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章:温馨一刻

作者:肉贝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只见隔了几张桌子的人群缝隙里,宋有财正像根木头桩子似的戳在那儿。


    他既不来吃面,也不走动,就那么斜倚着一根拴马桩,双臂抱在胸前,嘴里叼着根草棍,一双三角眼却像淬了毒的钩子,一眨不眨地、死死地钉在方夏身上。


    那眼神不再是前几日那种流里流气、带着猥琐算计的打量,而是一种更沉、更冷、更专注的窥探,仿佛毒蛇在暗处衡量着猎物的要害,让人脊背发凉。


    方夏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盯梢吓得心脏猛地一缩,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桌上,她倒抽了一口凉气,脸色瞬间白了几分。


    『他怎么在这儿?!』前几天这无赖还死皮赖脸地拦路纠缠、甚至说出那些腌臜话,今日却只是远远地盯着…这反常的举动,反而更让人心底发毛。


    方小军和宋林正埋头吸溜着面条,并未立刻察觉异样。


    方夏迅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猛地低下头,假装被面汤呛到,咳嗽了几声,借此掩饰自己瞬间的失态和苍白的脸色。


    她心脏仍在“砰砰”狂跳,一股强烈的不安和警惕感瞬间攫住了她。


    她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再次瞥向那个方向——宋有财依旧维持着那个姿势,见她看来,非但没有躲闪,嘴角反而勾起一丝极其古怪又令人厌恶的冷笑,那眼神仿佛在说:『老子就盯着你了,你能怎样?』


    这无声的挑衅和阴魂不散的窥视,比上前纠缠更让方夏感到恶心和威胁。


    他显然改变了策略,从明目张胆的勒索,变成了躲在暗处的窥伺。


    “姐,咋了?面不合胃口?”方小军终于抬起头,注意到姐姐僵硬的姿势和难看的脸色。


    方夏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悸动和寒意。


    她脸上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摇了摇头,声音努力保持平静:“没…没事,刚呛了一下。面挺好,快吃吧,吃完咱们赶紧回家。”


    但她的心底,却已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这宋有财…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到底想干什么?!』


    这碗面,顿时变得有些食不知味了。


    离开面摊后,方夏强压下心头的不安,又特意绕道去了一趟“好运来”茶馆。


    她找到周掌柜,郑重地提出了补立长期供货字据的事,并为自己的疏忽表达了诚恳的歉意。


    周掌柜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表示完全理解,并无丝毫不快。


    他爽快地取出纸笔,依照之前的约定,重新立下了一份条款清晰的契书。


    方夏再次提笔,虽然字迹依旧生涩,却比方才在“境叶堂”时稳当了不少。


    事毕,方夏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为表谢意和维持良好关系,她又在周掌柜这儿买了几包店里新出的、用油纸包得方正正的茶点,准备带回去给孩子们和春妮尝尝鲜。


    牛车晃晃悠悠,回到宋家村时,日头已经微微西斜。


    午后暖洋洋的阳光洒在静谧的小院里,方夏一眼便看见春妮正坐在石墩上,挽着袖子,露着一截纤细却有力的胳膊,身前放着一个大木盆,正埋着头,卖力地搓洗着一家人的衣物。


    春妮听到动静,立刻抬起头。


    一见是方夏回来了,她脸上瞬间绽开一个无比灿烂热情的笑容:


    “婶子,您回来啦,今个儿回来的可比往常早呢。”她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湿漉漉的手,站起身迎了过来。


    哎,事情办得顺当,就早些回来了。”方夏笑着应道,将手里的油纸包递给她:“给你和孩子们带了点镇上的点心,歇会儿尝尝。”


    她侧过身,将跟在身后的方小军让到前面,自然地介绍道:“春妮,这是我娘家弟弟,方小军。往后就在咱村住下了,都是一家人。”


    随即又对方小军说:“小军,这是春妮姑娘,王家嫂子的闺女。这些天多亏了她来帮衬,家里才拾掇得这么利索。”


    方小军骤然被姐姐推到前面,面对一个陌生姑娘,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他黝黑的脸膛“唰”地一下红了起来,憋了半天,才笨拙地挤出几个字:“…你、你好…”春妮也是第一次见到方家这位新来的“舅舅”,见对方是个身材结实、面相憨厚、却比自己还害羞的青年,忍不住“噗嗤”一声轻笑出来,脸上也飞起两抹淡淡的红晕。


    她落落大方地回了个礼,声音却也不自觉地放轻了些:“小军叔…路上辛苦了。”


    两个年轻人之间弥漫开一种略带尴尬又有些新奇微妙的氛围。


    方夏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却并未点破。


    她将点心塞给春妮,吩咐道:“行了,别洗了,歇会儿,把点心分分。”


    方夏那一声“带了点心”的招呼,正在学习的三个孩子——虎子、盼儿和念儿,几乎同时猛地抬起了头,三双眼睛“唰”地一下亮了起来。


    齐刷刷地望向门口娘亲手中的油纸包,小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渴望和惊喜。


    然而,孩子们虽然兴奋得小屁股都在凳子上扭来扭去,却没有一个人像往常那样欢呼着冲过来。


    他们不约而同地、强忍着冲动,先是小心翼翼地、偷偷地瞟了一眼父亲宋文砚,仿佛在无声地征求许可。


    宋文砚显然将孩子们这克制的渴望尽收眼底。


    他并未立刻抬头,目光依旧停留在书页上,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微微向上弯了一下。


    他不紧不慢地将看到的那一页折了一个小角作为记号,然后才合上书卷,抬起眼,目光温和地扫过三个屏息凝神的小家伙:“去吧。”


    得了父亲这声“恩准”,孩子们瞬间如同得了特赦令,压抑的欢呼声终于爆发出来,虎子一马当先跳下凳子,盼儿和念儿也争先恐后地跟着哥哥,像三只快乐的小雀儿般,叽叽喳喳地朝着方夏和春妮涌了过去。


    跟着一起出来的还有宋起。


    他不知何时来的,只是默不作声地看着院内的一幕。


    见方夏注意到他,举止斯文有礼的对着方夏的方向,规规矩矩地拱手行了个礼:“二婶安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