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鸢宁眸光微转,“怎么,难不成府上银钱吃紧?”
管家连忙躬身道:“回小姐的话,倒不是银钱的问题。只是水绡纱和浮光锦都是贡品级的料子,寻常铺子怕是凑不出这个数……”
“那就去黑市。”崔鸢宁打断他的话,“告诉那掌柜,就说是我要的,三日内备齐。”
管家额角渗出细汗,“小姐有所不知,那黑市如今换了主事人,咱们突然要这么多料子,恐怕也不好拿。”
崔鸢宁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令牌推过去,“拿这个去。若有人为难,就让他亲自来见我。”
醉香楼的面子,如今少有人敢不给。
管家虽不懂这令牌有什么特殊之处,但见小姐说的如此肯定,便也打消了心里的疑虑,他恭敬退下道:“老奴这就去办。”
春杏掀了帘子进来,恰好听见最后几句,忍不住小声道:“小姐要这么多贵重料子做什么?”
崔鸢宁清声道:“绣坊中若只是买普通的款式,恐怕就不是那么吸引人,也不能和其他的绣坊之间拉出差距,还是需要做些新颖的款式出来。”
春杏眨了眨眼,若有所思道:“小姐是想用这些料子做新式样的衣裳?可水绡纱和浮光锦这样金贵,寻常人家怕是买不起。”
崔鸢宁眸光一转,轻声道:“谁说要做给寻常人家了?下月便是庆阳节,各府小姐们都要赴宫宴,正是扬名的好时机。”
她不管用什么都想要做到最好,这绣坊也是自然,只有将其做起来了,每日的进账才可观,即便她现在手头并不缺钱,可多开一个铺子也废不了多少精力,反而会让母亲感到安心。
春杏听完后忍不住道:小姐真是深谋远虑!若是能让那些贵女们都穿上咱们绣坊的衣裳,日后生意定会源源不断。”
她眼睛一亮,又道,“听说今年庆阳节,连宫里的娘娘们都会出席,若是能得了她们的青睐……”
崔鸢宁唇角微扬,“正是这个理。不过,光有料子还不够,得请最好的绣娘来裁制。你去打听打听,江南来的那位苏绣大师可还在京城?”
春杏连忙点头,“奴婢这就去问。前些日子还听说她在城南的锦绣阁指点绣活呢。”
崔鸢宁想了想后又道:“那位苏绣大师脾气古怪,恐怕寻常人请不动她。恐怕先备些厚礼,你去把我房里那本《百鸟朝凤》的绣谱取来。”
春杏眼睛一亮:“小姐是要用那本失传已久的绣谱作礼?”
崔鸢宁淡淡道:“投其所好罢了。”
对于这种身怀一定技艺的人,若是送真金白银恐怕会被人瞧不起,只有送些她们能够用得上的东西,这样将人请过来的几率或许会大些。
春杏知道自家小姐一向深谋远虑,便也不再多言,随即按照她的吩咐出去寻人了。
崔鸢宁将束发取下,一头乌黑柔顺的青丝顿时如瀑般垂落,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樱唇杏眼,唯有那道疤格外的显眼。
她用特殊的药水轻轻地擦拭那疤痕,不到片刻她脸上的疤痕都便已全部脱落,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面容来。
每日夜里休息的时候,她都会露出原本的模样,否则会有些难受,等明日她就可以慢慢将疤痕画得淡一些,逐渐恢复容貌,这样也不会引人怀疑。
她轻轻抚过自己的脸颊,这张脸,曾经给她带来过无尽的麻烦,还好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了。
翌日清晨,崔鸢宁去了大理寺帮公孙留良解决了上回二人约定好的事,回到家中时春杏匆匆回来禀报:
“小姐,那位苏绣大师已经答应见您了,不过她说要亲自考校您的绣艺,才决定是否接下这单生意。”
崔鸢宁微微一笑:“无妨,我正想见识见识这位大师的本事。”
她换了一身素雅的衣裙,脸上的疤痕已经淡了许多,若不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春杏见状,惊讶道:“小姐,您的脸……”
崔鸢宁轻声道:“这几日用了新药,疤痕淡了些。这样也好,免得吓着那位大师。”
春杏欣喜道:“小姐的容貌正在慢慢恢复,真是太好了!”
崔鸢宁看着她的模样,忍不住勾了勾唇角,“瞧你高兴的。”
春杏有些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奴婢看到小姐变得越来越好看,一时有些激动了。”
小姐容貌本就生的不错,要是再没了疤痕,恐怕盛京第一美人的位置就要让出来了。
主仆二人乘马车来到城南锦绣阁,刚进门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
阁内陈设雅致,墙上挂满了精美的绣品,每一幅都栩栩如生。
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中年妇人正低头绣着一幅牡丹图,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地道:“来者何人?”
崔鸢宁福了福身:“晚辈崔鸢宁,特来拜见苏大师。”
苏绣大师这才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她:“你就是那个想请我绣衣裳的小姐?”
崔鸢宁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正是。”
苏绣大师冷哼一声:“年纪轻轻,口气倒不小。你可知道,我苏绣一派从不轻易为外人绣衣?”
崔鸢宁微微一笑,取出那本《百鸟朝凤》绣谱,双手奉上:“晚辈偶然得此绣谱,听闻大师一直在寻找,特来献上。”
苏绣大师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讶,接过绣谱翻了几页,神色渐渐缓和:“这绣谱早已失传,你是从何处得来?”
崔鸢宁道:“机缘巧合罢了。若大师不嫌弃,晚辈愿以此绣谱相赠,只求能得大师指点一二。”
苏绣大师合上绣谱,淡淡道:“绣谱我收下了,不过想请我出手,还得看你的本事。”
她指了指一旁的绣架:“限你一个时辰内,绣出一幅让我满意的图样来。”
春杏闻言,有些担忧地看向自家小姐。
崔鸢宁却从容不迫地走到绣架前坐下,轻声道:“晚辈献丑了。”
她指尖翻飞,针线如行云流水般在绸缎上穿梭。
苏绣大师起初不以为意,但随着时间推移,她的目光渐渐凝重起来。
一个时辰后,崔鸢宁放下针线,将绣品呈上。
苏绣大师接过一看,竟是一幅双面绣的蝶恋花图,正面是彩蝶纷飞,反面却是落花流水,两面图案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苏绣大师沉默片刻,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好一个双面绣!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功力。”
崔鸢宁谦逊道:“大师过奖了。”
苏绣大师将绣品还给她,正色道:“你这单生意,我接了。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大师请讲。”
“我要你亲自参与这批衣裳的制作。”苏绣大师目光灼灼,“你的绣艺别具一格,若能与我苏绣技法相融,必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精品。”
崔鸢宁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能与大师合作,是晚辈的荣幸。”
离开锦绣阁后,春杏兴奋地道:“小姐,没想到您的绣艺这么厉害!连苏大师都赞不绝口。”
崔鸢宁望着远处的天空,轻声道:“不过是学了一些皮毛罢了。”
回到府中,管家早已候在门口,见她们回来,连忙迎上来:
“小姐,黑市那边已经谈妥了,料子明日就能送到。”
崔鸢宁点点头:“辛苦了。”
接下来的日子,崔鸢宁几乎整日泡在绣坊中,与苏绣大师一起设计、裁剪、绣制新衣。
每一件衣裳都融合了两种绣法的精华,精美绝伦。
小半月后这第一批衣裳终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