敬民看向朱恩铸,用眼睛询问朱恩铸的态度,朱恩铸喊道,“走。”


    他们跟着杨晓到了地委招待所门口,一辆三菱蓝色轿车等着他们,把他们送到了沧临卷烟厂,市郊的沧临卷烟厂飘出一股香烟的味道,他们跟着杨晓到了杨兴国的办公室。


    杨兴国起身迎接他们,握住了朱恩铸的手,说道,“请坐,请坐,这几天刚好太忙了。”


    杨兴国转身又握了张敬民的手,“很长时间没见了。宁愿在乡下,也不愿来我们厂,如果你来我们厂,可以帮我们给烟叶质量把关,田间管理这一块是我们产品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可你拒绝了,”


    张敬民有些羞涩地说道,“杨叔叔,不是我拒绝,是我们书记不让我来,我就是答应了,他也不会签字同意。他不同意,我想来也没用。”


    ‘这一军’将地朱恩铸不知道说什么,哈哈笑了几声,看着杨兴国,“杨厂长,我确实不愿放他离开,香格里拉更需要他。不过,如果当时他坚持离开,我还是会放,留人得留心。”


    杨兴国把话接了过去,“往事就不说了。上泉同志很关心‘厂县合作’的事,昨天晚上还问这事。你们的方案我看了,原则上同意。但上泉同志的意思,是要我们共同拿出一个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让其它地区的卷烟厂参照方案就可以执行。朱书记,你觉得呢?”


    “好的,我们尽快拿出详细的方案,杨厂长日理万机,我们就告辞了。”


    杨兴国有些谦意,“刚坐下,怎么能走呢?晚上我们小酌一杯,怎么样?”


    朱恩铸一时为难起来,“江炎同志说我们从乡下来,他要表示一下。”


    杨兴国答道,“干脆这样,我打电话,把江炎同志也请过来,这样,两场谷子一起打,两边都照顾到了,怎么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