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章:达成共识

作者:肉贝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狠狠砸在春妮头顶。


    她瞬间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剧烈地哆嗦着,眼泪“唰”地一下就涌了出来,慌得语无伦次:“不…不…婶子!我…我不是…我…”


    方夏看着她这副吓坏了的模样,心中虽有不忍,却知道此刻绝不能心软。


    她必须一次性把这孩子“你推我让、自轻自贱”的毛病给彻底扳过来,否则日后管理起来,也麻烦。


    她上前一步,目光依旧严厉,语气沉静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势:


    “在婶子这里干活,就要守婶子的规矩。”她清晰地划定界限:“我让你吃,你就踏踏实实地吃,我让你拿,你就心安理得地拿。”


    她指了指那甑饭:“这不是施舍,是你凭自己力气干活应得的,你吃得越多,干活越有劲,帮我赚得才越多!明白吗?”


    她这话,既是在立规矩,也是在给春妮建立“配得感”和劳动价值的自信。


    春妮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和清晰的道理震住了。


    她呆呆地看着方夏,眼泪还挂在腮边,脑子里却仿佛被劈开了一道光。


    她似懂非懂,却清晰地明白了婶子的底线和期望。


    “洗、手、吃、饭。”方夏不再多言,用最后四个字下了命令,然后转身不再看她,自顾自地给虎子夹了块鱼腹肉。


    春妮站在原地,用力吸了吸鼻子,用袖子狠狠抹去眼泪。


    她不再犹豫,快步走到水盆边,仔仔细细地洗干净手,然后默默地走到桌边,端起了那碗她觉得自己“不配”的白米饭。


    她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极其珍惜地扒了一口饭。


    那香甜柔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混合着委屈、释然和一丝懵懂的醒悟,她鼻子又是一酸,却强行忍住了。


    她知道,婶子是为她好。


    日头西斜,将院墙的影子拉得老长时,院门外终于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和谈话声。


    只见方小军和父亲方大成一前一后走进了院子。


    方小军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却掩不住兴奋之色,一进门,目光就急切地寻找着方夏。方大成则跟在后头,黝黑的脸上带着憨厚又满足的笑容,手里竟还宝贝似的举着三串红艳艳、亮晶晶的糖葫芦。


    正在堂屋收拾的春妮,是个极有眼力见的伶俐姑娘。


    她一见这情形,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悄无声息地对着方夏笑了笑,便自觉地端起一盆脏水,轻手轻脚地退到院子里去洗刷了,将堂屋的空间留给了这一家人。


    “二姐!”方小军一见方夏,立刻快步上前,声音因急切而显得有些高昂:“都问到了,周掌柜和张掌柜拿到茶叶,高兴得很。”


    他喘了口气,语速飞快地汇报起来,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光彩:


    “周掌柜说了,他今天下午立马就亲自去相熟的砖窑打听,最晚后天晌午前,一准儿给咱们回信儿,保证价钱实惠。”


    他顿了顿,声音更亮了几分:“还有‘境叶堂’的张掌柜,说有个伙计表亲就是专做这个的,能给咱们青山县最低的价!让咱们放心。”


    方夏听完,心中大定,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转头看向一旁正慈爱地看着孩子们的父亲,心中一动,语气真诚地邀请道:


    “爹,今儿个天色也不早了,路又远。您难得来一趟,索性就在我这儿住一晚吧?”她继续道:“正好,咱们晚上好好合计合计盖新房的具体章程,砖瓦价钱、地基朝向、人工安排…都得仔细盘算盘算。您也给拿拿主意。”


    她这话音刚落,还没等方大成回答——


    原本坐在窗下看书的宋文砚,立刻应声站了起来,他脸上没有丝毫为难或犹豫,十分自然地接口道:“岳父留下指点,是再好不过。”随即便转头对方小军道:“小军,随我去给爹收拾卧铺。”


    方大成看着女婿这毫不含糊的爽快劲儿,心里更是舒坦。


    他本来还有些犹豫,怕给女儿女婿添麻烦,此刻那点顾虑顿时烟消云散。


    他呵呵一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气十足地应道:“成!那就住一晚!也好久没见着我的大外孙、外孙女了!”


    说着,他蹲下身,将手里那三串一直举着的、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像献宝似的,一一分给早已眼巴巴围过来的虎子、盼儿和念儿。


    “哎哟!谢谢外祖父。”


    “糖葫芦!是糖葫芦!”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小脸上瞬间绽开比糖葫芦还甜的笑容,兴奋地围着方大成又蹦又跳,堂屋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方大成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模样,自己也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慈爱地摸着虎子的头,一边对方夏说道:“你娘和你嫂子在家也没闲着,正领着人收拾家里的破烂家什呢!说是等定了地方,好些旧物件能带的就带过去,省得再花钱置办。”


    然而,他话锋随即一转,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等新房子盖起来,你跟文砚,带着孩子们,就搬过去住。”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稳,仿佛早已深思熟虑,与老伴达成了共识:“我跟你娘…我们老两口,就住在这老屋里。”他环视了一下这间低矮的茅草屋:“这地,是你出的钱买的;盖房子的银钱,也大半是你挣的。我来时听小军说了,你要起的是砖瓦房…那爹娘就更不能去住了。”他这话,斩钉截铁,带着老一辈人固执的坚持和一种不愿沾女儿光的、朴素的骨气。


    在他看来,女儿女婿出息了,那是他们的本事,他们理应住好房子,而自己老两口绝没有跟着享福、反客为主的道理。


    方夏闻言,她立刻反驳道,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孝心和一丝“你们怎么这么见外”的埋怨:


    “爹!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搬过去住是理所应当,但您和娘必须跟我们一块儿过去。”她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胳膊,言辞恳切:“新房子宽敞,咱们一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


    您和娘还能就近帮我们照看照看孩子,我和文砚也能更好地孝顺您二老,哪有把爹娘撇在旧屋的道理?”


    父女俩就着这个话题,在渐沉的暮色里,你来我往地争论了足足半个时辰。方夏一再陈情,极力劝说;方大成则固执己见,反复强调“那是你的家业,爹娘不能占”。


    最终,眼看谁也说服不了谁,方大成叹了口气,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语气带着不容动摇的决断:


    “这样吧…”他指了指脚下这间虽然破旧老屋:“爹娘给你一点钱买下老宅给你哥嫂、弟弟妹妹住,我和你娘跟你去住新房子”


    她不再强求,用力点了点头:“成!就依爹说的办!但这老屋必须好好修整一下,屋顶的茅草都得换新的!这事您得听我的!”


    方大成见女儿终于松口,脸上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连连点头:“成!成!都听我闺女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