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起一块发糕,轻轻咬了一口。
暄软的糕体在舌尖融化,温润的米香混合着山楂果酱那恰到好处的酸甜,瞬间征服了她的味蕾。
『成了。』
趁着天没黑透方夏拿着一小盘发糕淋上果酱就来到了王寡妇家。
方夏走到门口,轻轻叩了叩木门,然后直接走了进去。
王寡妇家正在吃饭,吃的是稀得不能再稀的黑面糊糊,配了个炒野菜。
看到方夏进来,王寡妇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筷子满脸笑意:
“方妹子,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她连忙招呼,眼神却不由自主地被方夏手中那盘散发着诱人甜香的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什么,白花花、红艳艳的…好香。
“嫂子,打扰你们吃饭了。”方夏脸上带着真诚而略带腼腆的笑容,她没坐,而是径直走到桌边,将手中那盘果酱发糕轻轻放在桌上。
“这…这是…”王寡妇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她家两个孩子的目光更是直勾勾地盯在了那盘发糕上。
方夏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说道:“嫂子,我今天琢磨着想做点小生意。”
她指了指那盘发糕,“试着做了点这个果酱发糕,就是发糕抹上我自个儿熬的山里红酱。”她顿了顿,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求助”意味:“这不心里没底…不知道味道到底咋样,别人爱不爱吃。”
她看向王寡妇和孩子们,眼神真诚:“就想着请嫂子你们帮个忙,帮我尝尝,给点实在话,这玩意儿能拿出去卖吗?”
“这…这怎么好意思。”王寡妇嘴上推辞着,眼神却认真审视着那盘糕点。
她这人有个特点——嘴不馋。
多年的寡居生活,让她习惯了克制欲望,精打细算。
再好吃的东西,她也能忍住。但眼前这糕点,卖相实在太好了。
主要方夏说是要“做生意”,请她“品鉴”,这让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重视。
“嫂子,您可别客气。”方夏连忙将盘子又往前推了推,“做生意讲究口碑,您要是觉得好吃,给我句准话,我心里才有底,要是觉得不行,我也好趁早歇了心思。”
王寡妇看了看方夏真诚的脸,终于点了点头:“行,方妹子你既然这么说了,嫂子就帮你尝尝。”
盘子里面一共6块,也是方夏计算好的才送过来的。
她拿起盘子,动作沉稳地给每个孩子分了一块,自己也取了一小块。她没有立马就开始吃,而是先仔细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
王春妮接过发糕,一口咬了下去。
“唔——!”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嘴被塞得鼓鼓囊囊,却舍不得停下咀嚼。
含糊不清地发出满足的哼哼声,那香甜的米糕混合着酸甜的果酱,是她从未尝过的美味。
王大福也咬了一大口,有点干,但他舍不得拿水送下去。
王寡妇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香甜,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她这才拿起自己那块,斯文的小小咬了一口。
入口带着温润的米香。紧接着,那红艳艳的果酱在舌尖化开,酸甜瞬间席卷味蕾。
酸得开胃,甜得自然,与米糕的朴实完美融合,没有丝毫的腻感。
王寡妇的眼睛微微一亮,她细细咀嚼着,脸上露出了认真品评的神色,而非单纯的贪吃惊喜。『这味道……确实不错。』她心中暗赞。『口感好,味道正,卖相更是没得挑。』
她又咬了一口,感受着,然后缓缓咽下。
她没有像孩子们那样狼吞虎咽,而是沉稳地点了点头,看向方夏,语气带着中肯的赞赏:“方妹子,”她放下手中的半块发糕:“这发糕蒸得是真不错,又软又香,这酱更是酸甜口调得正好,不齁不腻,跟这发糕是绝配。”
她顿了顿:“这手艺我敢说,比那些点心铺子里卖的干巴巴的糕饼强多了,你这生意…能成。”就在这时,一直埋头苦吃的春妮,好不容易咽下嘴里的最后一口发糕,小脸上还沾着一点红艳艳的果酱。
她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方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婶子,”她声音清脆,“这发糕和果酱真好吃!要是再配点茶水就更好了。”
她歪着脑袋,认真地说:“甜甜的糕,配点清茶,肯定更解腻,更舒服!”
春妮这看似无心的提议,瞬间点亮了方夏的思路。
『茶水?』对啊,清爽的茶水,不仅能中和果酱的甜腻,更能提升整个点心的档次和体验。
尤其是在集市上,一杯清茶配一块精致的果酱发糕,简直是完美的组合。
这不仅能提高客单价,还能延长顾客停留时间,吸引更多人。
方夏笑着点头:“春妮说得对,配茶水…是个好主意,婶子记下了,谢谢你啊。”
王寡妇也赞许地看了女儿一眼,对方夏说:“这孩子…倒是会吃。这主意不错,镇上人讲究,有杯清茶配着,你这点心就更体面了。”
……
翌日一早,天蒙蒙亮,方夏带着东西就来到村口,等着宋林的牛车。
宋林每天要去镇上送汉子们去做苦力,但最近大家都忙着秋收,他这生意也不好。
方夏看着牛车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里正的老伴还有一个是宋三婶。
宋林看到方夏:“文砚媳妇上镇上去啊?”又看到了方夏背着个大背篓:“去赶集啊?”
“我做了点吃食,想拿到镇上去卖,也不知道行不行。”一边说着一边坐上牛车。
宋林一听,脸上立刻露出爽朗的笑容,大手一挥,语气带着鼓励:“卖吃食好啊,肯定能成!”
方夏连忙“感激”地笑了笑:“谢谢大林哥吉言。”
里正老伴挪了挪位置:“虎子娘,我听你叔说文砚快回来了。”
方夏点点头:“离家都一年了,终于要把他盼回来了。”
和里正老伴正闲聊着,宋三婶慢悠悠地开口了:“宋林不是我说你,就虎子娘坐车能给上你钱么?”
宋林顿了顿:“三婶,都一个村的,坐一趟不给钱也没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