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离去后,殿内并未恢复平静。皇帝赵胤在延禧宫火场亲自督查了近一个时辰,直到火势彻底熄灭,确认再无生还可能,才带着一身烟火焦糊气和水汽,面色沉郁地重返永寿宫。
他先是在外殿沉默地站了片刻,听着内里细微的婴儿哼唧声和宫人极轻的脚步声。
眼中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感——巨大的、几乎将他淹没的狂喜和骄傲,对淑妃之死的惊疑与愤怒,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被超乎认知之事冲击后的本能惶惑。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挥退左右,独自迈入了内殿。
姜晚晚正由春桃扶着,小口喝着秋葵递上的参汤。
她脸色依旧苍白,但那双眸子在看到他时,瞬间蒙上了一层水雾,脆弱、依赖,又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委屈,轻轻唤道:“皇上……”
这一声,瞬间击碎了赵胤心中最后那点疑虑与惶惑。
他的晚晚,他的贵妃,为他诞下了千古未有的祥瑞,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他怎能还有别的念头!
他大步上前,不顾帝王的威仪,半跪在床榻前,紧紧握住姜晚晚微凉的手,声音因激动而沙哑:
“晚晚!朕的晚晚!你受苦了!你为朕,为大胤立下了不世之功!”
他的目光扫过旁边并排放着的四个襁褓,看着那几张皱巴巴、红通通的小脸,心潮澎湃难以自抑。
“四个!朕竟然有了四个孩子!两子两女!龙凤呈祥,还是双倍的!这是上天对朕最大的认可!是对我大胤国运昌隆的预示!”
他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
“皇上……”姜晚晚虚弱的回握他的手,眼泪适时滑落,“臣妾……只是侥幸……当时真的好怕,怕再见不到皇上……”
“不怕了,不怕了,有朕在!”赵胤将她揽入怀中,小心避开她的伤处,语气斩钉截铁。
“从今往后,朕绝不会再让你和孩子们受一丝委屈!朕要给你们这天下最尊贵的荣耀!”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长,并且迅速坚定起来。
他的晚晚,就是上天赐予他和大胤的瑰宝!
中宫之位空悬已久,还有谁能比她更合适?还有谁比她更有资格母仪天下?
她诞育了包括四位祥瑞在内的七位皇嗣!仅凭这一点,便是无可争议的功绩!
“常禄!”赵胤猛地抬头,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传朕旨意:贵妃姜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更诞育祥瑞,功在社稷,深得朕心。兹仰承天命,俯顺舆情,谨以金册金宝,立其为皇后!命钦天监即刻择选吉日,礼部筹备册封大典!朕要昭告天下,普天同庆!”
这道旨意如同平地惊雷,不仅炸响在永寿宫,更将以最快的速度震撼整个前朝后宫!
直接立后!跳过所有流程和可能的争议,在皇子公主降生的当夜,在另一位妃嫔“葬身火海”的混乱时刻,皇帝以如此强势不容置疑的态度,直接宣布了决定!
殿内宫人愣了一瞬,随即哗啦啦跪倒一片,声音带着震惊与狂喜:“恭喜皇上!恭喜皇后娘娘!”
姜晚晚也适时地露出惊愕、难以置信,随即化为感动的神情,挣扎着要起身谢恩:“皇上……这……臣妾何德何能……”
“你当得起!”赵胤按住她,目光灼灼,“若非你正在月中,朕恨不能明日便举行册封大典!晚晚,这后位,非你莫属!”
他此刻心中充满了某种近乎天命所归的激动,四胞胎的诞生将他对于“天命”的认知推向了极致,立姜晚晚为后,在他看来,是顺应天意,是巩固这“祥瑞”所带来的国运!
然而,这石破天惊的立后旨意,却并未能立刻执行。
太后去而复返。
她显然第一时间得知了皇帝的决定,脸色沉静,步伐却带着千钧之力。
“皇帝。”太后声音平稳,却自带威压,“立后乃国本大事,岂可如此儿戏,仓促而定?”
赵胤正处于兴奋的顶点,闻言皱眉:“母后!晚晚诞下四胞胎,亘古未有,此乃天降祥瑞于朕,于大胤!立她为后,正是顺应天意,如何是儿戏?”
太后目光扫过床上面带惶恐(装的)的姜晚晚,缓缓道:
“贵妃之功,哀家与皇帝皆看在眼里,重赏是必然。然则,皇后母仪天下,需德才兼备,更需前朝后宫之心服口服。如今淑妃新丧,事有蹊跷,后宫不宁。”
“皇帝此刻急于立后,恐引人非议,谓皇帝因祥瑞而失冷静,非但不能为贵妃正名,反令其置于风口浪尖,遭天下人揣测。此非爱护之道。”
她句句看似为皇帝和姜晚晚考量,实则点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时机不对,程序不对,难以服众,尤其难以让那些看重规矩和出身的老臣宗亲心服。
姜晚晚心中冷笑,太后果然不会让她如此轻易登顶。
但她面上却露出惶恐不安,轻轻拉住皇帝的衣袖:
“皇上,太后娘娘所言极是……臣妾能得皇上厚爱已是万幸,实在不敢……”
“晚晚不必多说!”赵胤打断她,他此刻正被巨大的喜悦和“天命”感充斥,太后的阻拦让他极为不悦。
“母后,祥瑞降世,便是最大的天意!什么非议揣测,在朕的皇嗣面前,都不值一提!朕意已决!”
太后眼底闪过一丝厉色,但语气依旧平稳:
“皇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立后亦不例外。即便要立,也当时辰八字相合,典礼仪制周全,昭告太庙,晓谕天下,方显郑重。”
“如今贵妃刚刚生产,身体虚弱,皇子公主亦需精心照料,岂是操办盛大典礼之时?皇帝若真为贵妃好,便应让她安心静养,待身体康复,诸事平息,再行册封,方是稳妥之道。”
赵胤闻言,看了看脸色苍白的姜晚晚和那几个小小的孩子,沸腾的热血稍微冷却了些许。
他沉吟片刻,终究对姜晚晚的心疼占了上风,但立后的决心丝毫未变:
“好!那就依母后所言,册封大典延期举行。但朕的旨意即刻生效!从此刻起,晚晚便是朕认定的皇后,永寿宫一应待遇皆按皇后规格!”
他终究还是强硬地坐实了姜晚晚的“皇后”名分,哪怕只是口谕和待遇上的先行。
太后目光微凝,知道这已是皇帝此刻的底线,再争下去恐伤母子情份,于是缓缓点头:
“皇帝既已思虑周全,哀家便不多言了。贵妃……好生休养。”
她最后看了一眼姜晚晚,那眼神深不见底,随即转身离去。
一场激烈的交锋,暂时以皇帝的强势和太后的暂退告一段落。
永寿宫内外加强了守卫,也迎来了流水般的赏赐。
皇帝当夜甚至歇在了永寿宫偏殿,亲自守着姜晚晚和孩子们,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皇后娘娘……”春桃和秋葵改口,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与激动。
姜晚晚靠在软枕上,听着窗外彻底停歇的雨声,远处似乎还隐约传来清理火场的细微动静。
淑妃死了吗?太后真的接受了吗?前朝会如何反应?
她知道,皇帝的迫不及待的册封,将她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也更危险的位置。
太后的妥协只是暂时的,暗处的敌人或许正因这突如其来的晋升而更加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