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白日埋头在东观的故旧纸堆当中,清理藏书。
只是最近都没有什么有用的收获,找寻到的玄学书籍太假,一眼看上去就知道的是伪作。
是运气用尽,真法难求?
还是说,因为官家崇道的缘故。
术法神通之类都被有心的豪门权贵收集起来讨好天子?
仔细想想,也不无可能。
听说皇城深处,便修建有道宫藏书之所。
平日里,常人不可往。
只有那些身具道阶的道士们,才能往来其中。
作为太初宫侍宸的陈安,同样有这个资格。
往后,或可一试。
闲暇休沐之时抄经炼丹,修行性命之功,增长真气、神念。
兼之喂养羽鹤、白猿,早日让这两个小东西彻底蜕变,步入修行。
偶尔去白玉京里走上一趟,和公孙胜见上一面,说些往后构想。
也将密道后面山洞里的金银财宝交给他,让其招募人手,对目前的无忧洞进行一个大的改造、扩建。
公孙神没什么反对,一力承担下来。
下山是为了历练。
而此事若是能做成,胜却其它无数。
除此之外。
安竹山庄里的种种事务也是按部就班,蒸蒸日上。
纸张、书册、药物......
种种产出已经不再局限于汴梁一地,而是开始向大周各地蔓延。
得益于此,陈安便决定成立一个商行。
不断赚取财货的同时,也为来日做准备。
而商行大掌柜也没有太多人选,兼顾能力和忠诚的前提下,四喜便是顺理成章。
时节入夏,天气炎热。
安竹山庄内里许是因为有活水环绕,林木葱郁,便也显得有几分清凉。
广阔田地当中,新播种下去的豆类长势良好。
高大水车在溪流推动下缓缓转动,将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断地运转到一条条新修的沟渠当中,灌溉良田。
农忙结束,大部分的庄民都加入到了作坊里,做工换取银钱。
四下里也只能看到一些妇人、孩童驱赶着饲养的鸡鸭牛羊,不要糟蹋了田地。
目前整个安竹山庄所收纳的流民已经有两百余户,接近一千余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壮,老人和孩童只占了少部分。
虽然他们是为了躲避边境的战乱,而不得不南下求一条生路。
但眼下大周境内终究是还算安稳,非是真正的乱世,死伤终归没那么严重
后山,竹林小亭。
闲来无事,陈安正在学习弹奏古琴。
身前,李二郎与岳飞正带着石头恭敬的站成一排,向他汇报学习成果。
“先生,这是我们这一段时间以来对小麦、稻米等作物耕作的一些总结。”
陈安接过,仔细翻阅。
字迹虽还略显稚嫩,但胜在工整。
内容同样是一板一眼没什么错漏的地方,显然也是下了苦功去钻研。
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赞许。
“不错,能在短时间里做到这个程度,也算你们合格。”
“那先生什么时候可以传授我们新的学问?”
岳飞下拜,持弟子礼。
“先前让你们平日里多多观察那些与你们一同玩耍的孩童,眼下可有结果了?”
“有!”
不等岳飞开口,一旁的二郎迫不及待的开口叙说。
“庄子里和我差不多的同龄人里,性格聪慧、机灵,学东西快的,大概有二十多人。”
“剩下的,便大多都是些憨厚有余、变通不足的。”
“好。”
陈安点了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也不例外。
穷人家的孩子难成材。
不仅是因为后天所能享受的资源上有差距,先天上的差距同样不小。
不管承不承认,世家权贵一代代通婚。
其后代,大部分都比普通人家的孩童要聪慧上一些。
能有二十多人,已经算是惊喜。
“你们去将那二十多个孩童都寻了来,从明天开始便和你们一起上学读书。”
“好嘞!”
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陈安也不打算教他们四书五经,之乎者也。
而是准备教他们一些这个时代所没有的,数、理、化之类的基础知识。
不求考取功名。
只要往后能识字、会算账。
足够胜任商行掌柜、行军司马之类的职务,就完全够用了。
前期花费一二年的功夫将他们培养成材,各自放在一地历练。
为山庄开拓商道的同时,也为后续做准备。
“岳飞,此事便由你来领头。”
“你不是想要做大将军、大元帅吗?这二十多个人,便是你麾下的第一批兵。”
“平日里便按照你学来的练兵方法操练他们,不要怕苦怕累,有谁受不了了,让他们来找我。”
世间万事,皆可由小见大。
为一军之帅者,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具体微操到每一个士卒的头上。
只需要管理好麾下的将领,能够制定好的战略。
如此,便已经胜过了这天下八成之人。
听他如此言说,三个少年心头思绪各异。
不约而同齐齐道了一声“是”之后,兴冲冲离去。
瞧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陈安的眸光落在自家的这片山庄上。
好则好已,却始终有些不能叫人满意的地方。
“当下终归不是什么战争乱世,而且又是地处汴梁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不能学五代十国那些豪强们修建坞堡。”
“就连兵器、甲胄什么的都不好自己乱搞,不然被有心人举报上去,就是一个谋反大罪,吃不了也得兜着走。”
略有可惜,但也仅此而已。
他提前了这么多年,几多筹谋。
若是往后还能叫金国铁骑兵临汴梁城下。
那也没什么话可说。
足以证明大周命数已尽,神仙难救。
到了那个时候,与其在一群猪队友拽后腿的情况下挣扎反抗。
倒不如趁早收拾东西,举家南下。
说起这个。
眼下倒也可以借着经商的机会,在南方提前准备起来。
虽然不大可能会用的上。
但狡兔尚有三窟,给自己留条退路总是没错。
又三日后。
陈安提前叮嘱严华,叫其遣人建造的法坛终于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