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黄巾内力,天师后人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高三丈三尺三寸,暗合九之极意。


    道家法坛,规格繁复。


    不同的功用,便有不同的形制。


    而陈安眼下遣人所建造的,便是最为寻常的那一等。


    毕竟,他也不是要用此坛来借天地之力加持,与那人斗法比个胜负。


    只不过是用来放大那天师九节杖的作用,进而补全自家所培养的二十名黄巾力士所差的最后一步。


    是夜。


    月上中天,华光烁烁。


    陈安手持九节杖,立于法坛顶端。


    一头长发被简单松枝发簪束起,青衫道袍无风而动。


    下方,二十名通过吞服炼形丹顺利诞生内力庄中护卫。


    此刻正盘膝而坐,一个个神情肃穆。


    深吸一口气。


    陈安调动体内真气,源源不断地灌注到手中那根古朴的青玉节杖之中。


    嗡——!


    九节杖发出一阵轻微嗡鸣。


    随后,便见其上分别对应着九种天上星宿的古老篆文,逐一亮起。


    光华灼灼,却又极其温润。


    同时间,更似有一股无形的气机自杖身上激射而出,直冲天阙。


    片刻之后。


    就见天际那轮皎洁的明月,似也受到了什么牵引。


    清亮如水的月华凝聚,汇聚成一道常人难以察觉的光柱倾洒而下,尽数笼罩在法坛之上。


    “敕!”


    陈安一声轻叱。


    那些在当今天地灵机衰竭情况下下,最容易获取的月华之力,便在九节杖的引导下散开。


    继而化作千丝万缕,无比精准的没入了下方那二十名护卫体内。


    霎时间,只见他们那原本只是覆盖于体表的一层淡金色内力,开始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化。


    最终竟是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恍若大日烈焰般的炽烈金黄之色。


    其中一人,猛的睁开双眼。


    按照陈安事先的吩咐,起身一拳狠狠打在了法坛旁一块用于测试厚重松木板上。


    只听“嘭”的一声闷响。


    木板不出意外地被他一拳打得四分五裂。


    而在那些碎裂的木板上,更是出人意料的留下了一片片焦黑,像是被高温灼烧过的痕迹!


    “带有灼烧性质的异种内力?”


    “而且内力性质的变化是恒定不变的,并不会因为操控法器者的真气性质不同而发生相对应的转变......”


    陈安见状,心中了然。


    他的大黄庭神气,中正平和、温润滋养。


    可通过天师九节杖所引导转化出的黄巾内力,却是霸道、炽烈异常,充满了破坏性。


    虽然比不得修行人的真气神奇,衍化神通、妙用无穷。


    可比起寻常那些江湖中人来说,显然是胜过一大截!


    陈安收回节杖,目光滑落。


    视线逐一打量着下方二十个气息变得大为不同的护卫。


    等到日后他们再将内力的数量提升起来,身体产生更进一步的蜕变之后。


    用来护卫安竹山庄,已是绰绰有余。


    甚至于,若是其数量能够再多上一些。


    也不用如当年大贤良师所期望那般,有三千道兵。


    只需有两三百之数。


    人人身披重甲,手持斩马长刀,结成军阵。


    那在野战当中轻松击溃数千流寇乱军,也是完全不在话下。


    乃至于就算是正面遭遇到辽、金、西夏的精锐正规军,只要数量上不被碾压,也未尝不可一战,甚至将其击溃!


    毕竟,这可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军卒。


    而是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


    道兵!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培养这么一个道兵的实际花费,高到可怕。


    他们那日常堪比巨兽的饭量吃食,就暂且不说。


    若是没有真正的炼丹高手,为其源源不断的炼制可以增长内力丹药的话。


    其成长的速度,往往要以数十年月来计算。


    更别说,想要完全发挥出他们的实力,甲胄、兵刃、良马更是缺一不可。


    百两黄金养一兵,绝非是夸张之言。


    “大规模培养,不切实际。”


    “看来,也只能是走精兵路线了。”


    心头思绪隐去,陈安挥手,叫众人散去。


    往后数日。


    这些护卫的行列里,又悄然多出了六个身影。


    都是些从庄客妇人当中挑选出来,身形魁梧的女子。


    往后便由她们来专门负责看护内院家眷,防备那些宵小之辈。


    时间缓慢流逝。


    汴梁城中,依旧安定。


    那些豪门权贵,在得知了无忧洞中鬼樊楼覆灭的消息,以及官家对陈安的看重之后。


    原本正在准备的小动作,逐一停了下来。


    而安竹山庄这一边,因为先前流民冲击之故,暂缓了丹药的售卖。


    这一来,就使得市面上那两种神异丹药,变得千金难求。


    数日以来,登门求药者不计其数。


    真正购买到的没有几个。


    可暗地里,却又有新的风声散出。


    说是那位安竹山庄的庄主陈安,一心慕道修行。


    若有人手中有道家古籍,或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器物,便可来与之交换。


    一时间,陈安声名再度不胫而走。


    开始向着四周的郡县,缓缓传播。


    ......


    【临摹《松下听泉图》五十遍,终有所悟,获得天赋:与物同游】


    【与物同游:你的心神日渐融与自然,隔阂渐少。你的行为将更容易顺应天时,事半功倍】


    山庄书房。


    陈安缓缓放下手中的笔。


    这幅【松下听泉图】,也终于是到了临摹上限。


    近来在陈安施针救助之下,逐渐恢复健康与常人无异的王希孟,此刻正站在他的身旁。


    看着画卷之上的作品,没忍住出言评说:


    “处玄你这此画,光在笔法上来说已是上品,足以超过这世间九成的画师了。”


    “只是...在意境上还是差了些许,不得完美。”


    “可惜,可惜了。”


    陈安将思绪从新得来的天赋之上收回,着落当下。


    闻言,微微一笑。


    “我本就不是此道中人,画来也不过是为了消磨时间、静心养性罢了,不求出彩。”


    王希孟点了点头,也不多说。


    就在这时,严华将一个人带进来。


    衣着寻常,似是普通农户。


    “处玄,此人自称祖上是天师张家后人。听闻庄里正在搜集道经古物,特此前来自荐。”


    严华也有些无奈。


    若是换做寻常人,他早就将其打发了。


    可陈安慕道整日修行之事,庄中谁人不知?


    况且他也心有好奇,万一此人真有宝物,若是错过岂不可惜。


    便也将其带了过来。


    张家?


    张天师后代,眼下不都在那龙虎山上安生住着。


    吃喝不愁,安全无忧。


    犯得着千里迢迢来汴梁找自己?


    “见过庄主!”


    “小人张生,乃是汉末大贤良师后人,特来拜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