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39 章 非礼勿视

作者:斐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大早。


    丙班课室的门就“吱呀”一声被人推开。


    顾远山提着书箱走进来,像往常一般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将书摊开,低声诵读起来。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窗外漆黑的夜早已被温暖的晨光替代,映得他书卷上的字迹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拖沓的脚步声。


    祁云照打着哈欠晃进来。


    看见顾远山端坐着读书,他顿时瞪大了双眼:“远山,你……你今日怎么还是来这样早?”


    昨日才考完,今日还像往常一样,这心也太大了吧!


    祁云照将书箱往桌上一扔,发出“哐当”一声。


    “昨夜我想了那试题一宿,都没怎么合上眼,你竟然还这样早过来,你就不担心吗?孙夫子的戒尺可不是吃素了!”说着,他看向前面沈叶初的位置。


    空空如也。


    看!这才是正常的!


    连往日苦读的沈叶初都还没来!


    这顾远山年纪不大,这也太刻苦了些!


    顾远山一愣,抬头看着震惊的祁云照,笑了笑,“我习惯这个点起了。”


    昨日又不是考了秀才试,只是一个小小的月考核而已,有什么可紧张的。


    祁云照佩服地看着风轻云淡的顾远山,不由呢喃了句:“早起竟然还能习惯……”


    他怎么每日都睁不开眼?


    见着祁云照这模样,顾远山顿了顿,继续道:“况且就算月考核考不好,但我们知道哪里错了,往后才好使劲。总不能因为怕挨罚,就把心思全放在担惊受怕上,那才是真耽误事。”


    祁云照愣了愣,挠了挠头:“好像……有点道理?”


    尽管嘴上说着赞同顾远山的话,可他脚还是忍不住来回蹭着地面,显然心里的石头没落地。


    顾远山没再说话,重新低下头看书。


    其实他夜里梦见孙夫子拿着红笔在他卷上画满叉,还要拿那根戒尺打他。


    这不,一下子就吓醒了。


    知道是个梦的时候,他着实也松了口气。


    按理来说,他就算诗帖和律赋考得不好,但早上的策论、经义都答的挺好的,不至于挨打。


    哎!


    顾远山暗暗叹了口气。


    反正考都考了,与其躺着瞎琢磨,不如早些将那些模糊的知识点再记一遍。


    毕竟读书这事,从来不是为了应付一扬考试。


    就像阿爷常说的,“手艺在身,才不怕旁人挑错”。


    反正昨日的试卷考完了,继续纠结也无用。


    该交的都交了,对错也都成了定局。


    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考核,他倒是发现了自己好些地方都没吃透,比如律赋的韵脚规矩,还有律法题里那些没听过的条文……


    趁着现在有空,正好再补补。


    想明白了,他便继续低低诵读起来。


    ……


    没多久,刘慧安也揉着睡眼走了进来。他眼圈泛着青黑,一看就是没睡好。


    不过片刻,魏清然和沈叶初也过来了。


    祁云照先是对着魏清然瞪了一眼,又热情地朝沈叶初问道:“叶初,你今日怎么这么晚才来啊?”


    真是太阳从西边起来了!


    沈叶初竟比他还晚来!


    面对祁云照的问话,沈叶初浅浅笑了笑,“我今日在学堂外面的长廊看书忘了时间,这才晚了些。”


    祁云照看了看沈叶初,又看了看顾远山。


    只觉得怪极了。


    平日里沉默寡言板着脸的沈叶初竟然对他笑了。


    难不成今日他格外帅气?


    祁云照想着想着,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也没感觉哪里不一样啊……奇了怪了……


    顾远山刚抬头就见到祁云照闭着眼睛,陶醉地摸着自己的脸颊的怪异模样,忍不住抖了抖。


    祁云照该不会考试考疯了吧?


    他甩了甩头。


    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还是埋头继续看书吧!


    顾远山沉下心,盯着手上的书,这模样就像要把手里的书给看穿了一样。


    ……


    乍然考了月考,祁云照没了学习的动力,便四处张望。


    沈叶初此时正对着手下的一张纸发呆。


    他手里捏着笔,却半天没写下一个字,眼神飘忽地落在窗外的树上。


    魏清然低低诵读着,,满眼的无趣,能看出他心神不在书上。


    几人细细碎碎的晨读着,孙秀才背着双手就走了进来。


    他今日难得穿了一身绛色的衣裳,瞧着格外隆重些。


    “怎么回事?一个个读得跟蚊子哼似的,昨夜没吃饭?”他目光扫过众人,眉头微挑,嘴角却噙着熟悉的笑。


    说罢,他慢悠悠走到祁云照身边,手指在对方摊开的《中庸》上敲了敲。


    “‘天命之谓性’,这句该扬声,要有筋骨才对。”


    话音刚落,祁云照吓得脖子一缩,猛地拔高嗓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声音抖得像被风吹的铜铃,却比刚才响亮了三倍不止。


    刘慧安坐在另一边,见状也赶紧扯开嗓子,原本含混的诵读变得字正腔圆,只是读得太急,“喜怒哀乐之未发”读成了“喜怒哀乐之未罚”,自己先噎了一下,慌忙改口,脸颊涨得通红。


    他偷偷抬头,孙秀才,没有注意自己,才暗暗松了口气,继续大声诵读起来。


    魏清然一向温吞,此刻也收了慢悠悠的调子,字句咬得格外清晰,只是捏着书卷的手指更紧了些。


    沈叶初从怔忡中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将“致中和,天地位焉”读得沉稳有力,像是要借着声音压下心里的烦乱。


    顾远山原本读得平稳,被这阵仗带得也提了音量。


    余光瞥见孙秀才不知何时走回了讲台上,正背着手,似笑非笑地看着几人。


    顾远山心神一凛,总觉得夫子没憋好事一样。


    “嗯,这才像样子。”孙夫子满意地点点头,踱到门口时又回头,“读书要用心,声音里藏着底气。底气足了,明日见了卷子,才不至于腿软。”


    孙秀才说这话时,手里正捻着那把磨得发亮的竹戒尺,指腹在光滑的竹面上轻轻摩挲,笑意从眼角的皱纹里漫出来,看得人心里发毛。


    这话像块小石子投进水里,刚稳住的诵读声戛然而止。


    “卷子赶出来?”


    刘慧安的声音都劈了叉,手里的书“啪嗒”掉在地上,他慌忙捡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