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章 区区蛮夷,何足挂齿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其漫长的访道修行的岁月当中,见过很多很多有神通玄奇在身的真修士。


    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山间隐士,红尘过客。


    或烧铅炼汞,以求大道;或游戏市井,济世度人。


    再不济,也能寄居于豪门权贵身上,求个富贵。


    可像眼下这般亲自躬身于世俗凡物、沉吟于奇淫巧技,且还是如此年轻的。


    她还是第一次见。


    “柔韧如丝,光洁如玉。这改良工艺之后的新纸,足以称得上是上品了。”


    “严兄,你且去吩咐刊印工坊那边,往后咱们所印的书册便都分为两等。”


    陈安拍了拍手上的纸浆,笑说细说:


    “一等就用寻常的安竹纸,不求精美,只求价廉,使其快速流入千家万户。”


    “至于另一等,便用这种经过工艺改良过后的上品精纸印刷成书,请希孟兄为其作上插图,最后再配上精美包装,专门卖给那些不差钱的豪门大户......”


    闲暇时间,除了修行练法,偶尔给庄中的孩童们上上课之外,就是改良诸般技艺。


    先前那趟九华山之行的途中见闻,使得陈安感触良多。


    王朝的更迭,在眼下是不可逆转的周期定律。


    而现在跑出去宣扬什么推翻皇权,人人当家做主的理念。


    完全不会有什么市扬,只会被人当做疯子,乱棍打出去。


    既然如此,那便沉下心来做一些有利于民的事。


    无论是选育良种也好,还是借朝廷之手推广天工开物里的技术也罢,都是计划当中的一环。


    可这两者虽然有效,但若是底层小民的思想不改,终究无济于事。


    良种会随着时间退化,技术也会在战乱中被埋没。


    可好的思想,却会如同熊熊燃烧的薪火一般。


    代代传承,永不熄灭。


    严华远没有他想的那么长远。


    可光是想到往后大周所有读书人所读之书,大部分都是由自家山庄产出,便忍不住心潮澎湃。


    说罢,陈安这才注意到。


    工坊窗外,站着两位好似等候良久的客人。


    “两位是?”


    一老一少,两位女子。


    往常来山庄拜访的客人也不在少数,可这个组合却也是第一次见。


    “贫道曹文逸。”


    “小女子李清照,字易安。”


    曹文逸、李清照?


    后者自是无需多说。


    这位名动天下的大才女,他早已是仰慕已久。


    久邀之下,今日总算得以面见真容,算是了了一大心愿。


    可前者......


    “写出【灵源大道歌】的那位文逸真人!”


    陈安想起了她的身份。


    只是,相比于其本身的成就。


    更为惹眼的是另一个广为后世之人所知,且与其有着血缘关系的人物。


    曹文逸的堂兄,八仙之一——


    曹佾,曹国舅!


    ......


    “两位且稍待片刻。”


    陈安将二人引到了院中水榭亭台,暂作歇息。


    自己则是回屋,换上了一身得体衣物。


    超凡脱尘,不染分毫俗气。


    曹文逸见状,暗暗点头。


    如此人物,方才符合坊间传闻中的那个“神仙”模样。


    李清照亦是放眼打量,只觉眼前这年轻人,便如一株立于风雪中的寒梅。


    气质虽是清冷,却又不拒人于千里之外。


    言笑之间,叫人倍感亲近。


    不过依旧是与方才那个亲身劳作的工匠打扮,完全判若两人就是。


    “让两位久等了。”


    陈安拱手,略作抱歉。


    “清照受先生之邀而来,自不多说。”


    曹文逸笑容莹莹,宛若身在自家。


    “只是贫道在坊间听闻庄主声名,心中好奇,故而不请自来。”


    “不过方才所见,差点将庄主错认为是个只知埋头做活的匠人。”


    陈安为二人沏上香茗,又端来祖母带着庄中妇人闲暇时做的小食。


    “人生在世,又何必拘泥于一种身份?我便是我,不因所做之事而定义。”


    “况且,匠人也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职业。”


    他看着二人,眼中带笑:


    “我造出这纸张,又改良了刊印之术,便是要将无数先贤书册广布天下,使得世间人人皆有书可读。”


    “二位瞧我这匠人志向,如何?”


    古法修行没落,已成事实。


    在自身追求长生的道路之中,陈安亦想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或许,若是能让上辈子那些璀璨的科学文明,提早个几百年出现在这个世间。


    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不过实现这个的前提是需要有大量受过基础教育的群体,而不是那种满口之乎者也,于世无益的腐儒。


    “此...此乃凌云之志,可这又何其难也?”


    李清照面露惊异,讶然出声。


    作为常年与金石书画打交道的人,她自然是知晓一本从无至有刊印一本书籍的花费是多少。


    纵然是富可敌国之人,恐也难以日复一日的维持这般远大志向。


    “清照你方才回返汴梁,不知晓汴梁城近来出现了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奇书。”


    “内里便记载了一门叫做活字印刷的技术,有此物在印刷不再是什么难事。”


    曹文逸在一旁开口解释。


    陈安心头一动。


    他就知道,那些豪门权贵见到能发财的门路,就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尤其是在见识了其中好处之后,不可能熟视无睹。


    毕竟自己不用的话,别人用了。


    那就相当于是自己本来的财富,被旁人白白抢了一块去,这如何能忍?


    如此情况之下,那些权贵必将争相入扬。


    别管他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私密工坊也好,还是其它也罢。


    只要想靠书上的这些技艺去挣钱,那就是落入了陈安挖好的坑里面。


    有了需求之后,各种各样的人才便会随之出现。


    技术便得以发展、传播、扩散。


    如此一来,完全就不需要陈安在背后去刻意推动。


    最是财帛动人心,利益方才是这世上最好的驱动力。


    而当这些权贵完全都一股脑的扎进书中所写的几个赚钱门路,想尽办法开办工坊,生产出货物之后。


    会发生什么事情,也就完全可以预料了。


    汴梁的供大于求,空有商品无处售卖。


    这时就会有聪明人目光转向大周各地,开始瓜分市扬。


    然而大周疆域是有限的,能够消费的起这些贵重品的有钱人也是有限的。


    可权贵们为了发展扩大了工坊规模,一天不生产就是亏。


    于是乎,都不用旁人去刻意引导。


    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将目光,投向大周之外的地方。


    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大周突然冒出了一群主战派。


    区区蛮夷......


    不是陈安看不起他们。


    只要这中原王朝不自己内斗,乱成一锅粥,他们不可能有半点入主中原的机会。


    “庄主大才,小女子佩服。”


    李清照起身对着陈安作揖。


    心头内里,那点才女傲气在此时消散无踪。


    如此年轻有为的人物面前,自己的那点小小成就,便也是如同繁星与皓月争辉了,徒惹人笑。


    “居士往后便可在东观安心任职,修缮画作。”


    “至于德甫兄之事,也有了些眉目,无论成与不成,近日便会有个消息。”


    陈安将早就做好的安排道出。


    “哈哈,如此甚好。”


    曹文逸抚掌而笑,甚是欣慰。


    “对了,我有一问,不知曹真人可能解惑?”


    “庄主直言无妨。”


    “我曾听闻真人堂兄弃官入山学道,得遇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