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晚凝难免忧心,无论太子与瑞王,都会在四年内短命身亡。
而且细思之下,太子与瑞王,无论是嫡长都是太子选妃在先。
“这一世,难道太子妃之位有可能会落在长姐身上?”
祝晚凝向着长姐与母亲吐露心中疑思,“这一次长姐进宫应该就是为太子选妃,可上一世的太子妃洛氏为何没有参选,这一切为何与上一世不同?”
祝晚凝心头七上八下,越想越觉得这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重生后,我所做之事皆只和长姐与母亲相关,不应该引发这般后宫大事。”
此时,唐灵和竹青蹦蹦跳跳从小厨房里过来,手里还捏着两个蒸包。
“晚凝姐姐……快看,杜若夜宵又给我做兔肉兔崽包、猪肉猪崽包……”
母女三人将神思拉回眼前——
“用兔肉、猪肉做兔崽包、猪崽包……”,沈兰馨忍不住摸摸唐灵的双丫髻,“你杜若姐姐可真疼你。”
祝明澜这才露出浅笑,“杜若现在胎记已经消了大半,她打心底里宠着唐灵,才愿做这般诡异的料理……”
唐灵听见这句,摇头晃脑道:“哈哈,猪肉包在猪崽里,看着是猪崽其实也是猪崽……”
祝晚凝听着唐灵的发言,只觉有些好笑。突然,她心头猛地一动——
猪肉包在猪崽里……
看着是猪崽,其实也是猪崽!
难道!
祝晚凝猛地站起身来,长袖将桌上的茶盏都差点打翻。
祝明澜伸手扶起茶盏,如意赶紧进房擦净茶水。
“灵儿……”
祝晚凝强自按下心头惊涛骇浪,平稳了声调,“灵儿,晚凝姐姐也想吃蒸包,你去让杜若帮我们新蒸两笼好吗?”
唐灵不明所以,茫然点头,带着竹青又返回小厨房。
沈兰馨与祝明澜察觉出祝晚凝面色不对,待房内只余母女三人时,沈兰馨温声开口。
“娇娇儿,怎么了……”
祝晚凝一把抓住母亲的衣袖,“我知道了!母亲、长姐,我知道了!”
母女两人凑近祝晚凝,只听她沉声道:
“前世,宁飞白在世人看来是承嗣才做的皇子,可或许……骨子里他根本就是皇帝亲生的皇子!”
沈兰馨与祝明澜闻言皆是震惊,听祝晚凝继续猜测,“这样的话,一切就能解释的通了!”
她一条一条分析,“母亲、长姐,我一直想不通宗室中尚有多个郡王亲王之子,可在太子与瑞王早逝后,成乾帝却一意孤行,在半年内让宁飞白就坐上了太子之位!”
“前世今生,成乾帝都对宁飞白万般宠爱,超出其他子侄!”
祝晚凝的神色彻底沉了下来,“这也解释了,为何韩元香如此有恃无恐!”
她望向母亲与长姐,“你们还记不记得,四个月前韩元香在逼迫长姐验伤时,曾经高喊过一句——‘给我冲进去,出了事,本郡王妃自去陛下面前陈情’?”
沈兰馨双眼睁大,沉吟片刻后立即回答,“对,是有此句。当时我太生气了,并未留意这句有何不妥!”
祝明澜也已觉出蹊跷,接口道,“什么时候轮到外命妇去向陛下陈情?以韩元香的身份,向太后,向皇后陈情才讲的通!”
祝晚凝又想通一个关节,猛地抓住沈兰馨的手。
“母亲!这也解释了,为何金皇后莫名对与韩元香神似的你,恨意这般之深!”
祝明澜与沈兰馨心头惊涛一个接着一个,祝明澜开口时,声音也略略颤抖。
“所以……祝妍然,根本不是受‘太后’,也就是金皇后的旨意要要杀死母亲。而是……”
沈兰馨冷哼一声,接下女儿的下一句,“她是要坐实‘太后’对我的厌恶。要让我不明不白的死去,这样韩元香便高枕无忧!”
夜风悠悠,母女三人好容易才平静下心情。
沈兰馨轻抚长女的后背,“娘真的担忧,担忧你真的会入那吃人的深宫!光一个韩元香、一个金皇后就能让我们母女前世粉身碎骨。”
祝明澜从袖中取向那日向她示警的花笺——
“母亲,晚凝,我已有猜测,那人……恐怕就是他。”
她心头百感交集,如果真的是他,值得让她纵身跃入这深宫泥潭吗?
第二日,凤仪宫内。
金皇后一早妆扮结束,对着铜镜,眼中寒光闪烁。
她正盘算着如何找个由头,比如“祝家门第稍逊”或“祝明澜到底丧父,恐非太子良配”,将最后这个碍眼的祝明澜也名正言顺地剔除出去。
无论如何,洛秋月都必须嫁给注定早死的宁晏执。
她唇角勾起冷笑,拿起朱笔,准备在名册上落下批示。
“报——八百里加急捷报!江南大雨停了!”
殿外忽然传来内侍高亢急促的通传声。金皇后笔尖一顿,心头涌起不祥预感。
御书房内,成乾帝也很快被惊动。
工部尚书激动地呈上奏报,“陛下洪福!江南连日暴雨,河水暴涨,然而水圣祝之瑜大人当年主持修筑的江北大堤岿然不动,保沿岸数十万生灵、万顷良田安然无恙!”
现任工部尚书刘仁以,本就是祝之瑜当年的下属,他面上皆是对祝之瑜的感念。
“更奇的是,昨日有沿岸百姓及守堤官兵多人目睹,洪水汹涌之际,堤外深潭中有巨大白影翻腾,隐现龙形,其鳞甲灿然生光!待水势稍缓,白影方没入深水不见。百姓皆言,乃水圣庇佑,白蛟化龙显灵护堤!”
成乾帝闻言,龙颜大悦:“好!祝爱卿功在千秋!白蛟化龙护堤?此乃祥瑞之兆啊!”
侍立在较为后列的钦天监正蔡元,适时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乃天佑我朝!水圣遗泽仍在,护国佑民。”
“而昨日恰逢为太子遴选妃嫔之日,祝水圣之嫡长女嘉宁县主祝明澜,在候选之列。嘉宁县主身负水圣遗泽,今日又有白蛟显瑞之吉兆,或正是太子殿下之良配,可为我朝带来祥瑞福祉!”
成乾帝本不甚属意祝明澜,可洛秋月又被韩元香私下向他请托定下。
名单中,剩下周静姝和柳依依昨日都有失仪之处,只有祝明澜安然无恙,似乎倒有几分门道。
此刻祥瑞在前,礼部之言又句句切中“天命”要害,加之太后对祝明澜印象颇佳……
他心中瞬间有了决断,对他来说册立太子宁晏执,本也只是还上官家人情。
至于太子妃人选,他并不特别在意,不如顺水推舟。
何况,如今他春秋正盛,这个太子会不会一辈子只是“太子”,还未可知。
“爱卿所言甚是!此乃天意昭示!”成乾帝朗声道,“嘉宁县主祝明澜,水圣之后,德行端方,今逢祥瑞降世,正合天心人意。又受太后嘉许,便着即册封为太子妃!”
“陛下圣明!”
众臣山呼,中书舍人垂眸,立即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